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這些都需要國庫有錢才行, 否則舉步艱難。

  那策妄阿拉布讓大清吃了這麼大一個虧, 自然不能等到他們羽翼豐滿的時候。

  到那時候便會像皇阿瑪晚年的時候, 多次出戰在策妄阿拉布坦。

  晚年的兵力, 財力都耗在這上面了,這幾年就得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所以你就想了這個辦法?”這辦法顯然有些上不了台面, 康熙不會明著支持的。

  不過,提到七公主,康熙嘆了口氣, 自己何嘗不是忍著一口氣。

  現在也不是出兵鎮壓的時候, 現成的藉口已經沒有了。

  加上國庫到現在為止收回來的欠銀還不到三分之一,這邊還免了曹家的欠款。

  是的,胤禩到底問了曹家這個問題。

  康熙考慮到曹家修建行宮是為了接駕, 是用在自己身上的,加上曹家對康熙有著這一奶之情,就免了曹家的欠款。

  胤禩雖然不滿意皇阿瑪這個決定,但卻沒有再多問。

  曹家是個大隱患,在他看來這就是利用接駕借錢,實則並不全是用在修建行宮。

  他有了解過曹家的情況,傳聞曹家的丫頭穿著都堪比宮裡的規格。

  這番儼然把曹家當成了另外一個皇宮一般,長此以往下去曹家的心就會更大了。

  宮裡面曹家的后妃都送進來了兩個了,其中一個還是皇阿瑪乳娘孫氏的親孫女,就是宮裡的曹貴人,其目的不言而喻。

  “你可知皇子從商是降低了你的身份?”

  然道士農工商,商在最末。

  商人在康熙眼裡就是商人是沒地位的,但是又是不可缺的一部分。

  一般都是沒有文化的人才會選擇從商,加上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的。

  所以,康熙不希望在朝為官的人從商,免得這些人學會了商人那一套轉而套用在了百姓身上,那麼百姓就苦了。

  朝中雖然還是有私下從商的,畢竟官員靠俸祿很難養活一家人,只要不拿到明面上來,康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若是胤禛想要明著做這個康熙是不會同意的。

  “你是因為府上開支有壓力?”

  他手裡應該有不少收益的,孝懿皇后手下的嫁妝鋪子,莊子不少。

  他賞賜的也有,還有開府貼補了一些,怎麼不會到艱難到主動提出從商啊!

  康熙覺得這個兒子怎麼休息過後感覺墮落了?

  “不是,兒子只是想著能為皇阿瑪分憂!”

  胤禛搖頭認真的說道。

  “你覺得單單你的這份計劃能給國庫帶來收益?”

  康熙覺得胤禛有些異想天開,這只是一份簡單的計劃,沒有實行怎麼就覺得一定能帶來可觀的收益?

  你手裡的東西別人未必做不出來,只靠一個秘方就像攔下這麼大一個生意,有些異想天開了。

  “皇阿瑪,民以食為天,您千萬不要小看。”

  “這火鍋店之前在京城已經開了一年多了,因為秘方很難複製,製作過程都是秘密進行,很多香料都是別人未曾見過的,所以競爭力小。”

  “這一年下來收益很是可觀,單單一家店就這樣,您想想多開幾家,幾十家,那收入就更可觀了。”

  胤禛既然打著這個主意,自然是做了準備的,特意去了解了火鍋店的事,費德赫自然如實相告的。

  “那秘方真的複製不了?別人就研究不出來?”

  康熙很懷疑胤禛是在誇大其詞。

  “是,據兒子知道的,有好幾種香料來自他國,咱們大清基本上很多都不認識這些香料。”

  在知道香料問題的時候,費德赫早就讓人安排收購了這些東西,甚至安排讓人去邊境地帶談好了合作商人。

  為了怕人反水,自己還研究了怎麼種植,在自己莊子上種了香料。

  關寶寶當時就給了一個秘方,宮裡面其實不缺香料,所以鄒師傅根據關寶寶的形容才勉強找齊了材料,很多還是去藥材庫里找到的。

  康熙看了胤禛好一會兒,不認識的香料如何就能知道這東西可以食用?

  “你這方子說出來挺有意思的,這研究出方子的人是誰?怎麼就知道這是可以食用的東西?”

  “高麗人那邊傳進來的時候,就說過這些是可以用的香料。”

  “兒子之前不是一直留意著洋人的動靜嗎?這些是下面的人送來的,一直放在府上沒有用。”

  胤禛既然有了主意,這些質疑早就想好了說辭,當下開口說道。

  “這香料是蘇培盛無意送到了兒子側福晉院裡,兒子的側福晉是個愛倒騰吃食的人,以為這些和那桂花做的桂花糕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便把這些當做可以吃的東西。”

  “所以,是那關氏不小心想出來的?”

  康熙瞥了眼胤禛沒好氣的問道,這番他會相信?

  一個內宅婦人既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怎麼就能研究出來?

  “府上有個廚子對廚藝研究的比較深,這香料被送到了廚房裡,這算是兒子側福晉和廚子一起倒騰出來的,兒子也對這味道比較中意。”

  鄒師傅在宮裡也算出名,他對菜研究的不少,以前有新的菜式也會有康熙的御廚上到康熙面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