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柯祺想了又想,決定爬起來去寫摺子。他一動,謝瑾華也動了。

  原來謝瑾華也沒有睡著,但為了不叫柯祺擔心,於是他也裝著睡著了。

  “你做什麼去?”謝瑾華問。

  “去寫摺子。我早先就有過一個想法,原本一直猶豫著要不要拿出來。”柯祺小聲地解釋著,“現在大哥受傷了,倒是一個好時機。我剛剛在心裡打好了腹稿,抓緊時間默寫出來,明天直接呈給皇上。”

  總要有個人能在皇上面前說得上話的,以前是謝純英,現在則是柯祺。

  若柯祺的摺子能為開瑞帝看重,那又會是一份大功勞。官場中奉行中庸之道。其實柯祺很清楚,在他這個年紀,他不該這麼高調,更應該低調經營幾年。但既然選擇了高調,那就一直高調下去吧。

  謝瑾華沒有問摺子的具體內容,半坐了起來,道:“我幫你研墨。”

  柯祺搖了搖頭,幫謝瑾華重新把被子蓋好,說:“你睡吧。別忘了,你明天還要繼續為大哥祈福。要是你體力支撐不住忽然倒下了,祈福一事該怎麼辦?就算是為了大哥吧,你必須強迫自己睡了。”

  謝瑾華如今最看重祈福一事,聽柯祺這麼說,自然是恨不得拿塊石頭把自己拍暈過去。

  暈過去和睡過去,其實也差不多。

  柯祺披了件衣服去書房。夫夫倆早已經習慣睡覺時身邊不留人伺候,但謝瑾華到底是侯門子,身邊不留人也就算了,外間不可能不留人。厲桑見柯祺起來了,動作利索地點了燈,又給柯祺熱了茶。

  柯祺卻一口都沒顧上喝。他忙著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寫到紙上。

  厲桑不會知道,其實柯祺背負著很大的心理壓力。一個個不夠成熟的念頭寫在紙上,又一條條劃掉,然後重新換上更成熟的方案。柯祺的腦子高速地運轉著,他的思維從沒有一刻像現在這麼清晰。

  壓力即是動力啊!

  等到天邊綻開一線天光,柯祺的摺子也寫好了。墨跡幹了後,柯祺合上摺子,用手摩挲著摺子絲綢質地的封皮。因心中有事而一夜未眠,他眼下青灰,整個人瞧上去分外疲憊,但他的眼神卻很亮。

  在這一刻,柯祺心裡的想法和謝純英心裡的想法是一樣的。

  針對謝瑾華的身世疑點,要麼就把他嚴嚴實實地藏起來,那麼就為他擋掉所有的風刀霜劍。

  藏已經是藏不住的了。柯祺希望謝瑾華什麼都不知道,他希望謝瑾華這一生能有三五知己,能有為之努力的事業,能被他人所愛也有他愛的人。謝純英為之努力的事,現在已經被柯祺主動接手了。

  柯祺一直是個有野心的人。野心勃勃聽上去不像是一個好詞語。有人野心勃勃,他們對權勢的渴望高於一切,高於親人,高於愛情,高於友情。但柯祺的這份野心中卻始終帶著對家人的愛護之心。

  這其實並不矛盾。

  柯祺希望自己能創造出一個無形的結界。結界以內,只有春暖,只有花開。

  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間監察機構?”開瑞帝略有疑惑地看著柯祺。

  御書房裡並沒有留任何人伺候, 太監宮女們都退了乾淨。這屋子裡只有皇上和柯祺兩人。

  柯祺嚴肅地說:“家兄遭此大劫,是因為那所謂的青蓮教太過猖狂。臣不由有了一個想法, 若青蓮教剛有些苗頭時,就有人發現不對, 在源頭上將這股謀逆的勢力徹底掐滅, 哪裡還容得了他們做大。”

  因為皇上在昨日主動給柯祺看過密折, 所以柯祺現在完全可以把青蓮教拿出來說事。

  柯祺所提出的民間監察機構的概念完全脫離於現有的官場制度。簡單地說, 就是在民間暗中挑選出一些人,他們看上去並不起眼,卻有特定的途徑可以把消息一層層地往上傳,一直傳到皇上手中。

  這個概念並不難理解。

  現有的官場制度中已經存在監察機構了。安朝各省中都設有三司, 分別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是省政府,提刑按察使司是監察機構, 都指揮使司則負責指揮軍事, 很少參與地方政治。三司相對而言獨立,又互相制約,地方上的官場因此才能保持一定的清明。

