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布鼐的先輩是草原高貴的覺禪氏出生。

  覺羅氏和覺禪氏是最接近愛新覺羅的姓氏,身份也高貴。

  只因為覺禪氏是天聰年間明朝大臣的後人,沒有一開始就歸降,所以天聰年間被充入了辛者庫世代為奴。

  所以,覺禪氏到後來改了姓氏衛氏。

  辛者庫多是罪奴,良嬪的出生不好,其父雖然是內管領阿布鼐,但是就是有人看不起。

  不僅是前朝,后妃也是一樣。

  胤褆想要收拾胤禩就要從良嬪的身世出手。

  皇阿瑪最痛恨反清復明的人,良嬪作為明朝歸降的後人,只要有一丁點兒和反清復明沾上邊的,那麼胤禩受到的牽連可不小。

  宮裡面有謠言,當初前太子妃先後生產乃白蓮教所為。

  但是白蓮教的人怎麼會進得了宮?必然是有內應的。

  而這個內應必然是身份不低,在宮裡多年有勢力,且低調存在感不高的人。

  良嬪便是那個內應,因為良嬪本就是明朝歸降的後裔。

  明朝覆滅之後,歸降的人有多少是心不甘情不願,才會有那麼多白蓮教的人冒出來?

  兩年前,前太子理親王的腿,再往前五台山一事,京城外的襲擊前太子太子妃那一次,全是白蓮教所為。

  良嬪若是內應,這就能說的通當初為何查了那麼久查不到的原因。

  此事一出,胤禩在廉郡王府的書房裡,一個人坐在書桌前黑著一張臉。

  他額娘是白蓮教的內應?簡直是笑話!

  他額娘若是有那本事,早就在妃位了,而不是等到他快成親了皇阿瑪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封了嬪位。

  可是在他額娘的宮裡,搜出了害前太子妃的密信。

  那信就是明珠當初聯繫白蓮教的人的信,上面多了一個署名,便是良嬪的署名。

  是胤褆讓惠妃安排在良嬪身邊的眼線放到良嬪的宮裡,然後不小心讓人看到然後大家都知道了。

  他這邊剛剛算計了四哥和大哥,馬上就有人算計自己。

  胤禩一想都知道是誰,惠妃才有那麼快的機會算計自己的額娘。

  肯定是大哥的意思,只怕大哥是知道自己利用了他,四哥沒有把事情鬧大,只怕是提點了大哥。

  胤禩眼神閃過冷意,四哥才是最可怕的人,不用自己動手就讓他自顧不暇了。

  康熙見事情鬧成這樣,這證據扯了出來,當初前太子妃的事情就不能這麼算了,瓜爾佳氏一族也不會善罷甘休。

  可康熙知道此事是明珠所為,現在卻扯上了良嬪,還從良嬪的宮裡搜出了證據。

  最關鍵的是還有人證冒出來說那信就是良嬪聯繫白蓮教的人害了前太子妃。

  理親王本以為此事就這般算了,沒想到現在又鬧出來,本想揭過的事情到了這一步當然不會如胤褆的意思了。

  胤褆想利用這件事情得利,再次鬧出來戳自己和瓜爾佳殊蘭的心窩子,經過他的同意了嗎?

  於是,此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各方勢力都在推波助瀾。

  除了胤禛和胤禩。

  胤禩開始是想壓下去,鬧得越大對他越不利,輿論會要了一個人的命,他額娘經受不起。

  胤禛則是沒有理會,與他無關,則是大哥打算對付八弟的手腳。

  只是德妃這時候不知道是腦子抽了還是怎麼的,也跳出來了。

  胤禛對十四從底層做起的事情表示支持,在德妃眼裡成了不作為,不願意為十四打算。

  所以,德妃在知道有人對胤禛出手,陷害胤禛的時候,跳出來了。

  事情都已經定案了,火鍋店都開始正常營業了,影響還是會有的。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比較相信火鍋店的信譽問題的,雍親王的店裡沒必要放有毒的東西砸了自己的招牌。

  多數人想著火鍋店是被人陷害的,何況那小廝已經伏法,這是受害人家內里的問題,連累了火鍋店。

  可是火鍋店才剛剛營業幾日,竟然又有謠言傳了出來。

  德妃讓人散播謠言,說火鍋店裡的內幕很多,只是不想讓人鬧事才讓人私下毒害了那個供應商。

  因為合同的問題,火鍋店不近人情,不懂通融,五年的合約到了說不給提供底料就不提供,畢竟合作了這些年,太不近人情了。

  那合作商本打算暫時不續約的,結果火鍋店惱羞成怒讓人買通了小廝下毒害了那供應商,然後推卸責任推到小廝頭上。

  那小廝不過一個下人怎麼敢謀害人?

  本來平息的命案再次鬧得沸沸揚揚的,加上宮裡面良嬪的事情,胤禩私下放出謠言,說有人陷害良嬪。

  胤禩查了關寶寶,自然知道關寶寶身邊的人,那薛嬤嬤離開了,然後找不到人了。

  胤禩想到此事是四哥提醒大哥才會有這些後續,當下把薛嬤嬤設定為白蓮教的人,歪打正著的說了出去。

  然後雍郡王府窩藏白蓮教的餘孽,草菅人命,一時間胤禛自顧不暇。

  德妃也趁機說那關氏身邊確實有這樣一個人,她當初懷疑關寶寶身邊有神醫。

  想到胤禛之前似乎有大張旗鼓的找神醫,這時候鬧出一個失蹤的薛嬤嬤,那麼薛嬤嬤就是神醫,說不定就是外面傳的白蓮教的人。

  胤禩見著德妃冒頭冷笑,德妃就是個蠢的,四哥有這麼一個額娘真的還是挺悲哀的,胤禩也有懷疑,怎麼會有德妃這樣的額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