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阮詩萍垂下了圓臉,在心裡默默念叨著“等嫁了人了就明白了”,嫁人到底是什麼滋味呢?我的夫君如今又在哪裡呢?

  ☆、出事了

  話說魯朝末年,昏君當道,荒淫無度,搞得民不聊生。民間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形成了一支支農民起義大軍。

  這個時期,在江浙地帶的某個小鄉村,有個叫湯遇甄的秀才,考了五年也沒考上舉人。他瞅著鄉里鄉親們紛紛舉著大旗,扛起鋤頭,造反起義去了,美名其曰替天行道,他也有點坐不住了。

  他糾結萬分地看了眼讀了二十多年的四書五經,孔孟之道,索性咬了咬牙,一把將這些書卷推到地上,狠狠踩上了幾腳。媽的,這書不讀了,老子也造反去!我去你的聖賢之道,有個屁用,老子學了小半輩子還不是連個舉人都考不上?

  於是,湯遇甄也扛了把斧頭屁顛屁顛加入了造反大軍。

  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湯遇甄艱苦創業十年,還真就讓他成功了!

  好巧不巧,當初那些和他一起創業的比他有本事的,還都英年早逝,於是新王朝皇帝的寶座自然歸了湯遇甄。

  湯遇甄依照傳統推辭了幾次,說湯某何德何能當這皇帝啊!然後眾大臣說您不當還能讓誰來當啊?湯遇甄接著和大臣推了幾個回合,最終大臣們紛紛哭著跪倒在地,說您要不當這皇帝,老身就跪死在這裡!

  湯遇甄終是無奈地嘆口氣,說道:“我本是極不願意坐這皇位的,但無奈諸位非要將黃袍加於我身,我就勉為其難地先幹著吧!”

  於是湯遇甄就這樣“極不情願”地登基了,改國號為“冀”,年號為靖元。

  湯遇甄坐在龍椅上,撫摸著雕刻精美的扶手,俯瞰著富麗堂皇的宮殿,心想真是幹得好不如活得久,當皇帝的感覺,真是爽爆了!

  沒錯,這湯遇甄就是當今聖上,也是湯兆隆的父親。

  有句老話說得好啊,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這魯國雖已滅亡,但心向魯國的人卻沒死絕。魯國丞相高權就逃亡到了北方草原地帶,在這裡成立了個小政府,名叫南魯,專和冀朝對著幹。

  湯遇甄輕蔑一笑,心道任這小小的高權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朕現在剛剛建立新朝,忙都快忙死了,哪有空搭理你這個亡國之相?於是索性就對南魯政府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行為,終究還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這不,那南魯又搞事情了,他們和北方匈奴組成了聯盟,在冀國邊境燒殺搶掠,強搶民女,興致一來還喜歡屠個城啥的。

  皇帝陛下坐不住了,說給你點陽光你還真燦爛,還敢蹬鼻子上臉了?老子這回不收拾你老子就不是你爸爸!

  於是他派出自己的五兒子遼王湯兆武帶兵去給南魯政府緊緊皮,結果沒想到遼王居然大敗歸來。那頭南魯的高權和匈奴們可真是得意壞了,甚至舉上了旗,喊著六個月內攻下京城,生擒狗皇帝湯遇甄!

  湯遇甄怒不可遏,老人家身體本來就不好,這一氣,直接氣血攻心,躺到了病床上。

  ***

  前朝欲孽興風作浪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景平城,湯兆隆像什麼都不知道一樣,照例過著瀟灑自在沒心沒肺的生活。

  每天早上鋸木頭做家具,晌午餵鳥教鸚鵡說話,下午找一堆公子哥來鬥蛐蛐,晚上調戲王妃和表妹。

  西惜有些看不下去了,沖湯兆隆說道:“現在正逢國家危難之時,你這麼個藩王咋跟個沒事人一樣?不知道你父皇操心國事都病倒了嗎?”

  “跟我有啥關係,他們又沒打到我這景平城,他們也不敢。”湯兆隆正彎著腰給他的寶貝鸚鵡餵食。

  “你可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你身為藩王,怎對國事這麼不上心?”

  “錯,明明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至於國家興亡……與我何干?”

  “哦,那麼將來天下陷入危機的時候,王爺又會作何舉動?”

  “那可就不能這樣逍遙地逗鳥了,得多攢點兒銀子,做好逃命的準備了。”

  “你就沒想過為天下做點兒貢獻?”

  “想過,但我做不到,”湯兆隆伸出食指勾了勾鸚鵡的嘴,“我能做到的啊,就是保住我自己這條小命,然後再儘量保住你們的。”

  聽到這話,西惜一陣竊喜。她很贊同湯兆隆的人生哲學,亂世當道,想要自保就很不容易了,還想去拯救蒼生?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西惜就很有自知之明地感覺自己一定是那爛死在地里的枯骨。

  她雖然也崇拜英雄,但卻從來都不想嫁個英雄,她只想嫁個普通男人,疼她的,人好的,要是能長得帥就更好了,然後再生一兩個孩子,最好一男一女,一家三四口人過幸福安穩的小日子。

  她其實很害怕湯兆隆對國家大事太過上心,一是擔心他到時候真的謀反,二是擔心他在國難之時帶兵出征。戰場上刀劍無情,況且在這隨時有可能發生改變的歷史洪流中,假如湯兆隆真的領兵打仗,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呢?她和王爺的感情好不容易才增進了一點點,假若王爺真的奔赴戰場,誰知道又要經歷多少個分別的日日夜夜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