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樣一樣地將東西擺在自己母親面前。

  二太太見她眉目清明的,好像完全沒領會自己的意思,笑了一下,也就不再提安王府的話了。

  阿琇也正在給溫氏展示自己帶回來的東西呢。

  “梨花糕好吃得很,娘嘗一嘗。”先塞進了溫氏嘴裡一塊兒。

  溫氏平時不大愛吃這些東西,卻還是不願掃了女兒的興致,咀嚼了幾下,笑道,“香甜得很。”

  阿琇得意,“當然啦。還有哦……”

  讓丫鬟倒了茶來,自己親自打開了一隻青瓷小罐兒,挑出些蜂蜜來兌在水裡,捧到溫氏嘴邊,“母親嘗嘗這個。”

  溫氏同樣笑著喝了。

  “這平安符是請人開了光的,母親帶上一個。”阿琇又拿出平安符來給溫氏掛在了身上。

  “這是父親的,這是給外公的,這是給趙嬤嬤的……”阿琇一樣一樣地分派著。

  “我的阿琇就是懂事,這么小想的就這樣周到啦。”溫氏摸著阿琇的頭髮,笑得欣慰。

  初一不甘心地在旁邊大叫,“我也有給娘和外公帶了梨花糕哪。”

  就是回來的馬車上都給吃了。

  溫氏摟著兒子笑個不停。

  晚間,在顧老太太的春暉堂里一同吃了飯。等二太太等人都走了,溫氏和靖國公又留了下來。

  “可是有事兒?”顧老太太怕夜裡睡不著,晚間是不吃茶的。翡翠倒了溫水來,溫氏親自端給了顧老太太。

  然後坐下了,方才笑著說道:“並沒有什麼大事,只是幾個丫頭都大了,這不是正在相看人家麼。就想問問母親,可有中意的人家?”

  顧老太太也笑,“一轉眼孩子都大了。我這幾年都沒怎麼出去過,倒是你們做父母的看了才好。就是一樣,都是丫頭,在家裡千好萬好,有什麼錯處咱們也都能包容著。可是嫁了人,各種規矩就得立起來了,哪兒還有鬆快的時候?所以我想著,什麼門第啊家世啊這都不重要,看著孩子人品好,家裡門風清正才好。”

  “我們也是這麼想著。”聽到婆母這麼說,溫氏心裡頭也暗暗點頭,老太太是個明白人。

  顧老太太看兒子和媳婦的神色,溫言問道:“可是看中了哪個人家兒?”

  溫氏看了看丈夫,才緩緩說道,“倒是有戶部李侍郎的夫人向我打聽過,我聽著那個意思,是看中了三丫頭。只是咱們家跟李家素無來往,我也正在打聽著。三弟妹娘家有個姑姑嫁入了李家,雖然已經出了五服,也多少還知道點兒。李侍郎家的長子,如今十七歲了,亦是庶出的,因出生後沒了姨娘,李夫人膝下又沒有孩子,便把這孩子當做嫡子一樣的養大了。我聽三弟妹說,這李公子倒也是個上進的孩子,已經中了秀才的。”

  六部侍郎,也是正三品的官兒了。

  “確實不錯。”

  顧老太太沉吟。別的不說,李家的門第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特別是大公子還有了功名,十七歲就是秀才了,可見書讀的也不錯。等個幾年文章老道了,秋闈中舉怕也不是什麼難事,前程不愁,是否庶出也並不重要。

  就只一樣,“這李家怎麼會看中了阿珠的?”

  要知道,她生怕阿珠也隨了白姨娘,弄出什麼才子佳人的事兒來,輕易都不會叫阿珠出去走動的。

  “正是這個也叫我心裡頭疑惑呢。因此上,我也沒當時就應了李夫人。若是母親覺得還好,不如找個由頭出來,咱們見見那個孩子?”

  溫氏不是個苛刻的人,阿珠雖然是國公府的姑娘,可說到底是庶出的。這年頭兒做親,多少的人家在給兒孫們相看姑娘的時候,先要問一聲嫡庶的。李家,對阿珠來說實在是一個太好的機會了。

  “難為你為了三丫頭如此費心。”顧老太太欠身過去,拍了拍溫氏的手。

  “還有一樣。”溫氏續道,“阿珠是妹妹,也並沒有越過阿珎去的道理。只是……”

  顧老太太就看她。

  溫氏有點兒為難,“王家那邊,有意為他們家的二公子聘娶阿珎。”

  王家,阿珎的外家。

  阿珎外祖父身居一部尚書,已經是入了閣的。按說,本就是姻親,阿珎又從小在王家長大,表兄妹做親,算是再好不過的了。

  溫氏有溫氏的顧慮,顧老太太很明白。從她這裡說,也並不願意阿珎再嫁入王家。

  王家老太太雖然一直以書香人家自居,但是從她來講,真不是什麼明白人,從她一直不肯叫阿珎回到國公府就能知道。

  顧老太太也得承認,這個親家對阿珎是真心疼愛的。顧老太太一直都明白親家的心思,卻並不想回應。王尚書有子二人,都是從讀書上搏了功名出來的。王家大爺外放一州知府,除了長子長女外闔家都在外地。王家二爺如今在四夷館裡,不大不小是個正六品。

  要是王家為長房的大公子求娶阿珎,顧老太太或許還有幾分樂意。但王大公子已經娶妻,二房的長子王二,也並不是說有多麼不好。顧老太太不喜的,是王家的二太太。

  說起這位二太太,那真是一言難盡。因就只有王二一個兒子,一直就把兒子看的比眼珠子還重。當初阿珎在王家住著的時候,王二太太生怕公婆生出親上做親的想法來,忙忙地把自家的侄女也接到了身邊兒,可是把顧老太太給膈應壞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