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丁家媳婦也幫腔:“論親疏,還是當媽的更親。再說楊大婆也是劉蘭芝的婆婆,讓小叔子先給婆婆犁地,這也在情理之中。”

  “六媳婦,趙三娘,你們看看老七這兩口子像不像話,外人比我這個當媽的還親。那妖精請他們吃頓飯,他們就被收買了,簡直就像幾百年沒吃過飯一樣。我這當娘的窮,連頓飯也請不起,也請不動他們……”楊大婆終於找到了同盟,越說越起勁。

  老七媳婦又羞又氣,直抹淚,不善言辭的老七更是被罵得連辯解都顯得乏力。

  就在這時,蘭芝過來了。

  “婆婆這指桑罵槐地罵誰呢?!我這個外人出了錢請七兄弟給我犁地,你今天存了心要和我搶,我也可以讓著你。只要你把我開給老七的工錢給我,你想請老七給你做幾天都成。我請老七犁這幾塊田一共給的是10塊工錢,你就按一天兩塊算給了我,我絕不跟你搶。”

  楊大婆聽到劉蘭芝給她算帳,氣得面紅耳赤道:“一天兩塊錢,你怎麼不去搶?!”

  蘭芝冷嘲道:“我在外人面前從來不做虧本生意,你要和我這個外人搶人就得賠我這個價,我好及時另請他人。”

  楊大婆被她刺得差點背過氣去,然而因著小梅那事她在蘭芝面前很心虛,最後只好含糊不清地罵兩句粗話,轉身進屋關門了。

  王定英看了半天熱鬧,現在後悔莫及。原來劉蘭芝找她犁地是要給工錢的,而且還給得這麼高,早知道她就答應下來了,現在白白便宜了老七兩口子。難怪她還納悶何金秀怎麼捨得拿錢去街上看病。

  可惜現在她再怎麼後悔也沒用了。

  楊大婆回屋後,各家人也都各自散去,蘭芝叫上老七一家過去吃晚飯。

  老七兩口子感觸良多,老七晚上在桌上喝著悶酒,說了不少陳年舊事,老七媳婦和劉蘭芝聊起這些年在楊大婆那邊受的委屈,流淚不止。

  這個年代的婆媳關係很不好處,農村絕大部分婆媳都住在一起,尤其像楊家這種兄弟多的,更難處。而且這個時代的人思想守舊,還有媳婦熬成婆這種說法,當媳婦的要對婆婆百依百順,不然傳出去也多是說兒媳婦不孝。

  像蘭芝這種和楊大婆徹底鬧到決裂的,差不多算絕無僅有了。

  蘭芝對楊家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解不多,她也沒興趣去一一了解,有這工夫還不如想想怎麼賺錢,不過她也沒阻止老七兩口子傾訴。

  她原以為這個小插曲就這樣過去了,沒想第二天一大早,楊老七就跑過來給她說這兩天怕是沒法幫她犁田了——水牛病了。

  第16章

  水牛是楊家的共有財物,是土地下放後楊家兄弟湊錢買的。不過大房和五房兩家的男人都不在,所以平時都是老二、老六和老七三家輪著餵養,也主要是他們三家用來幫人犁田。牛圈就設在楊大婆屋旁,也只有老二老六老七和楊大婆手上有鑰匙。

  水牛今天早上起來就一直拉稀,老七給蘭芝解釋了之後又去西周觀請獸醫。獸醫來看了之後,說水牛像是吃了巴豆這類東西,拉虛脫了,讓休養十多天,等它好了才能耕作。

  這樣一來,田裡的活全都耽擱了。

  老七媳婦和楊大婆在院子裡對罵了半天,老七媳婦懷疑是楊大婆搞的鬼,楊大婆死不承認,反怪老七兩口子沒有把牛餵養好。

  楊家鬧了這麼大一場,最後還是劉老太爺出面,讓楊老七把劉家的水牛牽去犁田。

  那楊大婆就算再大膽也不可能跑去劉家的牛圈,對劉家的水牛做手腳。

  楊家的水牛一病不起,劉蘭芝的水田卻如常犁完了。恰逢楊老六做完木工回來,家裡的田還沒有犁,聽了這事兒,臉黑了很長一段時間。

  劉家這幾天也在用牛,何家沒牛,丁家是個小家氣不會借的,老六隻有一二十天的工假,他現在想借也不知道去哪裡借。地里的農活耽擱了,老六兩口子這幾天看楊大婆也特別不順眼。

  相比村頭那邊的雞飛狗跳,蘭芝這邊就清靜多了。她種在門口地里的菜都已成熟,對面山頭上的玉米也出苗了。

  只是這個時代的菜確實不值錢,幾十年後菜價能趕上肉價,現在的菜價和肉價卻是天差地別。現在的人們並不是那麼喜歡吃菜,蘭芝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做得太難吃,捨不得放油,佐料也少。

  蘭芝看過楊老七家剩在桌上的菜,炒得跟豬草一樣,一點油星子都沒有,其他佐料也無,估摸就放了點鹽巴。這種菜別說他們家小孩不吃,估計大人也很難下咽。

  因為菜不好吃,主糧就顯得特別重要,很多人用豬油、麥醬等拌飯都能吃幾大碗,也難怪家家戶戶無論老小吃糧食都很厲害。

  這個年代的蔬菜品種也不多,蘭芝觀察了下,普遍都是圓白菜白蘿蔔萵筍蒜苗大青菜等。地里的作物就那麼幾種,連玉米都還沒傳到這個生產隊,種菜籽的人也少。不過因為這個城市產酒,高粱倒很常見。

  要論種的最多的還是當屬厚皮菜,原因無它,只一個——厚皮菜是主要的豬食之一。

  等著厚皮菜收割完後,馬上就要開始種番薯了。蘭芝看過原主家留存下來做種的番薯,正好是薯類品種中比較難吃的兩個品種,高澱粉型的白心芍和黃心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