  謝二的妻子莊氏的大舅舅就是按察使。

  不過,這樣的監察制度並不是百分百可靠的。限於此時的通信技術, 設在各省省會的提刑按察使司並不能把所有的地方都監管了, 總有偏遠的地區不受重視,不得不處在監管範圍之外。同樣是限於此時的通信技術, 若是官官勾結存了心要欺上瞞下,那麼地方上的問題很可能就沒法上達天聽。再有一個,提刑按察使司的監察對象是官員, 他們往往都忽略了老百姓們的聲音,這是最大的一個問題。

  就拿青蓮教這事來說吧,青蓮教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先在一些小鎮上混得風生水起,再漸漸朝繁榮一些的地方發展,於是地方上的官員竟然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不對。他們太脫離群眾了。

  老百姓們究竟過著怎樣的日子,偏遠小縣城中的縣令究竟有沒有盡到父母官的責任,某地的旱情究竟是不是像官員上報的那樣嚴重,賑災物資究竟能不能實打實地送到災民手裡,政績斐然的大官究竟有沒有貪了底下人的功績……其實皇上對這一切都一無所知,這時的老百姓可沒法上網發帖子去。

  讓皇上能真正地知曉天下事!柯祺的民間監察機構的概念就是基於這一點提出來的。

  千萬不要小看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柯祺穿越前的那個時空中的北京朝陽區的人民群眾就是偉大的榜樣!按照柯祺的想法,監察員們都來自於群眾,也繼續藏身於群眾,他們的身份始終都是保密的。

  開瑞帝順著柯祺的摺子繼續往下看,很快又看到了一個新的概念:“網狀管理結構?”

  “如果不事先採取一些措施,民間監察機構發展到最後,肯定也會出現欺上瞞下的現象。網狀管理結構儘可能地減少了欺上瞞下的發生。不過,這也使得機構的運轉需要有更多的人手支持。”柯祺說。

  在柯祺的設想中,一個監察員並非只負責監察一個地方。做個簡單的假設,假如有某一、某二、某三共三個監察員,某一負責甲乙丙三地,某二負責甲丁戊三地,某三負責甲己庚三地,這樣一來甲地就是一個並集,共有三位監察員負責監察它。與此同時,乙地除了被某一監察,同時也被某四、某五監察,它同樣是並集。這些初級監察員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往上面遞消息時就沒法一起撒謊。

  如果甲地發生的一些事,某一、某二、某三傳遞上去的消息卻不一致,這裡面就有問題了。

  與此同時,每一位初級監察員又需要同時向三位中級監察員匯報消息,除了他們自己,誰也不知道他們上頭的中級監察員會是誰。他們正好又處在三位不同的中級監察員的並集中。這樣一層層的並集積累下去,整個監察網就是漁網狀的了,而不是樹狀的。順著其中一個點往下或者往上延伸,誰也不知道這個點會延續到誰身上去。除非網上的所有人都選擇欺上瞞下,否則謊言很容易就被拆穿了。

  身為上位者,開瑞帝立刻就意識到了網狀管理結構的靈活和高效。它完全可以被更廣泛的應用。

  不過,網狀管理結構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整個結構中需要更多的人手,而人手問題最終都可以被歸結到錢上,沒有錢是搞不出這樣的大動作來的。柯祺只覺得非常慶幸,還好他穿越到了一個王朝的開始,國庫里不差錢,老百姓們通過休養生息也恢復了一定的活力,他的很多想法才有可能被實現。若他穿越到了亂世或者一個王朝即將滅亡時,就算他有再多的想法,也會巧婦難於無米之炊。

  就柯祺個人來說,開瑞帝已經是他在這種家天下的社會體系中能遇到的最好的上司了。

  不過,就算國庫不差錢,為了使成立民間監察機構這事具有更高的可行性,柯祺並沒有脫離於實際去紙上談兵,他的很多想法都是立足於現實的。在他的方案中,他已經儘可能把一切問題解決了。

  首先,監察員從哪裡來?

  如果從零開始培養,先不說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工程,就說在培養監察員時把他們聚在一起,監察員的身份就暴露了,達不到保密的效果。對此,柯祺提出的解決方法是,把退伍老兵們利用起來。

  因為邊境不平,安朝有強制服兵役的規定。戍邊軍來自天南地北。每年都有不少士兵因傷退役,他們的安置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在這些傷兵中挑選一些人,讓他們和別的傷兵一樣領了撫恤金返回原籍,他們就完美地把自己監察員身份藏住了。因不需要另外找人手,金錢的投入也降低了。

  不過,安朝的傷兵、老兵福利並不是很好,雖然這已經比前朝好了很多。這裡暫且不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