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手上一有錢,人的心思也就活了。杭城知府想到杭城裡的新氣象,又覺得現在難得手上有皇帝給的權,此時不干更待何時?

  杭城裡頭書院不少,全國知名的更有。可是這些書院大多學費昂貴,且對入學條件也卡得十分嚴格,有錢都不一定能上的。

  林若青家裡之所以在杭城有名號,也是因為她父親林遠在杭城的明遠書院授課,而這明遠書院又是她祖父創建的。即便是她父親林遠經營得不怎樣,可無法否認裡頭人才輩出,不乏能人的事實。

  林家先不說富不富,書香美名卻是杭城無二的,這也是一開始林家和陳家結親會驚了那麼些人的緣故。

  不過那都是旁的事兒了,現任的杭城知府是地地道道的杭城本地人,且是鄉下出身,最曉得普通農戶的生活如何。即便杭城已經是宋國上下最出讀書人的地方之一,可要說普通百姓識字的卻並不那麼多。

  識字才能成材啊,就算不成材,那也是識字才能走得開不是。

  針對這一點,知府想到庵堂和織布廠里給工人和小孩授課的事兒,就覺得林若青不愧是林家的女兒,曉得讀書好啊。

  既然讀書好,他現在有權又有錢,那怎麼不能建一個書院呢?不成,建一個還不夠,杭城這麼大的地方呢,一個哪裡夠,最好是每個鎮上都有,村落之間也能有。建成以後,也不用請什麼名師,鄉里鄉間總是有個別老秀才的,奔著教一教孩子識字就行了,以後省得兩眼一抹黑不是。

  知府越想越覺得是這麼一回事,當下覺得想做就要去做,摩拳擦掌恨不得明天整個杭城就多了無數書院一般。

  建立書院其實並不費錢,且除了真是窮到什麼都拿不出來的地方,大多數村落之間大可以湊錢一起蓋兩間房子。唯一就是教書先生以及教書先生的工錢,這個要官府出面幫忙協調。反正也不是什麼名師,工錢就簡單了,每年兩三百斤糧食,外加每月一些補貼,奔著教書去的老秀才就一抓一大把了。

  第93章

  陳李氏站在練武場外面,隔著造景的漏窗往裡看, 就看見阿冕白麵團子一個卻馬步穩當, 一旁的陳武已經是個小大人模樣, 雖然收了以前也帶著肉的模樣, 但是眉宇之間到底是稚嫩的。

  陳武指點著阿冕的動作,陪著他一塊兒練基本功。

  阿冕年紀到底小,定性要差一些,蹲了沒一會兒就兩條腿發顫,一個屁股就坐到了地上。

  陳武居高看著他:“你這樣不成,若是等兄長過來看見你這樣,還不得打你屁股?”

  阿冕原本抿著嘴覺得自己該休息一會兒了, 可聽見陳武的話又覺得也是。且等他爹過來, 說不準還不僅僅只是打他屁股, 可能要罰呢。

  陳李氏遠遠地看見這幅場景,臉上又是心疼又是露出笑意來,最後還是沒有上去和孩子們說話,自己扭頭回了松陵院裡。

  松陵院中, 春歸正在指示下面的小丫頭準備幾個時辰後的午飯, 她見陳李氏回來了便笑道:“老夫人。”

  這稱謂具體是什麼時候變的,大概是上一回陳李氏打算將管家的權力交給林若青的時候。雖然林若青沒有接下,但是稱謂卻是改了,也是陳李氏往後退了一步的意思。

  陳李氏一回來,春歸也就不在外頭站著了。她快步先進了屋裡,幫陳李氏防好了軟榻上的點子, 而後笑著問她:“老夫人怎麼沒帶著阿冕少爺過來?”

  早晨阿冕蹦躂過來請了安以後就說要去練武場,陳李氏覺得這麼個小孩兒用不著去練武場,便想跟過去將人給帶回來。不過等她看見了前面在練武場的那一幕以後便又歇了這個心思。

  陳李氏笑著搖頭道:“罷了,反正他父親也差不多是這個年紀開始習武的,孩子多強身健體對以後也有好處,省得三五不時要生病,彥兒小時候可一點都不嬌氣。”

  屋裡靜了一會兒。提起孩子,陳李氏就想起了前兩年的事兒,轉眼之間什麼如意和吉祥都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兒了。

  可林若青的肚子這麼些年都沒再有過動靜。對於林若青的生育能力,陳李氏是不懷疑的,要不然也不能進門一年就給陳家生下了長孫。只可惜後來……

  春歸見她隱約似乎是嘆了一口氣的,一垂眸也就大概知道她在想什麼了。

  果然,等陳李氏一開口就是問的林若青的事情。

  “把給林氏調理身子的大夫叫過來我問問話。”

  “嗯。”春歸應了一聲,轉頭走出屋去,吩咐了站在屋外的一個小丫頭。

  來回也不多時,大夫就站在了屋中。

  在陳李氏這邊,差不多的問話常常是有的,大夫的回答也很穩妥:“夫人的身體是在漸漸好轉的,比起前兩年已經改善了許多,不過孕事這方面興許還要接著往下調理才行。”

  這樣的話陳李氏聽了快一年,這個時候再聽見也只能嘆一口氣,“成了,你下去吧。”

  大夫低著頭退了下去。

  陳李氏是發愁的,這府裡頭說起來其實就阿冕一個孩子,阿雲她就算近來也看得順眼了一些,可是嫡庶的差別擺在那裡不得不正視,陳李氏最希望的還是林若青能再生一兩個。

  以前她覺得多子多福,可是現在想來又明明白白覺得其他孩子不湊數,這孩子自然還是要從正室的肚子裡出來才體面尊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