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時候家裡也燉肉湯喝。豬是自家養的,即使每年殺豬時都會直接賣掉半隻,但還有半隻呢!所以家裡其實是不缺肉吃的。可每次燉肉的時候,大頭的肉都歸了方石jú,接下來就是宋根榮和他的小兒子,繼母和沈真是吃得最少的。沈真若是饞了,想要多夾點肉,方石jú會連帶著去世的沈淑來一起罵。

  繼母對沈真不算苛責,但她也不會偷偷藏起了肉,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給沈真吃。這種事情是只有親媽才會做的。繼母能不故意虐待沈真,能不故意挑撥沈真和家人的關係,這已經算她好心了。

  倒是繼弟還算懂事。宋家是典型的歹竹出好筍。宋根榮養了兩個兒子,大兒子沈真就不說了,小兒子竟然也是個難得有善心的。在上一世,有什麼好吃的時,繼弟偶爾會省下自己的那份和沈真分享。

  雖然在上一世的後期,沈真和宋家漸行漸遠。但每逢過年過節時,他還會收到繼弟的簡訊。

  但也就是這樣了。

  你給我簡訊,我也回一句,卻連個問候的電話都沒有了。他們之間相隔著無數沈真打死都不願意想起的時光,註定做不了真正親密的兄弟。再說了,繼弟對沈真的好,有時也夾雜著某種少年人不自知的高高在上。沈真會感謝他,有時會想起他的好,卻不會因此和他產生某種難以割捨的革命友誼。

  一想起這些糟心的過往,沈真就忍不住冷笑了一聲。他現在是連恨都懶得恨他們了。

  這種和平年代,在自己親爹家裡住著,卻連口肉都吃不上,說出去誰能相信呢?也不光是豬肉,其實就連魚也是吃不上的,明明鰱魚賣得非常便宜。按照汾水鎮那邊吃法,他們在燉魚時喜歡加入蘿蔔絲,這樣魚湯會更容易變成魚凍。吃的時候,魚頭魚尾歸了繼母,沈真就只能吃幾口蘿蔔絲了。

  最讓沈真寒心的還不是這些。

  有一年冬天,方石jú生了場病,持續發低燒,拖拖拉拉了將近一個月都沒有好。她還沒活夠呢,在衛生院一直沒看好,就請了一個所謂的巫醫來看。巫醫裝神弄鬼了好一陣子,對方石jú說,她久病不愈是因為家裡有病鬼,這病鬼總要找個人附身的。巫醫問方石jú,她是想要保大,還是要保小。

  方石jú一琢磨,她在家裡是最大的,肯定要保大啊!至於小的,隨便犧牲哪個都行啊!

  也是那麼巧的,等巫醫走後,沈真就著涼感冒了。

  方石jú高興極了。在她看來,沈真病了,那是因為被病鬼附身了。如此,她的病就該好了。

  天氣太冷,沈真晚上蓋的被子不夠暖,白天穿的衣服也單薄,很快就發了燒。方石jú反而更加高興。她覺得巫醫是個有本事的,果然把病鬼趕到沈真這小賤種身上去了,於是又給巫醫送了些錢。

  沈真難受得都吐了。他燒得迷糊間,哀求宋根榮帶他去醫院看看,但宋根榮卻選擇了沉默。

  最後,還是村裡的另一戶人家看不過去了,抬著沈真去了醫院。(方石jú從此就和這戶人家交了惡,因為在方石jú看來,這戶人家送沈真去看病就是要了她的命!萬一病鬼又回來她身上怎麼辦?)

  待醫生一檢查,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

  沈真都燒到四十多度了,再耽誤下去,整個人鐵定會被燒壞了。

  好在沈真最後還是救回來了,也沒什麼後遺症,但他從此就冷了心。沈淑來把他生下來,不是讓他被人這麼糟蹋的。他要漂漂亮亮地活著,才不辜負母親給他的生命。至於其他人,管他們去死!

