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妝容化得恰好,即不突顯也不偏素。

  這倒是合了常氏的心情。

  常氏不愛她這個嫡孫女,無非是因為她的親娘。高門娶進來的兒媳,娘家地位太高,做婆婆的不好拿捏,自然心生不喜。

  然而孫女總歸是兒子的親骨肉,是李家的姑娘,還是嫡出的。但凡是出門,代表的是都御史府的臉面。是以,常氏不會允許她有半點的不體面,污了李家的光。

  卻又不想裝扮太過,引起皇后娘娘的注意。李家是臣子,臣子不僅要會做官,更要會注意上位者的動向。

  後宮貴妃娘娘為大,倘若李家得了皇后娘娘的青眼,難免會遭到貴妃娘娘一派猜忌,往後會受到別人的排擠。

  所以常氏如此安排,可謂用心良苦。

  就連李錦素替皇后娘娘準備的生辰禮,也是常氏挑好給她的。一幅用金線繡滿福字的字幅,心意貴重,又輕飄飄的。

  宮中門,早已到了好些家女眷。放眼看去,姑娘們都是中規中矩的裝扮,無一突出之人。

  像李家這樣的四品官,排列較為靠後。縱使來得早了,也得等在一邊。封都之中,王公貴族遍地走。

  等到天灰亮時,已排起了長龍。

  李錦素這才隱約看得見一些人,穿過長長的隊伍,依稀能看見前面的人貴氣不凡。位置越是靠前,身份越是尊貴。

  皇宮東側門開後,眾人才被允許依次進去。過程中幾乎無人大聲說話,即使是攀談都極為小聲。

  皇后娘娘的宮殿名為禧福宮,宮門氣派。琉璃玉瓦,翹檐飛角。紅色的地毯從內殿延伸自宮門口,堅實的漢白玉雕門檻將其斷開。

  進入大殿後,照舊是按品階站位。

  能入宮來給皇后娘娘賀生辰的女眷,皆是五品以上官家出來的。按品階,常氏帶著李錦素站在離殿門較近之處。

  殿內富麗堂皇,雕金刻玉,令人不敢直視。

  李錦素微低著頭,只在進殿時快速掃過上座。上座之中,坐著一位鳳冠女子。點翠的鳳冠,加之藏藍的鳳袍,富貴逼人。

  皇后娘娘姓陳,出身誠國公府,老誠國公是一代名將,是先帝的心腹。先帝倚重誠國公府,替自己的兒子指了婚,意在鞏固下一代帝王的根基。

  然而彼時的明帝還是太子,且有一心上人,便是錦寧侯府的大小姐連想容。先帝此舉,算是拆散了一對有情人。

  最後,錦寧侯府的大小姐成了太子側妃,便是現在的貴妃娘娘。

  連貴妃還是太子側妃時就深得太子獨寵,東宮其他人皆不可比。後來明帝登基,她在後宮之中地位僅次於皇后之下,實際上的恩寵卻是凌駕於後宮眾人之上。

  說起來,李錦素真替這位皇后娘娘不值,父兄皆為皇家立下汗馬功勞。她身為嫡皇后,竟然處處要避連貴妃的鋒芒。

  看著身份高貴又如何,無人能知她的苦。後宮之主,獨子五歲就送往鄰國為質。去歲才回來,卻是面毀身殘。

  這些年,誠國公府被陛下忌諱,已有敗落之勢。往後的日子一眼能望到頭,眼睜睜看著連家崛起,連貴妃的兒子成為將來的君王。

  在李錦素沉思的這會兒,只聽得皇后身邊嬤嬤的聲音,便見有宮人端了椅子給最前面的幾位夫人賜座。

  “今日是本宮的生辰,本宮原想著不用大操大辦,可是陛下體恤,下旨召了你們進宮。本宮想著,如此也好,藉此良機本宮與你們好好說說話。今日看到這麼些水靈的孩子,本宮心裡歡喜得很。”

  陳皇后不過是客氣,自是不會有人不知天高地厚地真的熱絡起來,更是怕皇后娘娘看出自家的女兒。她們帶進宮的女兒都是嫡出,千嬌萬寵養大的,都希望謀個好姻緣,而不是成為一個廢子。

  大家心裡明鏡似的,皇后占著正室的名分,後宮說了算的還是貴妃娘娘,她們不動聲色,都在看錦寧侯府的老夫人行事。

  錦寧侯老夫人當然被賜了坐,謝了恩便坐下了。

  既是賀生辰,便有唱禮的環節。

  眾人要送的禮,在進宮之時皆已登記造冊,由禮部專門收著。這會兒只需對著單子唱報,再由一小太監例行展示。

  李錦素聽著,這些人送給皇后娘娘的禮,皆是聽著名頭好寓意足,實質上一件價值連城的好東西都沒有。

  唱了半個時辰,終於輪到她。

  當唱禮太監說出她的名諱時,陳皇后似乎挑了一下眉,“都御史府李家?”

  “回娘娘的話,正是都御史府李大人的嫡女李氏錦素送的禮。”

  小太監把那幅字展開,呈向皇后娘娘。

  陳皇后點頭稱讚,“好字,不知李氏錦素是哪一位?”

  李錦素出了例,行了跪全禮,“皇后娘娘千歲,臣女李氏錦素,祝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抬起頭來。”

  李錦素依言,半抬了頭。

  陳皇后俯視著,眼神慢慢有一絲波瀾。看了半晌,指了一指,對身後的嬤嬤道:“留音,你看李大人的這個女兒,長得是不是很像貞娘?”

  “奴婢瞧著,確實像佟小姐。”

  “是吧,本宮剛才恍惚著,好似再看到了貞娘。一別多年,不想貞娘的女兒都這麼大了。本宮記著,與貞娘作詩喝菊花茶的事情仿佛將將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