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些人面善心惡,有些人面噁心善。柯祺自認會看人,他真的沒懷疑過季達。

  謝瑾華鬆了一口氣,說:“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先生不是壞人。我喜歡他的字。”

  “差點忘了你還有一手以字識人的本事,看出什麼了?”柯祺總覺得謝瑾華擁有的這份天賦不太科學。但既然他本人都穿越了,而且他和謝瑾華之間靠著沖喜就能治病了,以字識人好像也沒什麼了?

  “隱忍堅韌。”謝瑾華說。

  柯祺點了點頭。季達要不是個隱忍堅韌的人,他活不到現在。

  “心存正氣。”謝瑾華又說。

  柯祺再次點了點頭。雖說季達平日裡教他的都是一些陰謀詭計,該怎麼挖坑,該怎麼布局,又該怎麼讓人心甘情願地跳進陷阱里還要反過來感謝他,但是季達在言語間透露出來的三觀還是很正的。

  謝瑾華似乎在尋找合適的詞語,猶豫了好久才又吐出兩個字:“……矛盾。”

  “矛盾?”柯祺重複著謝瑾華的話。

  謝瑾華說:“是啊,他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杯苦茶。你嘗到口中,是苦的,是澀的,回味時才會有一絲甘甜泛上舌尖。但他在刻意隱藏這份甘甜。其實,這又怎麼藏得住呢?反叫我看到了他的痛苦。”

  柯祺覺得謝瑾華這段話說得太文藝了。

  謝瑾華也不多解釋,又道:“總之,大哥還說先生算是我們的子侄輩呢。他心裡不痛快,我們就多哄哄他吧。等會兒馬上給先生去一封信,若先生願意提供大作,我就在第二期文報上給他留個版面。”

  “這麼大的侄子不好哄啊……不知道先生有沒有成親的打算。”柯祺說。

  此時的人對於傳宗接代一事非常看重,若季達整個家族都只剩下他一人了,那麼他肯定是要為家裡留後的。不過,季達自己好像又沒有這個意思。難道他喜歡男人,不願意為了生孩子去耽誤女人?

  柯祺計較著季達是GAY的可能性有多大。

  謝瑾華搖著頭說:“先生這樣的人物……若他的家族還在,能配得上他的只有勛貴之家精心養出來的姑娘。”在謝瑾華看來,季達的眼光肯定是高的,要是給他配個丫鬟當妻子,簡直就是辱沒了他啊!

  柯祺默默收回了季達是GAY的腦洞。

  動不動就腦補別人是GAY,顯得他自己很GAY一樣。

  “若先生願意,其實在京郊村子裡尋個家世清白的姑娘也是可以的。”柯祺說。

  “總要先生自己願意。”謝瑾華說。

  夫夫倆都是很有決斷力的人,既然想到了季達,娶妻生子這事不方便提,但報紙這事卻是可以直說的。於是,謝瑾華鋪了信紙,以文報主編的身份寫了一份信,又讓柯祺用徒弟的身份寫了另一封。

  柯祺寫信時,忍不住問:“我的字是不是又有進步了?”

  “是啊……”謝瑾華對於柯祺總是不吝誇獎,“不過,萬萬不能得意,每日的練習還是不能停了。”

  “那你現在能從我的字里看出什麼來?”柯祺又問。

  謝瑾華裝模作樣地研究了一會兒,道:“從你的字里……嗯,能看出你是一個悶著騷的人。”

  “什麼?我哪裡悶騷了?”

  悶騷這個詞語,是謝瑾華從柯祺那裡學來的。謝瑾華憐愛地拍了拍柯祺的肩膀,說:“你對自己存在著很深的誤解啊。”明明都吃著厲陽他們的飛醋了,卻還總是裝得不曾心悅於我,這難道不是悶騷?

  自從有了遺精的經歷後,謝瑾華就屢屢夢見和男人唇齒相連。那個人的形象在他的夢裡越來越清晰,謝瑾華醒來後對柯祺也越來越渴慕……結果,柯祺太悶騷了,至少謝瑾華覺得他真是太悶騷了。

  有時候悶騷得讓人生氣,有時候又悶騷得讓人好笑。

  好在謝瑾華有的是耐心。

  他就是要等著看看,看柯祺能忍到什麼時候才開始明騷!

