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方家祝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日,母親找到我說,方雲笙祖母的壽日快到了,方家已經送來了請帖。母親的意思是讓我代表大哥走一趟。按理說,這些事本用不著女子出面,但於我家的情況,卻是糾結——大哥不能去;德元年紀又小,且還是學生,很多世家老友都沒有見過;若派底下人去,又顯得不夠重視。所以母親思來想去,只能叫我出面。

  我跟母親說,「幸好我還是王家人,否則怎麼能夠幫家裡擔這些事呢?可見不嫁人不改姓也有其獨到的好處。」

  母親笑著沒有說話,算是默認吧。

  聽說這次方家祝壽的事由方雲笙的弟弟——方雲筌打理,發請帖,辦酒席,雇用人,等等,一系列雜事,很夠他奔波辛苦。方雲笙被外派出去還沒有回來,他家裡寫了書信過去,也未見回復,不知是不是被什麼事給耽擱了。考慮到方家的經濟情況,母親叫我提前派人送些錢過去,以免他哥哥不在家導致經濟拮据、辦事艱難。

  轉眼日子已到,我便同三叔家的幾位堂兄弟一起去了方家。

  方家居住在非租界區的一家四合院,離城中心頗有一段距離,開了一個多時辰的車才到。想到方雲笙隔三差五便去探望大哥,又沒有私家車,誠然不易,不僅在時間上不易,在這路程上也是不易。

  一進門,我便忽然想起在山西時的那些年,放了假期常常和大哥去方家的老宅玩,也是這樣的一間的院子,端端正正,古香古色,繚繞著無限美好的少年記憶!

  這間宅子,顯然小了很多,舊了很多。不過,雖然面積不大,也算不上氣派,卻打理的井井有條,十分乾淨,可以看出女主人的持家有方。

  俗話說,女主內,男主外。方雲笙不在,他的弟弟接了班,領著下人們迎來送往;而內事無論多少,仍然是方文氏主持——由於方雲筌的妻子李氏身體不大好,只管照顧幾個孩子,女眷女客們來了,都是方文氏陪著說話。

  我們到的時候,屋裡屋外已經有很多人。

  方家固然已非富有,但舊年結交的朋友並不算少。畢竟巨富之人只是少數,大多數還是普通的小商人、小門戶,因此更容易結識、結交。而且由於北方戰亂頻繁,不少晉商都因避難來到了上海,所以這一次因祝壽而發出的帖子比往年在山西時還要多些——那會兒常有主人四處行商,趕上不在家的時候,只能派下人送禮過來,人卻不能到。

  粗看里里外外,不下三十餘口。男人居多,或坐或站,都在閒話聊天;也有帶著老婆、孩子來的,小孩子難得逢上這般歡喜的場面,肆無忌憚的奔跑玩耍,女人和姆媽們跟在後面追著趕著——一般帶孩子來的都是近親。

  方雲筌見我們來了,忙請進屋內,奉上茶水茶點來。我只好稱客氣,讓他去招呼別的客人。

  倒是方文氏怕我寂寞,讓她的妹妹文沁和李氏陪我聊天。旁邊幾個年輕的少婦也圍過來,與我攀談,那神情好像見到了稀罕物似的。

  我暗想,就算再有錢,也不過一隻鼻子兩隻眼,有什麼特別的?不過,設身處地去想,如果我是一個普通人,忽然看到一個家資萬貫的貴小姐坐在身邊,又怎能不好奇、不稀罕呢?不過,大多數好奇的不是這個人,而是這個人身上的故事。

  文沁年方十七,正在一所女中讀書,她長得很水靈,說話也很伶俐,舉止言談和她的長姐很是相像,可能是姐姐一手調教大的。和她閒談了幾句,便知道她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比她大四歲,正在上海讀大學,明年就要畢業,等等,諸如此類。她知道我是王家的二小姐,因此說話也格外的謹慎,格外的恭敬。然而女人與女人之間一旦恭敬起來,也就意味著生疏。

  坐了片刻,閒得無聊,我便獨自向院外的花園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