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孔:是不是美好我自己不好評價,但是的確是那樣的。有很多讀者讀了那篇文章也提出和你一樣的問題,那時候真的那麼浪漫嗎?真的那麼好嗎?其實我們這些過來人在當時並沒覺得怎麼樣好,好是對比出來的。
《遙遠的高三八》作為全書的最後一篇,與《47樓207》首尾相望,讓人前俯後仰,也讓人微笑默嘆。在當今,談高三則色變的學生們眼裡,孔老師的這段快樂記憶顯得如此非比尋常而又不可思議。
夢:那個時候雖然那麼快樂無憂,但是我相信高三來臨時,你們也一定面臨著考大學的壓力。
孔:但是那時考大學是一種充滿樂趣的複習與競爭,非常充滿樂趣。
夢:沒有壓力嗎?
孔:有壓力,但是這個壓力不是壞事呀!當你想這是個壓力,是個困難的時候,人就痛苦。當你覺得這個壓力是個好玩的事時,它就很快樂,你會總想著比別人先做出這個題。我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啪”,那個篇子發下來,什麼數學篇子、什麼政治篇子發下來,埋頭“嘩”一頓做,“嘩”一陣狂寫,寫完之後把筆一扔,抬頭一看,別人都低著頭,就我一人抬起頭來了,所謂“一覽眾山小”,就是這時候,那真痛快。
夢:那是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有這種想法,其他人也會像你一樣嗎?
孔:都一樣呀!比如說你第一個抬起頭來,過一會兒第二個人也抬起頭來,兩個人相視一笑,心裡都明白是怎麼回事,然後一個一個都抬起頭來了,整個班裡就是這樣一種歡快的氣氛。比如說複習的時候,都會隨便問,其實我們問的小問題都是根本不會考的,都是犄角旮旯的問題,比如地理書第2冊第65頁下面的第2個註解……什麼全問,其實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會考,我們班女生說你們太討厭,破壞人家複習,這根本就不會考。我們說不會考的你都會,那會考的你肯定得一百分啊,就專門考這不會考的。所以班裡的氣氛特別好玩,就是比學問,不是比考試,是比誰有學問,誰受人尊敬。
夢雪訪談錄(2)
夢:我相信這段記憶你在任何時候回想起來都會覺得非常愉快。
孔:是的,我一回想起這段生活就非常愉快。在那篇文章的最後有一段比較抒情的文字,是說這段生活給了我一種人生底色,不論我遇到什麼困難、懊喪,或無聊的事情,我覺得我有一種人生底色,這個底色就像《紅燈記》里的一句話:“有您這碗酒墊底,什麼樣的酒,我全能對付。”我覺得這話特別好,在青少年正在形成人生觀、世界觀的階段,有一些非常健康的明亮的東西成為你生命的底色,這對於一個人一輩子是至關重要的。我所上的這個學校雖然也追求升學率,不是不追求,升學率是重要的,但它不僅僅追求升學率,它非常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它要求學生體操要做得好,體育課要上得好,身體要好,會唱歌,會打球。
夢: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素質教育?
孔:那時候沒有“素質教育”這個詞,只是覺得人人都應該這樣,作為一個好人就應該這樣。我們現在並沒有提倡“人人都要吃飯”,當“人人都要吃飯”沒有成為一個口號的時候,大家都在正常地吃飯。假如有一天喊出“人人都要吃飯”的口號,就說明吃飯出了問題了。我們那時候沒有提倡“素質教育”,是沒有發現素質的危機。我就發現我們那代同學可能高考分數有高有低,考的大學不一樣,工作領域不一樣,但是綜合素質都很好。工作不合適也很容易轉業、轉崗,不會那麼容易就下崗,或者不是那麼容易遭受打擊。
夢:同時你在這本書里不帶惡意地把你曾經非常熟悉的同學,甚至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師都給損了一頓?
孔:我覺得真正的尊重不是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真正的尊重是一種人格平等意義上的尊重。比如說我們和老師之間如果真的互相尊重的話,是可以開玩笑的,但是這個玩笑是有界線的。
夢:那時給你印象最深的老師是哪一位?
孔:我在那篇文章中寫了,有一個叫劉國相的老師,高一的時候教我們語文。這個老師非常瀟灑,學問非常好,他不僅僅滿足於教授課本中的語文知識,還把語文和人生結合起來,縱橫發揮,但又不是漫無邊際的亂扯,講得非常好,非常透,深入淺出。我們今天提倡人文精神,雖然那時候沒有這個詞,但是使你感到這種人文精神的魅力浸透到你的心靈中,所以這樣的老師我覺得才叫真正的好老師。
夢:10年之後你成了北京某所中學的語文老師,當你面對那些學生的時候,你是以怎樣的方式和他們相處的?
