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沒聽你媽說過你有這天賦啊!”張明好半天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弱弱地問。他也不是懷疑沈真,但對於這個農村漢子來說,繼子的名字印在了書本上,這絕對是件要開祠堂祭祖的大事啊!

  啊,可惜的就是沈真的祖宗不住在他家祠堂里,他沒資格祭這個祖。_(:з」∠)_

  咦,這麼一說的話……

  淑妹啊,好想把你前頭那個揍一頓啊!這麼好的孩子,他們怎麼就忍心傷害呢?

  沈靈又從書包中翻出了雜誌社寄來的信件等等“證據”。然後,身為腦殘粉兒的他再一次努力地賣起了安利。他興致勃勃地說著,張明認認真真地聽著。沈真這個當事人反而被他們徹底地忽略了。

  公交車的終點站在小塘鎮上。下了公交車後,沈真把他鎖在路邊的三輪車推了過來。

  張明四下望了望,見周圍有集市,便問:“真真啊,這附近有賣香和紅紙的地方嗎?”

  “有的,過了馬路就有。”沈真說。

  張明鬆了口氣:“那我去買點。得給你媽上柱香啊!我要和你媽好好地說說話。”繼子太出人意料了,張明覺得自己承受不住,還是趕緊和沈真親媽說一說吧,否則他都不知道接下去該怎麼辦了!

  等張明買好了祭祀用的東西,他們就騎著三輪車回了家。有了張明在,三輪車肯定不用沈真騎了。他和沈靈都窩在三輪車后座上,被冷風颼颼地吹著。兩人不得不抱在了一塊兒,互相取暖兒!

  張明到底在城市裡打拼了幾年,雖然為人憨厚,但交際手腕還是有一點的。既然“小外公”成了個莫須有的人物,張明便把他早早就準備好的禮物全部送給了李家,感謝李家人在這半年中對兩個孩子的照顧。其實,他還想找機會請李家人下館子吃個飯,這樣也好方便他近距離地接觸一下這家人。

  如果李家人真的不錯,那麼沈真和沈靈就能留在嘉城。他們已經在這邊的學校念了書,張明覺得日子這麼繼續過下去也不錯。但如果李家人不靠譜,那張明肯定要想方設法把兩個孩子重新安頓了。

  當然,這些都先不急。對於張明來說,現在的頭等大事還是要先去找沈淑來交流感情。

  第二十三章

  張明找了個鐵盆,蹲在村頭的路邊,給沈淑來燒了些紙。他和沈淑來說話的時候,不讓沈真和沈靈跟著。恰巧李家人都很好奇張明的來頭,正想要找沈真說一說呢,沈真便去了李家的廚房中待著。

  沈真倒也不瞞著,只說張明是他的繼父。繼父在外討生活不易,明明不用負擔他這個拖油瓶,卻還是每月都給他寄些錢過來。不過,繼父雖然好,到底不是親爹,所以他也不敢萬事都靠著繼父。

  李家人一聽心裡就有數了。等張明和沈淑來絮叨完了回來,他們看著張明就像是在看“聖父”。

  此處的聖父當然是褒義詞。張明在妻子去世後,還願意繼續照顧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並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援,這足以表明他的善心了。(因沈真當初撒了謊,李家人都不知道沈真的親爸還活著,要是他們知道宋根榮還在世,那麼他們就不覺得張明是聖父了,這必須是聖父中的聖父啊。)

  面對著李家人的善意,張明只是摸了摸後腦勺,憨厚地笑了兩聲。

  晚飯是沈真做的。張明雖然覺得過意不去,但沈真堅持要自己下廚,張明也就聽之任之了。

  沈真炒菜的時候,張明就坐在一邊陪他聊天。(沈靈:我的頂級VIP位置被占了,SoSad。)

  “您要請李浩一家吃飯?也行啊!不過用不著下館子,我們明天去買點菜,自己做一頓好的,就請他們吃晚飯,怎麼樣?李爺爺不喝酒,李爸爸能喝一點,您還能陪他小酌一杯。”沈真建議說。

  張明道:“你和我說話時也別您啊您啊的了,我聽著怪彆扭的,直接喊叔就得了!要我說還是得下館子,自己在家做飯太麻煩了吧?請客嘛,雞鴨魚肉都要有,自己做得花上不少的時間呢!”

  沈真往熱鍋涼油中倒入了醃製好的肉片,說:“其實都還好啦,豬肉和雞肉都可以直接放在火盆上燉著,鴨肉我不怎麼會做,這個就算了,魚是清蒸是紅燒都可以,再炒上三五個素菜,齊活了!”

  “那行……就聽你的吧,明天在家裡吃。”張明說。

  沈真側著身子避了下油煙:“對了,我和他們都說我親爸死了,叔你到時候別給我說漏嘴了。”

  “你這孩子……”張明覺得沈真這種咒自己親爸的行為不好。但他才剛說了個頭,轉念一想,又覺得自己不該為宋根榮說好話。於是,張明笑了笑,什麼都不說了,一副好脾氣的樣子看著沈真。

  偷偷說句實話,其實張明心裡還有點莫名的暗慡。淑妹啊,你兒子對著我比對他親爹還親呢!