  重生之後,沈真沒想去報復宋家人。這並非是因為他好心,而是因為和他們斗太跌份了。

  他若是還留在老家,確實能把宋家弄得雞飛狗跳的,但他自己的生活也會變得一團糟。現在呢?他喝著美味的肉湯,穿著保暖的衣服,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自在了,這就是重生後最大的收穫了吧?

  【將分享完結好看的種田文,甜文,寵文以及各類宮鬥文等,看小說就來】

  第二十一章

  十一月下旬,沈真收到了雜誌社寄來的樣刊和稿費。

  這年頭的稿費是通過郵局匯的。錢到了郵局後,郵局會寄給沈真一個憑證。沈真拿到了憑證,就可以在規定工作日內去郵局取錢了。這種匯款方式還算方便吧,並不需要沈真提供什麼身份證明。

  沈真取了錢,轉身就存進銀行里去了。

  正巧這日村裡有人做豆腐。做豆腐不難,只要有工具,其實沈真都會做。他在老家看過很多次做豆腐的過程,早就把這些熟記於心了。如果他不小心穿越回了古代,說不定能靠著賣豆腐發家致富。

  沈真特意跑去這戶人家換了塊豆腐回來。一般情況下,村裡的原住民都是用黃豆換豆腐的。但沈真家沒有黃豆,所以他是花錢買的。一塊豆腐七毛錢,比菜市場裡買的盒裝嫩豆腐還便宜了三毛呢!

  這種自家剛做出來的新鮮豆腐最適合放肉湯中一起燉了。豆腐不用刀切,直接用手掰成不規則的一塊塊兒。丟肉湯里煮上一段時間,豆腐中就會出現很多小孔,肉湯都被吸到了孔里,鮮滑無比。

  等沈靈放學歸家的時候,豆腐已經燉得很入味,正好可以吃了。

  自從氣溫開始下降,沈靈便全副武裝上了。他穿著羽絨服,戴著帽子,圍著圍巾,裹著手套,遠遠望過去就像是一隻圓滾滾的小企鵝。明明的很可愛,他卻維持著一副“我已非凡人”的嚴肅表情。

  這、這就更萌了啊!

  沈真每天都要被弟弟萌化了。他覺得自己點亮了痴漢屬性。

  全天下難道還有比沈靈更萌的弟弟嗎?

  (李浩發來賀電,他表示,李源小八萬實在是太熊了,果然還是沈家的弟弟更萌!)

  (同桌小姑娘發來賀電,她表示,兄控和弟控什麼的,腦殘粉和痴漢什麼的,你們高興就好。)

  沈靈乖乖站著不動,任由沈真幫他解了圍巾和手套。羽絨服是不用脫的,因為室內室外一樣冷。

  沈真上一世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段子。南方朋友說,我們這裡氣溫零度啊。北方朋友說,呵呵,我們這裡是零下十幾度啊。南方朋友鄙視地看了北方朋友一眼,呵呵呵呵,我說的是室內溫度啊。

  在南方,遇上有太陽的日子,其實室外的溫度反而比室內還要高一點。

  有句話說得好,北方人抗凍是因為裝備好啊,南方人抗凍才是因為屬性高啊!沈真在沈靈凍得通紅的鼻子上點了一下,問:“學校里冷不冷?要不要給你準備一個暖水袋,好讓你帶著去上課?”