孔:我是中學教育的受益者,我這輩子最感謝、最喜歡的人就是老師;這輩子對我最好的,就是我從小到大一路遇到的這些老師。我當老師的時候,就覺得應該以當好老師來報答老師。我記得有一首歌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特別喜歡這首歌,我覺得它抓住了那種心情,一個當老師的人的心情。
夢:那麼在學生的心目中,你是怎樣的一個老師呢?
孔:我記得有一年教師節,一個班的學生送我一本厚厚的十分精美的筆記本和一隻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普通的事,教師節嘛,向老師表達一份心意,而且不過是一個本一個筆,很平常的工作用品。我就沒在意,我說:謝謝,謝謝。回家之後,我打開這個本子一看,裡面是有內容的,每個學生都寫了一頁,非常感人。他們準備了半個月,就為寫這篇東西,每個人貼上一張自己的相片,寫上自己對我講課的感受。當我讀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時候,眼淚就流下來了。我不是一個容易激動的人,但當我讀到那個本子,看到學生們對自己的人生和信仰發生改變之後,對我的由衷的認可和感激,這就是我最激動的時候。離開中學以後,我很想寫一篇文章叫《夢回講台》,我想比如說在北大,多我一個少我一個也許無所謂,北大還有很多優秀的老師,比我優秀的有的是,但是我想在中學,可能更需要這樣給學生帶來靈魂震動的老師。
夢雪訪談錄(3)
47樓207是孔慶東在北大讀碩士研究生時住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宿舍單元。他自己也已經很久沒有回到這個親切的樓道里來了。十幾年過去了,這裡住上了一批又一批年輕的學生,有一些什麼似曾相識,又有一些什麼在悄悄地改變。
夢:我們周圍有很多人是默默無聞的,其實可能在他們年輕的歲月里也有過他們自己的47樓207?
孔:現在我發現很多很多學生都寫起這種文體,我把它叫作“47樓體”,以前大家不知道還可以這樣寫文章,這不是流水帳嗎?但是現在有很多學生都拿起筆來這樣寫,寫他們的宿舍,多少多少樓幾零幾,然後一個挨一個,一個一個寫下來,好像流水帳一樣。我覺得我很高興,我的這篇文章啟發大家都去發現自己身邊的美和情趣,發現自己身邊的這些人都有一個豐富的心靈世界。
夢:大學生活這段時光對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寶貴的,那麼對你來說它最珍貴的地方在哪裡?
《遙遠的高三八》作為全書的最後一篇,與《47樓207》首尾相望,讓人前俯後仰,也讓人微笑默嘆。在當今,談高三則色變的學生們眼裡,孔老師的這段快樂記憶顯得如此非比尋常而又不可思議。
夢:那個時候雖然那麼快樂無憂,但是我相信高三來臨時,你們也一定面臨著考大學的壓力。
孔:但是那時考大學是一種充滿樂趣的複習與競爭,非常充滿樂趣。
夢:沒有壓力嗎?
孔:有壓力,但是這個壓力不是壞事呀!當你想這是個壓力,是個困難的時候,人就痛苦。當你覺得這個壓力是個好玩的事時,它就很快樂,你會總想著比別人先做出這個題。我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啪”,那個篇子發下來,什麼數學篇子、什麼政治篇子發下來,埋頭“嘩”一頓做,“嘩”一陣狂寫,寫完之後把筆一扔,抬頭一看,別人都低著頭,就我一人抬起頭來了,所謂“一覽眾山小”,就是這時候,那真痛快。
夢:那是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有這種想法,其他人也會像你一樣嗎?
孔:都一樣呀!比如說你第一個抬起頭來,過一會兒第二個人也抬起頭來,兩個人相視一笑,心裡都明白是怎麼回事,然後一個一個都抬起頭來了,整個班裡就是這樣一種歡快的氣氛。比如說複習的時候,都會隨便問,其實我們問的小問題都是根本不會考的,都是犄角旮旯的問題,比如地理書第2冊第65頁下面的第2個註解……什麼全問,其實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會考,我們班女生說你們太討厭,破壞人家複習,這根本就不會考。我們說不會考的你都會,那會考的你肯定得一百分啊,就專門考這不會考的。所以班裡的氣氛特別好玩,就是比學問,不是比考試,是比誰有學問,誰受人尊敬。
夢雪訪談錄(2)
夢:我相信這段記憶你在任何時候回想起來都會覺得非常愉快。
孔:是的,我一回想起這段生活就非常愉快。在那篇文章的最後有一段比較抒情的文字,是說這段生活給了我一種人生底色,不論我遇到什麼困難、懊喪,或無聊的事情,我覺得我有一種人生底色,這個底色就像《紅燈記》里的一句話:“有您這碗酒墊底,什麼樣的酒,我全能對付。”我覺得這話特別好,在青少年正在形成人生觀、世界觀的階段,有一些非常健康的明亮的東西成為你生命的底色,這對於一個人一輩子是至關重要的。我所上的這個學校雖然也追求升學率,不是不追求,升學率是重要的,但它不僅僅追求升學率,它非常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它要求學生體操要做得好,體育課要上得好,身體要好,會唱歌,會打球。
夢: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素質教育?