  柯祺只當謝瑾華在開玩笑,繼續埋頭寫信。

  等到信紙晾乾,夫夫倆叫人把信送去了問糙園。

  季達收到信後心裡具體是什麼想法,外人不得而知。不過,幾日後他回了信,信里領了夫夫倆的好意。柯祺和謝瑾華收到回信後,只覺得完成了一件大事。他們真心實意地盼著季達能夠有所作為。

  三月底,《秋林文報》的第一期正式開始發行。

  報紙暫時分了四版,日後會酌情增減。第一版是大儒之作,謝瑾華每一期都會向眾位大儒邀稿,作品內容不限,作品題材不限。第二版開設了辯論模塊,每一期都會提出一個議題,投稿者可以從正面破題,也可以從反面破題,寫得特別好的文章就能被刊登在下期報紙上。與此同時,這一版還有美文美作選登模塊,同樣是面向所有文人徵稿的。第三版是每月新聞總結。第四版則是小說故事連載。

  第一版的存在確保了文報的格調,第二版的存在能引天下文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第三版、第四版的存在使得報紙的面向群體不局限於清高的文人。總得來說,這份報紙高得上去,也低得下來。

  自從《行善記》這齣戲大火,柯祺就意識到了一點,此時的人特別缺乏娛樂活動。所以,在發行報紙前,柯祺已經叫底下的人去和京城中幾位有名的說書先生談合作的事了。一旦報紙上的故事能通過說書先生們的口傳揚開,即使販夫走卒們不識字,他們也會知道文報的存在,並嚮往文報的存在。

  這些人或許不會來買報紙,柯祺要賺的卻也不是賣報紙的錢,他要的是國民知名度和認可度!

  夫夫倆合作默契,謝瑾華確保了文報的質量,柯祺確保了文報的推行。他們又趕上了好時候。此時距離縣試縱火案過去沒多久,開瑞帝知道前朝餘孽想要壞了他在文人中的名聲,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報這種能夠宣傳政治正確的媒介肯定會為開瑞帝看重。朝廷官方悄無聲息地給報紙一路開了綠燈。

  於是,人人爭買《秋林文報》,這仿佛成了一種cháo流。

  一時間,京城紙貴。

  謝瑾華,自號未名居士,隨著這份報紙的推行就此在歷史的舞台上嶄露頭角。

  第一百零八章

  為了在普通民眾中推行報紙, 第四版上的連載故事肯定是重中之重。

  第一個故事叫《從戎記》,這故事不是柯祺主筆的, 但大綱卻是他提供的,簡單地說是個廢柴升級流故事。主角是個叫邢大的普通農家漢子, 生母早逝, 繼母不慈, 先遭退婚, 又遭村人污衊,因走投無路不得不背井離鄉投奔在軍中當伙頭兵的表舅,然後一路升級,一路打臉, 最終走向人生顛覆。

  這樣的慡文套路在後世的網絡小說中不知道有多少,可在這個時代就顯得很新穎了。

  雖說悲劇更容易成為經典, 但其實人人都愛慡文。

  因為, 人們在聽故事時,總會下意識地站在主角兒的立場,並把自己的感情代入進去。

  在《從戎記》之前,不是沒有說書先生講過金戈鐵馬和大漠孤煙, 但那些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將軍, 主角們一開始就已經站在了普通人所不能及的高度,雖然故事夠曲折, 內容也夠慡,但聽眾不會把自己代入主角。而現在,《從戎記》的主角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戶, 他沒有了不起的家世背景,只能從一個小兵開始奮鬥。這樣的主角太適合讓販夫走卒們代入自身了。

  主角夠接地氣!故事又虐中帶慡!《從戎記》絕對是能火起來的。

  在創造《從戎記》大綱的過程中,柯祺嘗試著把小胖墩於志約了出來。因慶陽侯府和鎮國大將軍府間已經達成默契,很願意讓小輩們加深聯繫,再加上小胖墩對“羊肉湯”很有好感,於是欣然赴約。

  待於志得知柯祺想要寫一本和戍邊軍有關的小說後,於老將軍就親自和柯祺進行對話了。

  身為於家人,老將軍自十二歲時親上戰場,一直到了開瑞年間才不得不選擇回京中榮養,這一生中有五十多年的時間都在軍隊中度過。他的父兄、祖父、曾祖等,他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戰場上。老將軍見過了太多的勝利,也見過了太多的死亡。他見過了太多的捨生取義,也見過了太多的背叛。

  他是經歷者,他也是見證者。

  聽過了柯祺的計劃後,老將軍坐在院子裡擦了一夜的長槍。

  《從戎記》不是柯祺一人的作品。提供素材的人是於老將軍,準備大綱的人是柯祺,寫作小說的人則是馮良。沒辦法,比起每日請安時都要被操練一回但還是鍥而不捨長成了胖墩的於家主和於志,自小在於老將軍身邊長大的馮良對戍邊軍有著更深的感情。他雖未見過戰場,但他能懂老將軍的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