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根據我們一般的社會知識,好像我們處在比以前更解放的社會,處在人性好像更加自由的社會。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我們一說封建社會,就說“封建專制主義”,現代好像是開放民主。這完全是“敘述”,歷史真是這樣嗎?比如說,一個唐朝人比我們不自由?這完全是顛倒歷史。古代的人才是“自由”的。為什麼?因為人自由不自由在於有什麼力量來控制你,有多少外力來操縱你。比如,在中國的古代社會,只有那麼幾千個、上萬個當官的,管誰去?皇帝的權力在理論上是至高無尚的,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實現不了。縣級以下皇權往往干涉不到,在縣以下是人民自治。有家族或者幫會,就像武俠小說里寫的那樣由他們來控制。你在家裡罵一個人誰知道呀?沒有人管你。誰去給你打小報告呀?人與人之間的控制,恰恰是到了現代社會才變本加厲起來。

  我們現代社會,每個人你都無所逃,每個人,有你的身份證號碼、戶口本、電話號碼、相片、血型、你的地址、你的檔案。你幹了“壞事”,你往哪裡逃呀?你說我想當隱士?當不了隱士。所有的土地都是國家的。哪塊土地給你當隱士呀?你怎麼生活呀?就說說我們現在好多的旅遊區,和尚老道都可以營業了,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呢?和我們一樣世俗呀。所有的人在這個網絡中被互相的監控起來。

  為什麼要這樣監控?我們為什麼要接受這樣的監控?是我們遠離了土地,遠離了大自然。我們每人都喪失了安全感,誰也不敢再回到大自然中去了。我們現在必須依靠“科學”生活,全世界沒有一個人會“鑽木取火”了。假如我們的能源斷絕的話,我們就會活活的餓死,沒有一個人會引火。不要說鑽木取火,我現在就是給你一個小爐子,讓你把火生起來,大部分人都不會。我問北大的學生:你們誰會劈柈子(木柴)?就是把一塊原木劈成一塊一塊的,一條一條的,用它來引火。沒有一個人會。最簡單的生活方式我們已經不會了,我們越來越依賴於互相抱成一團。既然你要依賴於這個東西,那麼,你就要放棄很大一部分個人的自由。個人的隱私其實越來越少。今天人們熱衷於對隱私的炒作,什麼“絕對隱私”等等,其實真正的個人隱私很少了。因為大家用一個模式在生活,你是怎麼樣生活的別人基本都知道。你不可能跳出你所學到的知識。我就講,現在的青年男女談戀愛,他們接吻的姿勢都是從好萊塢電影上學來的,毫無特色,沒有人自己發明。因為他們沒有施展個性的機會,在他還沒有戀愛之前,他早就自以為知道了愛情是怎麼回事,他從媒體上先期學到了他不該學到的東西。然後,等他有了這個能力的時候就去模仿這些。他是被剝奪了這個權利,被剝奪了戀愛的能力,所以,現在越來越多地討論戀愛問題,討論“性”的問題。其實越討論這些就說明社會越缺失這些。正因為缺失,它才成了一個問題,它才會被拿出來討論。體現出來的問題恰恰是:整個社會對這些問題的焦慮,越來越深的焦慮。

  2、醫學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面談到,醫學是一種監控制度。所以醫院和監獄和警察和軍隊和法庭一樣,它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大家要重視自己這個工作,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你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要客觀認識到,你實際上幫助這個國家在統治這個社會。現代社會統治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不是一紙命令。除了用行政的手段還用經濟的手段。

