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有。」李易搖了搖頭,將手中的筆遞過去,說道:「筆給你,你來寫。」

  ……

  ……

  「姑爺,你怎麼了?」

  教小丫鬟翻花繩的時候,李易悠悠的嘆了一口氣,引得她眨著大眼睛,好奇問道。

  「好好一個人,不知道和誰學的,怎麼現在就變的這麼不要臉呢?」

  李易感慨萬千,想當年初次見到世子殿下的時候,他是多么正直,多麼的純潔,多麼的……

  可現在呢?

  要不了多久,怕是景國的眾位將軍以及皇帝陛下就能見到《李子兵法》、《李子三十六計》、《李子六韜》、《李子三略》、《李子怎麼做才好吃》、《糖炒栗子的一百二十八種做法》……,等一系列李子著作集。

  千百年後,人們在研究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子著作集》的時候,或許也能想像到景和二年七月,景國著名詩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劇作家,發明家,軍事家……,一手推動爭議近千年的「大事件」,拉開新時代序幕,被譽為古往今來影響世界十大人物,最有可能是穿越者的那位,和另一位同樣名流千古的存在,兩大啟蒙者之間,究竟有過怎樣的思想碰撞,才能寫出此等流傳千年之久的皇皇巨著?

  當然,此方面的專家也會就《李子著作集》中為什麼會有《李子怎麼做才好》這本書,以及《糖炒栗子的一百二十八種做法》一書中,糖炒栗子為什麼不是糖炒李子,而且書中並沒有真的記載一百二十八種方法,這到底是兩人的疏忽,還是此書在流傳的過程中有所遺漏展開激烈的討論……

  「花繩新,變方巾,方巾碎,變線墜,線墜亂……」

  景和二年,七月,當小丫鬟手指上纏著絲線,去找幾個相熟的姐妹進行這項剛學到的新遊戲時,也不會想到,「翻花繩」到底是不是那位偉人家裡的丫鬟所創,會在千百年後,會成為世人極具爭議的問題……

  第四百八十二章 來自少女的助攻

  「西湖美景,三月天吶,春雨如酒,柳如煙吶……」

  五爺今天很高興,至少吳二是這麼覺得的。

  從他唱的這句詞就知道,他今天去勾欄看戲了,看的是這段時間風靡京城的《白蛇傳》,這曲子他老早就會哼了,那部戲裡,他最喜歡古靈精怪的青蛇,對於娘里娘氣的許仙沒有什麼好感。

  不過今日,西湖美景不重要,戲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五爺不是去催促官府,儘快把傷了小公爺的惡徒捉拿歸案嗎,怎麼會有閒時間去勾欄看戲?

  難道看著小公爺被包的跟粽子一樣的躺在床上,他很高興?

  想到在府里下人中的流傳的一個傳言,吳二的臉色逐漸變的古怪起來。

  「吳二……」心中正這樣想著的時候,忽然聽到秦五爺叫他的名字,吳二連忙道:「五爺,有什麼事情吩咐?」

  「聽說那天大少爺被毆的時候,你在場?」秦五爺走過來,帶來一陣濃烈的酒氣。

  吳二連忙說道:「小的當時的確在場,只是五爺,實在不是小的不幫大少爺,是那賊人太厲害,我也打不過啊!」

  秦五爺擺了擺手,說道:「不怪你,來,你再詳細給我說說,那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吳二看著秦五爺,目光閃了幾閃,臉上卻露出了憨厚之色,說道:「是,是,那天是這樣的……」

  ……

  ……

  「姑娘,今日官府又來人詢問有關那位鄭勉大俠的事情,我們是不是把他的名字暫時從豪俠榜上撤下來?」孫老頭看著宛若卿,皺眉問道。

  「不用。」宛若卿笑了笑說道:「我們和鄭勉大俠又沒有什麼關係,那件事情全京都都在傳。更何況,豪俠榜事宜,最近一直是那位柳二小姐經手,我們也不好說話。」

  「那,那好吧……」孫老頭嘆了一口氣說道。

  京都不比慶安府,城內的紈絝子弟可沒有那麼好教訓,那些俠客們無牽無掛,京都待不住了,最多換個地方繼續逍遙,反正他們的勾欄已經滲透進了許多州縣,這些榜單也是共通的,但官差抓不到那些人,卻會將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孫老頭覺得,他們根基尚淺,在這京都城內,還是要處處小心的。

  豪俠榜如今已經近乎從勾欄徹底的剝離出去,雖然還是要勾欄加以宣傳,但卻不再是他能夠插手的了。

  不過,既然宛姑娘都說不用了,他也不再去想,又將勾欄近日裡的一些狀況告訴了他,很快便告辭。

  小翠扯著一隻小風箏在院子裡跑,風箏是自家小姐為她做的,上面有她的畫像,可惜院子太小,她跑上十幾步就要再折回來,風箏只能飛過屋頂,讓她心裡稍稍有些鬱悶。

  不過,對於這幽靜的小院,她還是挺喜歡的。

  雖然用來放風箏顯得有些小,但其實要比她們在慶安府的時候住的地方大了一倍有餘,聽小珠說,這是只有勾欄的元老才能分到的院子。

  想到小珠當時得意的表情,她的心裡頓時有些不忿。

  宛姑娘的確是勾欄的元老,但是她們家小姐也算啊,小姐也為勾欄出過力流過汗,雖然比不上宛姑娘,但宛姑娘有被那個人看過——總之,自家小姐擁有這麼一座小院子,應該不過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