  沈真炒了幾個家常菜,張明吃的時候一直誇他手藝好。

  冬天沒什麼娛樂,租房中也沒電視,索性就早點睡吧。張明在車上待了一天,確實覺得累了。

  租房裡只有一張床。睡覺時,沈真把幾張凳子放在了床邊,將床稍微加寬了一下。然後三人就擠在了一張床上。沈真和沈靈睡這頭,張明獨自睡那頭。因為天氣冷,沈真特意給張明弄了條新被子。

  第二天一早,張明就走路去了小塘鎮上。他頭天已經把路走熟了,也不怕迷路。等他買了菜回來,沈真才剛剛睡醒。張明笑呵呵地說:“真真啊,你帶著弟弟繼續睡吧,叔把這些菜處理下。”

  沈真肯定沒法繼續心安理得地睡下去了。

  他摸過床頭的鬧鐘看了眼,快七點半了,也是到了要起床的時間。

  沈真態度強硬地拒絕了被窩這個小賤人的挽留,動作飛快地穿好了衣服。關於請客這件事情,他還得馬上去和李家人說一聲呢。其實最好應該頭天說的,但那時忙活鋪床,沈真便忘了這事兒了。

  聽說是張明想要請客,李家人都覺得他真是太客氣了,然後笑著應下了邀請。

  租房內的空間有限,晚飯雖然是沈家請的,但碗筷還是擺在了李家的堂屋。

  張明感激李家人對沈真、沈靈的照顧,李家人則敬佩張明的為人,這頓飯自然吃得賓主皆歡。唯一讓人頭疼的地方在於,張明和李爸爸的酒量竟然都不怎麼好!小小一杯的燒酒就讓他們暈了頭了!

  張明握著李爸爸的手,紅著眼說:“大兄弟!要不是你們好心照顧了真真,讓他們兄弟倆在你家安安心心住著……說句不吉利的,萬一真真出了事,我、我就算是死了都沒臉去見真真他媽啊!”

  李奶奶打著圓場:“哎呀,這大過年的,都別說喪氣的話!大家的好日子都長著呢!”

  李爸爸因醉酒紅了臉,反握了張明的手,說:“好兄弟,一看你就是性情中人!合我心意啊!”

  李媽媽往李爸爸的碗裡夾了塊魚肉,說:“行了行了,放開你兄弟的手,讓你兄弟夾菜吃!”

  張明拍著李爸爸的肩膀:“你們都是好人吶!”

  李爸爸反拍著張明的肩膀:“做人要無愧於心吶!”

  被無視的李奶奶And李媽媽:……

  李爺爺笑得像一尊彌勒佛,指揮著兩個孫子說:“浩浩源源,你們去外麵團點乾淨的雪來,讓這兩個酒鬼洗洗臉,醒醒酒也醒醒腦。再讓他們互相捧下去,咱們這一頓飯能吃到明天早上去了。”

  好在張明和李爸爸喝得都不多。等吃完了飯,又等沈真在李家女眷的幫助下一同收拾了碗筷,張明的酒就醒得差不多了。他猶豫了好半天,才小心翼翼地說:“真真啊!既然你沒有什么小外公,那不如就跟著叔回家過年吧?李家人再好,也不是親戚啊,過年時還是得跟著親人才熱鬧。你說呢?”

  似乎是怕沈真拒絕,張明趕緊又說:“你也不用擔心靈靈,咱們就帶著靈靈一起回去。你媽當初嫁給我的時候,我倆都是二婚,不興張揚的,就只領了結婚證,沒有擺酒。我老家那邊的人都沒怎麼見過你媽媽。我把你們倆帶回去,都不用再給靈靈安身份,他們肯定覺得是你媽前頭生了倆!”

  張明頓了頓,說:“至於你奶和你姐那裡,我和她們說下就好了。”

  張明又說:“過年還住在租房裡總是不成樣子。要是你媽還在,你媽肯定也贊同我的決定。”

  沈靈見沈真有些意動,湊到沈真面前:“哥,我覺得叔說得挺對的。咱們就去叔叔家過年吧。”

  張明眼中含著期待,沈靈眼中也沒有勉強。沈真沒說話,把洗乾淨了的碗碟一樣樣擺好。等他做完了這一切,他也終於做出了決定,說:“行,那就聽叔叔的,我和小靈今年就和叔一起回家。”

  張明在嘉城一共住了兩個晚上,第三天就帶著沈真沈靈馬不停蹄地回了他老家。

  春運時節的火車票很難買,張明只買到了站票。不過,能買到票就該謝天謝地啦!

  等火車的空檔,張明在公用電話亭給老家打了個電話。他用的是方言,沈真一句話都沒有聽懂。

  南北方的方言有著很大的差異。北方方言較為好懂,就算隔了幾座城,方言的區別也不大。但南方方言就不一樣了。在南方,也許只隔開了五里地,兩地的人就互相聽不懂對方的方言了。沈真和沈靈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習慣講汾水鎮的方言。李家人都說,他們的方言聽著就和對岸的日本話似的。

  掛了電話,張明主動解釋了一下:“我叫你們大姑把被子曬曬。”

  “大姑?”沈真問。

  “是我姐姐。你們就隨著倩倩叫大姑吧。”張明笑著說。

  張明很機智地在行李中塞了三個小馬扎。等上了火車,他就帶著沈真和沈靈坐在了火車車廂和車廂之間的空隙處。很快,這一點空隙中也擠滿了人。被擠得難受的沈真忽然有些懷念後世的高鐵了。

  火車上的人天南地北的都有。大家層次差不多,大都是在外打工過年回家的農民工,很快就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有人見張明帶著孩子,頗為羨慕地問:“你家倆娃啊?倆娃長得都挺精神的啊!”

  要是回答說“不是”,那人肯定又要問“不是你的娃咋就跟著你吶”;而這勢必又要把沈淑娟扯出來了,扯來扯去就沒個完了。張明懶得和陌生人說太多,便點了頭說:“是,都是我家的娃。”

  沈真和沈靈相視一笑,也沒否認什麼。

  張明的老家在一個比汾水鎮還要偏遠的小山村里。村子原本沒有名字,進入八十年代後才被人安了“小窩頭”這麼一個稱呼。村子本來就小,近幾年還一直有人外遷,現在就剩下不到二十戶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