第6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辱母鬆了一口氣,笑道:“到底是小公主和君侯親。”

  玉樞拉起真陽的手,笑斥道:“一來就狂奔亂跳的,哪裡像個公主?”又向壽陽道,“你輕些,姨娘的身子還沒全好。”

  壽陽這才退了一步,小心翼翼道:“母親說姨娘得了很重的病,姨娘疼嗎?”

  我彎下腰,微笑道:“是有一些疼,不過現下全好了。”

  壽陽從辱母手中拿過烏木梳子,老大不客氣道:“既然姨娘不疼了,我要姨娘給我梳頭。”眾人都笑了。玉樞道:“不可對姨娘無禮。”

  我牽著壽陽進屋,讓她坐在我的膝前。玉樞帶著真陽與我並肩坐在桃花榻上,一面脫了大氅,糙糙綰好頭髮。我編了幾條四股辮,輕輕隆起髮髻,用銀針別好。髮髻毛糙,但壽陽性子疏豪,倒也並不在意。她攬鏡自照,展顏一笑。玉樞對真陽道:“你帶著妹妹去用早膳。”

  真陽笑道:“母親不來麼?”

  玉樞道:“母親和姨娘說一會兒話就去。”

  我目送小姐妹手拉著手出去,一面笑道:“外面都翻了天了,姐姐這裡倒還井然有序,孩子們倒也沒受什麼驚嚇。如此我也放心了。”

  玉樞垂眸一笑:“宮裡亂成一團,母親進不了宮,我也出不去,連你也病倒了,若不剛強些,這日子該怎麼過?”見我面有愧色,便不忍再說,忙又問道,“你的身子可全好了麼?我聽母親說,你吃了很多苦頭。”

  我輕輕拈去膝頭壽陽的柔發,微微一笑道:“幸而信王府的大夫醫術很好,倒也不怎麼痛。”

  玉樞忙道:“我聽說女醫給你剜肉fèng合,怎麼會不痛?”

  我笑道:“女醫施術的時候,我喝了藥總是昏睡,並不會很疼。”

  玉樞嘆道:“只是身上終究留下了疤痕。”

  我笑道:“在背後,也看不見。既然看不見,只當沒有好了。”

  玉樞白了我一眼,眼睛又紅了:“虧你笑得出來!你可知道,我和母親日日哭泣,夜夜難眠,這些日子都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

  我垂頭道:“都是我的錯,讓母親和姐姐擔心了。”

  玉樞忙道:“這如何能怨你?平日裡倒看不出來,華陽竟是這般心狠手辣。”

  我嘆道:“她恨我氣死了她的母后,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60],說的便是我自己。”

  玉樞不憤道:“這華陽當真糊塗。夷思皇后明明是病逝的,難道那一夜你不去見她,她就能長命百歲了麼?”

  我淡淡道:“姐姐別惱。華陽長公主刺駕,鐵定是活不成了。”

  玉樞嗤的一笑:“刺駕?那日他們帶走了貴太妃和曄兒,我和孩子們都在後花園,沒有親見當時的情形。”說著神色愈來愈冷,“事後看見怡和殿人去樓空,只覺兔死狐悲。仔細想想,很是害怕。”

  我寬慰道:“姐姐又沒作惡,不用怕。”

  玉樞緩緩轉過目光,牢牢盯住我。晨光照亮她的雙眼,似冷泉清冽:“作惡?我固然是沒有作惡,難道貴太妃就作惡了麼?”

  後宮劇變,是非難辨,終究連玉樞都察覺到了。“御史台和大理寺都說他們作惡,他們就作惡了。”

  玉樞哼了一聲:“如果他們也說我有罪呢?你也信麼?你不是不知道,掖庭屬、大理寺和御史台獄的酷刑有多厲害,要造一樁冤案何其容易!”說著聲音微顫,別過頭去,仿佛不忍目睹陰森濕冷的監獄和各樣堅冷殘酷的刑具,“我寧可認罪,也不要受那般苦楚。”

  我頗為沮喪,但她的敏感與清醒又令我欣慰:“姐姐這樣說,便是認定昱貴太妃母子是冤枉的?那麼依姐姐看,是誰下令濫刑?誰造成冤獄?皇太后麼?”

  玉樞悚然,忍不住望了望窗外,雙頰驟然蒼白:“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嘆道:“既然不是這個意思,這話從此以後不可再說。姐姐身邊有小孩子,為人父母,當‘舉善而教,口無惡言’[61]。”忽然心中一動,想起華陽無意中泄露了夷思在各宮安插耳目的事,不禁凜然,“否則小孩子學了出去,那便萬劫不復了。”

  玉樞慚愧,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她凝視片刻,積鬱多日的後怕突然爆發:“我知道,只因為濮陽郡王是先帝最年長的兄弟,他們怕他阻了皇長子的路。”她激動起來,我能聽見她牙關打戰的輕響,像她心中清醒的懦弱,“幸而我的晅兒年紀小一些,幸而從沒有人提起讓我的晅兒即位,否則——”

  我斷然輕喝:“姐姐!”

  玉樞忙住口,怔了一怔,含淚道:“如今看來,倒是無兒無女的,或只生個公主,倒落得清靜。今日他們說貴太妃和濮陽郡王刺駕,將來他們也會這樣說我和晅兒。我和孩子們困在這深宮之中,也只好由他們擺布罷了。”

  我連忙道:“我不會坐視不理的。”話說得再快,也及不上迅疾而來的心虛。

  玉樞失笑:“只怕到時你自顧不暇,還如何顧我?”

  我想了想,篤定道:“我們姐妹既然同生,也要同死。無論如何,我們都在一處。”

  玉樞甚是感動:“我也沒什麼主張,以後便都聽你的便是。”自我進門,玉樞始終不敢提高曜突然駕崩之事,直到此刻方婉轉相問,“不知你今後有何打算?”

  我微微冷笑:“我半生所謀,一朝成空。如今不過是苟活,還能有什麼打算?”

  玉樞嚇了一跳:“你既不知道該怎樣才好,不如便聽我的。母親和我都盼望你留在京中,好生度日。只要咱們一家在一處,過一日算一日,哪怕明日死了,也不後悔。你說好不好?”

  我望著她殷切的目光,心中一暖:“好。那我從此便留在京中,再也不出去了。待時局平穩,我便日日進宮來陪著姐姐,教壽陽讀書,到時候姐姐不要嫌煩才好。”

  玉樞笑道:“有妹妹這個‘帝師’教壽陽讀書,我求之不得。”

  聽見“帝師”二字,我心中一空,有驟然下墜的無所依託與慌亂。玉樞自知失言,急切道:“玉機——”我笑道:“那便這樣說定了,壽陽以後的功課便交給我了。”

  從濟寧宮出來,已近巳初,柔桑應當已經下朝了。然而在守坤宮門口候了半日,只得慧珠出來傳話:“太后有旨,君侯尚未痊癒,恐彼此見了傷心,於君侯的身體無益。請君侯安心休養,於第待召便好。”

  我恭敬道:“微臣遵旨。勞太后掛懷,微臣愧不敢當。”

  慧珠笑道:“太后聽聞君侯受了傷,很是關切,多次向信王妃問起。還請君侯保重玉體,待彼此都好些了,再來請安不遲。太后與君侯是自幼的情分,倒也不爭在這一時半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