孔:那時候沒有“素質教育”這個詞,只是覺得人人都應該這樣,作為一個好人就應該這樣。我們現在並沒有提倡“人人都要吃飯”,當“人人都要吃飯”沒有成為一個口號的時候,大家都在正常地吃飯。假如有一天喊出“人人都要吃飯”的口號,就說明吃飯出了問題了。我們那時候沒有提倡“素質教育”,是沒有發現素質的危機。我就發現我們那代同學可能高考分數有高有低,考的大學不一樣,工作領域不一樣,但是綜合素質都很好。工作不合適也很容易轉業、轉崗,不會那麼容易就下崗,或者不是那麼容易遭受打擊。
夢:同時你在這本書里不帶惡意地把你曾經非常熟悉的同學,甚至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師都給損了一頓?
孔:我覺得真正的尊重不是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真正的尊重是一種人格平等意義上的尊重。比如說我們和老師之間如果真的互相尊重的話,是可以開玩笑的,但是這個玩笑是有界線的。
夢:那時給你印象最深的老師是哪一位?
孔:我在那篇文章中寫了,有一個叫劉國相的老師,高一的時候教我們語文。這個老師非常瀟灑,學問非常好,他不僅僅滿足於教授課本中的語文知識,還把語文和人生結合起來,縱橫發揮,但又不是漫無邊際的亂扯,講得非常好,非常透,深入淺出。我們今天提倡人文精神,雖然那時候沒有這個詞,但是使你感到這種人文精神的魅力浸透到你的心靈中,所以這樣的老師我覺得才叫真正的好老師。
夢:10年之後你成了北京某所中學的語文老師,當你面對那些學生的時候,你是以怎樣的方式和他們相處的?
孔:我是中學教育的受益者,我這輩子最感謝、最喜歡的人就是老師;這輩子對我最好的,就是我從小到大一路遇到的這些老師。我當老師的時候,就覺得應該以當好老師來報答老師。我記得有一首歌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特別喜歡這首歌,我覺得它抓住了那種心情,一個當老師的人的心情。
夢:那麼在學生的心目中,你是怎樣的一個老師呢?
孔:我記得有一年教師節,一個班的學生送我一本厚厚的十分精美的筆記本和一隻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普通的事,教師節嘛,向老師表達一份心意,而且不過是一個本一個筆,很平常的工作用品。我就沒在意,我說:謝謝,謝謝。回家之後,我打開這個本子一看,裡面是有內容的,每個學生都寫了一頁,非常感人。他們準備了半個月,就為寫這篇東西,每個人貼上一張自己的相片,寫上自己對我講課的感受。當我讀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時候,眼淚就流下來了。我不是一個容易激動的人,但當我讀到那個本子,看到學生們對自己的人生和信仰發生改變之後,對我的由衷的認可和感激,這就是我最激動的時候。離開中學以後,我很想寫一篇文章叫《夢回講台》,我想比如說在北大,多我一個少我一個也許無所謂,北大還有很多優秀的老師,比我優秀的有的是,但是我想在中學,可能更需要這樣給學生帶來靈魂震動的老師。
夢雪訪談錄(3)
47樓207是孔慶東在北大讀碩士研究生時住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宿舍單元。他自己也已經很久沒有回到這個親切的樓道里來了。十幾年過去了,這裡住上了一批又一批年輕的學生,有一些什麼似曾相識,又有一些什麼在悄悄地改變。
夢:我們周圍有很多人是默默無聞的,其實可能在他們年輕的歲月里也有過他們自己的47樓207?
孔:現在我發現很多很多學生都寫起這種文體,我把它叫作“47樓體”,以前大家不知道還可以這樣寫文章,這不是流水帳嗎?但是現在有很多學生都拿起筆來這樣寫,寫他們的宿舍,多少多少樓幾零幾,然後一個挨一個,一個一個寫下來,好像流水帳一樣。我覺得我很高興,我的這篇文章啟發大家都去發現自己身邊的美和情趣,發現自己身邊的這些人都有一個豐富的心靈世界。
夢:大學生活這段時光對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寶貴的,那麼對你來說它最珍貴的地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