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砰!

  他的眼睛閉上的那一刻,身體也直愣愣的倒下去,腦袋磕在桌沿上,立刻就起了一個大包,整個人都清醒過來。

  急忙將冰袋敷在額頭上,抿了一口茶水,倒是不再睏乏了,低頭的看起公文來。

  這幾天,京都可不算平靜,民怨甚大,若是不好好安撫民心,時日一久,怕是會出大亂子。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長公主要建很多書院,讓更多窮苦人家的子弟有書可讀,但是建書院的經費不足,在籌款之上遇到了阻礙,讓此事暫時擱置下來。

  對此,京都百姓民怨頗大。

  畢竟這是一件利於百姓的大事,但凡窮苦人家,誰不想送自己的孩子去讀書,去搏那麼一線光宗耀祖的希望,只是大多數人家連吃飯都是問題,更不可能培養出一個讀書人。

  現在有這樣的機會了,他們怎麼可能放棄?

  劉大有能夠理解他們的渴望,畢竟他自己,也是寒門出身,老父砸鍋賣鐵,才讓他有機會讀書,考取功名,等到他功成名就,想要盡孝的時候,辛苦了一輩子的老父卻撒手西去,沒有跟著他享哪怕是一天的福。

  這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關於此事,在心裡,也是極為支持長公主的。

  只是滿朝上下,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似乎並不多。

  看著公文,睡意再一次襲來的時候,有衙役來報,長公主和長安縣候到了。

  劉縣令的睡意在這一刻一掃而空,急忙站起身,將官服整理了一遍,來到縣衙後堂,踏進屋內,對坐在上方的二人拱了拱手,「下官見過長公主,見過李縣候!」

  第七百七十六章 如何交代

  「劉大人,這是……怎麼了?」

  李易看著劉縣令額頭上鼓起來的包,詫異問道。

  劉大有當然不能說這是他剛才打瞌睡的時候碰到的,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訕訕道:「不小心碰到了……」

  如果是不小心碰到的,就沒有理由尷尬了,李易在慶安府的時候就聽說,劉大人和小妾的閨房樂趣很豐富,指不定是昨天晚上玩什麼新花樣傷到了,眼神古怪的看著他,說道:「怡情歸怡情,劉大人可要注意尺度啊……」

  李明珠看著他們,問道:「你們在說什麼?」

  劉縣令同樣一臉疑惑,卻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抬頭問道:「不知殿下和侯爺來縣衙,有何吩咐?」

  他這麼說話,李易反倒不習慣,擺了擺手說道:「大家都是老朋友了,劉縣令不用客氣。」

  他劉大有何德何能,能和天子近臣以及公主殿下成為朋友,劉縣令心中忐忑,卻又難免的流露出喜意。

  長公主雖是女子,可手中的權力,比任何一位皇子還要大,也是朝堂上的風雲人物,而李縣侯,更是能夠影響時局,他能從小小的安溪縣令變成京城令,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因為遇到了這兩位貴人。

  李易沒有和他多說,抿了口茶水,就開門見山的問道:「京都的豪商富戶,劉大人認識多少?」

  「豪商富戶?」雖然不知道李易為何如此發問,劉縣令還是老實的回答:「下官雖然來到京都不久,但京都附近有名氣的鄉紳富商,還是認識不少的。」

  有著多年的縣令經驗,劉大有十分清楚,想要在轄下做出成績,首先得和當地的地頭蛇打好關係。

  京都和安溪縣不同,這裡的地頭蛇太多了,還全都是蟒蛇,那些達官顯貴們他高攀不上,小一些的鄉紳巨賈,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倒是認識了不少。

  「這就好辦了。」李易點了點頭,看著劉縣令,說道:「有件事情,要交給劉大人去辦,這些日子可能要多多忙碌了……」

  劉縣令笑了笑,說道:「能為侯爺和殿下做事,是下官的榮幸。」

  他早就和李易綁在了一起,這些事情,自然不會推辭。

  片刻之後,劉縣令一個人在縣衙之內踱著步子,臉上滿是激動之色。

  侯爺和公主有什麼好事情,果然還是先想著自己,這件事情要是辦成了,該是多大的功績?

  按照這樣的情形下去,或許,用不了幾年,他屁股底下這個還沒有坐熱的位置,就又該松一鬆了。

  李易和李明珠走出縣衙,長公主回頭看著他,問道:「你就這麼篤定,那些人會同意?」

  李易雙手抱在腦後,懶洋洋的道:「不試試怎麼知道?」

  這種事情,李易沒有辦法和她解釋,他也是在借鑑著前人的經驗辦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其中的許多東西,都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某些道理,放之全宇宙皆準。

  李明珠看著他:「現在做什麼?」

  「回家吃飯。」

  李易伸了一個懶腰,「壽寧也在,你要一起嗎?」

  ……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一直是京都有識之士關注的重點。

  而籌建書院一事,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這些有識之士,因為和平民息息相關,更多的民眾也參與進來。

  他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這件事情的進展。

  其中不乏神通廣大之人,居然能從禮部那裡得到消息。

  比如哪些官員捐了銀子,捐了多少,哪些人一毛不拔,讓上門的禮部官吏吃了閉門羹,諸如此類,十分詳盡……

  當然,這些消息裡面,偶爾也會混進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