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叵測之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飯之際,忽然一個老僕人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貼著母親低聲說了幾句話。母親臉色頓時一變,拉著我起身走了出去,而叫大嫂照顧大哥,不要出來。

  我以為僕人是來送信說他回來了,便問,「什麼事?誰來了?」

  心裡雖然想的是他,但還是問了一個「誰」。

  「二小姐,沒什麼人。是元家,元家的人送來了一份賀禮。」僕人有些支吾,全然不似往日的伶俐。

  元家?心裡有些納悶。好像今日的請帖沒有給過元家。

  「送就送了,你慌什麼?」我見院子裡的幾個僕人神態惶惶,不知所措,便輕聲斥責道。

  「二小姐,您和老夫人去看看。在院子裡。」那僕人輕聲道,引著我們到了院子。

  我走上前,看到院子盡頭、靠近大門口的地方,放了一個厚重的紅木箱子,外層的圖案騰雲駕霧,裝潢的十分精緻富麗。

  我有些不解,但也想不出會是什麼,便命人打開。

  箱子蓋一開,我即後悔莫及,一顆心如被錐刺。

  ——箱子裡放的是一座鐘。

  僕人們比我更了解元家的人,所以他們沒有把箱子抬進內堂,這是對的。

  母親見了,氣得差點暈過去。幾個跟過來的本家見了,也都議論紛紛,怒責不迭。

  我壓住火,說,「元家什麼人送的?」

  「聽說是元家的大少爺,也有人說是二少爺。」僕人含糊的說。

  我走上前,把箱子蓋「啪」的摔下。

  「給我抬出去,一寸寸敲碎了扔回元家的公館!」

  僕人們應聲下去。一時間,滿室無聲,我心暗影重重。

  親友散去之後,我才從家人口中得知,原來父親去世之後,元家一直覬覦我們王家的財勢,在生意上千方百計的為難、使絆子——雖然兩家的產業看似沒有交集,但實際上每年各地原貨的採辦、與官府打交道等諸事卻常有關聯。而他們現任當家的,更是野心勃勃,居心叵測的想吞併大哥創下的數百家茶莊,成為晉商首席人物。他們早知道大哥病重,竟然挑了今天這個盛大的日子明目張胆的前來「送鍾」,簡直目中無人!

  我聽了家裡幾個主事的大掌柜的傾訴,氣得打顫。

  「他們元家有多少產業,多少鋪子?」

  這句話是我問向在王家做事三十餘年的常掌柜——他是華北大區總負責人,從我父親那輩開始就在王家做事,是精於業、敏於事、忠於東家的老掌柜。

  「元家主營各類藥材,共計一百九十三家鋪子。其中有五十餘家是這兩三年裡吞了別人並進來的。他們啊,就像一條生意場上的狼,想吃誰就吃誰。」

  我問母親,「他們元家就算發展得很快,也沒有比我們王家更強,怎麼敢騎到咱們頭上——」

  「拉屎」這兩個字被我硬生生的忍住了,戛然而止。

  「靈石王家固然歷史悠長,但再怎麼兢兢業業,也有虎落平陽的時候。如今王家枝葉凋零,彼此不能兼顧,咱們這一支還算是好的。但世道多變,你大哥病後,縱然能主持一些關鍵的大事,經營上咱們只能靠這幾位王家的老人。」說著,母親向這幾位忠貞不渝的老掌柜投出了感激的目光。

  常掌柜則接道,「哎,但終究是缺個主心骨,只能算是勉力維持大少爺的成業。而他們元家是後起之秀,拉攏了不少同道中人,自然風頭正盛。尤其是他們大當家的——元存劭(音同「紹」),更是精明人,不可小覷。」

  我聽了,只覺得聲勢浩大的王家已然變成一隻腳步沉重的牛,被後面的狼群虎視眈眈的觀望、追趕。

  見我心神凝重,母親則勸以「來日方長,不可逞一時之氣」——想必生意上的多次交手,她已經知道元家的當家人不是好惹的主。

  幸好這件事及時處理,沒有給大哥看見,然而聽婢女說,大嫂知道了,還是偷偷哭了半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