  再比如,我前幾年出版的《獨立韓秋》不讓賣了,因為裡面有批評韓國的文字。韓國向我們提出外交抗議,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這樣不知羞恥,我們每天可以罵法國罵美國罵日本都行,人家不會來抗議的。不同意我的話你可以寫文章反駁我,我是一個中國的老百姓又不是國家領導人,你抗議我幹什麼。這個民族心胸非常狹隘,不容別人批判他,看看“世界盃”就知道了。這就是魯迅先生當年說的:友邦人士莫名驚詫!只要有一個外國人莫名驚詫,我們中國人就得當孫子。我跟出版社說,韓國人抗議你們都低頭,那將來柬埔寨抗議、索馬利亞抗議等等你們是不是都要低頭呢?但是時代畢竟進步了,雖然不讓這本書賣,但是,這本書上面領導認為沒問題,只批評了出版社把關不嚴。你看我們的宣傳機器還是控制得很巧妙,他既控制了你,又儘量給你做思想工作,讓你不要太憤怒,緩和你的情緒,所以這是一個兼心理醫生的工作。這就是現代社會多元統治的方式。比如說,我們經常羨慕西方社會比我們民主。說他們總統出了事,全社會可以彈劾他。這裡有一個理解的誤區:就是我們用中國人的思維去想,以為政權都在政府。西方社會跟我們不一樣,他們的總統權力沒有我們領導人這麼大,這不代表他們的人民就一定比我們自由了,他們把統治權分散了,不光是總統在領導這個國家,國家主要是由有錢人來領導。在每個企業里,比我們百倍的專制。我們中國,企業里單位里太自由了。單位企業里太自由了,所以我們效率不高。西方社會好像總統的權力沒有這麼大,動不動把他趕下去了。誰把他趕下去的?有錢人。但是,他們的企業里、單位里是絕對專制的,老闆一言堂。哪個企業是由工人投票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沒這事兒!企業是絕對的專制。

  任何一個社會都要在民主和專制之間找到平衡點。怎麼樣專制怎麼樣來平衡,這樣考慮一下,我們就會承認,醫院的確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醫院不應該以創收贏利為目的。如果醫院以贏利創收為目的,那就是國家的自殺。我們設想:軍隊可以自負盈虧嗎?監獄、警察可以自負盈虧嗎?這些都應該是國家養起來的,國家用納稅人的錢組織軍隊,軍隊來保護納稅人。國家用納稅人的錢來建醫院,醫院來保證納稅人的健康。所以,大醫院、還有醫學研究機構必須由國家來投資,這個道理是非常明白的。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人道主義,治病第一。我們國家百十年來一直宣傳愛國。我們怎麼讀解這個知識呢?我小時候每天看那個標語上都寫著愛國,後來我才發現,年復一年的宣傳愛國,恰恰是他的人不愛國,因為不愛國才需要宣傳。小時侯老看見牆上寫著: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長大了以後才知道,中國人不容易團結是一盤散沙。毛主席就從來不說中國人是一盤散沙,他只從正面講“我們要團結起來”。中國最缺乏的恰恰是集體主義、團隊精神,是整個民族統一起來的尊嚴優越感。你看看上次的世界盃,各國球迷到韓國去加油,你看看別的國家的球迷、那個團隊精神、那個整齊化,你看看中國球迷是怎麼樣的呢?中國球迷到了球場上呼喊的是什麼呢?武漢球迷,瀋陽球迷,這個國家還是四分五裂!每個地方只為自己喜歡的球星加油。所以,“團結起來”一直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問題。

  回到技術層面,醫生是怎麼看病的?儘管現在科技發達了,但是從大的方面上說仍然沒有逃脫:望、聞、問、切這四個字。所有的醫療設備的發明不過是這四個字的延伸。望、聞、問、切又和我們搞學術搞文學一樣,使用相同的邏輯。我們做學問其實也是望、聞、問、切這幾個字:凝視、旁觀、探尋,最後找到要害,給出解決方案。正因為我們有這樣一套程序,病人很相信醫生。有時我接到讀者來信,有的是文學青年寫了一篇作品,他說:孔老師你看看我這個東西有什麼毛病沒有?哪塊兒還需要提高?我就很謹慎,因為我知道,我的一句話他會相信。我隨便說的話可能會害了他,所以就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責任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