  教室里是沒有裝空調的。沈靈喜歡在下課時繞著教學樓跑一圈,全身活動開了以後,他就會覺得暖和點,不然等他上課時,腳會慢慢凍得麻木。原地坐著跺腳是無濟於事的,穿著棉鞋也沒什麼用。

  沈靈搖了搖頭:“學校里沒有換熱水的地方。從家裡灌了熱水帶過去,暖水袋也暖不了多久。”

  沈真一想也是,便放棄了讓沈靈帶暖水袋去學校的想法。他用自己的雙手捂住沈靈的手,幫他一點點暖回來。雖然沈真很心疼自家孩子,但其實誰家的孩子在念書時不是這麼過來的呢?像沈靈這樣的在城市邊郊念書的孩子還算好了,沈真記得自己上一世在老家念書的時候,條件比現在還差很多。

  吃得苦中苦才方為人上人。老話總是有幾分道理的。

  沈靈低頭看著自己的手。他能感受到一股暖流正透過沈真的皮膚傳到他的手上。沈靈索性將自己整個人都埋進了沈真懷裡,用一種略帶撒嬌的語氣說:“哥,我聞著香味了,晚飯有什麼好吃的?”

  “今天燉豆腐啊!不是菜市場買的石膏豆腐,是村里他們自家做的老豆腐。”沈真笑眯眯地說。

  待飯熟了,兄弟倆端著飯碗圍著火盆,掀開了鍋蓋。一股濃郁的屬於食物的香味立刻散了出來。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圍著火盆吃豆腐時確實要小心,不然很容易就會被豆腐燙了嘴。

  “每天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現在了。”沈真喝了一口熱湯,心滿意足地說。

  氤氳的熱氣把沈靈的眉目模糊得更為精緻。他有些漫不經心地說:“哥,我前兩天在農貿市場中看到有那種裡面帶了絨毛的加厚雨靴賣!質量都挺好的,而且樣子也不錯,適合在冬天穿呢。”

  “你要嗎?明天抽空去給你買一雙。”沈真不怎麼在意地說。

  沈靈笑了:“不是我要買。哥,咱們給張叔叔的女兒買一雙吧,給她寄過去就行了。”他口中的張叔叔就是張明,張叔叔的女兒就是沈真的繼姐張倩。張倩比沈真大了四歲,在張明老家念初中。

  沈真略一想,覺得沈靈這主意很好。

  張明老家也在農村,經濟發展程度比汾水鎮還要更落後一些。他老家多山,張倩每天上學時需要走好幾里的山路。趕上下雪的日子,等她走到學校時,棉鞋已經濕透了。這種事情沈真當初上學時也經歷過。沈靈說的那種加厚雨靴其實價格不貴,但在汾水鎮上是買不到的,估計張明老家也沒得賣。

  “你心真細,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沈真給沈靈夾了塊帶軟骨的肉,“明天就去寄!”

  沈靈咽下了口中的飯,很是淡定地說:“哪裡是我心細呢?要不是張叔叔對我們好,我就算看到了雨靴也想不起他家的姐姐來。既然都給姐姐寄東西了,索性再買點什麼給張叔叔的媽媽寄去吧。”

  張明在老家還有一個老母親。張倩平時就跟著奶奶過活。

  沈靈口口聲聲說張明對他們兄弟好,這話其實並不全對。事實上,張明一直都不知道沈靈這個人的存在。他只是對沈真好而已,根本就沒有照顧到沈靈的頭上。不過,沈靈早把自己和沈真看做是一體的了。就算張明對他來說是個陌生人又如何?張明能對沈真好,沈靈就願意把他當成是半個親人!

  只要張明一直都對沈真這麼好,沈靈還願意把這份好再傳遞給張明的家人!

  “行行行,都聽你的。不過我也不知道張家奶奶愛吃什麼,索性給她寄件衣服?”沈真問。

  “你知道張家奶奶的體型嗎?”

  “知道啊……她比李浩奶奶矮半個頭,然後還要再瘦一點。所以只要比著李浩奶奶穿的衣服買小一號就行了。”上一世在張倩結婚的時候,沈真去給張倩當過娘家兄弟,那時見過張奶奶一面。

  “好吧,那就給張奶奶買件老年人穿的帶花的棉襖。”沈靈想了一會兒,說。

  沈真覺得只給張倩買一雙鞋這禮太輕了,便琢磨著還要再給張倩寄點像巧克力這樣的零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