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李軒的表情,李易心裡咯噔一下,終於意識到了什麼事情。

  「媽的,大意了……」

  李易臉上浮現出愕然之色,說道:「什麼三韜,六略的,你說什麼,我聽不懂……」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向門外大聲喊了一句:「小環,送客!」

  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子兵法》!

  聽到姑爺叫她,小丫鬟急急忙忙的跑進來,沒一會兒,又有些莫名其妙的走了出去。

  「這是哪裡的兵法書?」李軒看著李易,無比詫異的問道。

  說起經史,他可能會有些頭疼,但兵法一道,雖然沒有親自實踐過,理論知識卻極為充足。

  想當年,他和十餘位皇子以及將門子弟一同學習,薛老將軍偏偏對他最為嚴格,稍有差錯便會重重的責罰,直接導致他的兵法成績比起那些將門子弟還要高上一籌,雖不說熟讀這世上的所有兵書,但也不至於有這麼多他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的。

  既然已經勾起了李軒的好奇心,這件事情便不可能揭過去了,李易嘆了一口氣,說道:「此事說來話長……」

  「又是一年苦寒的冬天?」李軒總覺得這個套路有些熟悉,脫口而出道。

  「不……」李易搖了搖頭,說道:「那是一個酷熱的夏天,比今年還要熱。有一天正午……」

  李軒看著他問道:「然後那位老人家就留了幾本兵書給你?」

  「……」

  李易想了想說道:「你要是不相信,我可以換一個故事,要不背景再換成冬天?」

  李軒點了點頭,說道:「還是冬天吧,數九寒天,大雪封山,老人家在饑寒交迫之下,倒在你家門口,後來為了感謝救命之恩,便贈送你如此重要的東西——這麼講更容易讓人信服。」

  經過了上次的兩場比試,李軒更加深刻的意識到,李易讀過很多很多書,所以他的腦子裡面才總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能作詩,懂經義,知道石頭同時落地——就算他說他真的懂兵法,這有什麼稀奇嗎?

  李軒再次看著他說道:「這一次武試的第一場就是比戰陣推演,武試和文試不同,總不能讓那些聲名赫赫的老將親自下場,所以我們和齊國已經達成一致,武試之人,需要是年輕一輩,將門第二代已經都過了而立之年,不符合條件,最小一輩也和你我年紀相仿,上過戰陣的沒幾個……」

  李易似乎是明白了什麼,看著他驚訝問道:「不會是你要上吧?」

  李軒嘆了一口氣,說道:「我也不想,可薛老將軍說文試都贏了,要是輸在武試一關,他們幾個老傢伙的老臉沒地方擱,說我比他們家那幾個不成器的傢伙要強一點。」

  「你確定看這些東西有用?」李易看著他問道:「哪位大將軍是看兵書看出來的?」

  李軒搖了搖頭說道:「這一次又不需要上戰場,我想齊國人如此有自信,對手應該也不簡單,看看總比不看好。」

  既然李軒都這麼說了,李易也不好再推辭,《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應該是後世最為著名的兵書之二,內容精簡,就算是加上《六韜》,《三略》,也不過兩萬字出頭,現在寫下來給他,讓他回去慢慢琢磨吧。

  「小環,進來磨墨!」看到李易拿出筆墨,李軒急忙向門外喊了一句。

  「自己磨!」李易看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這傢伙,還真越來越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小丫鬟從門外探出頭,看到那位世子殿下還沒有走,有些不滿的撇了撇嘴。

  姑爺本來答應一會兒教她翻花繩的,現在又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

  ……

  「兵者,詭道也……,好!」李軒本來就有深厚的兵法知識,一邊磨墨,一邊看李易書寫,看到某處時,忍不住開口叫好。

  不過片刻之後,他就皺起了眉頭,說道:「《孫子兵法》,為什麼要叫孫子兵法呢,這不是自己罵自己嗎?」

  他還是認為沒有什麼大雪天,也沒有什麼暈倒在李易家門口的老者,對於李易給這本書起名叫做《孫子兵法》,表露出來極大的不解。

  「那你覺得應該叫什麼好?」李易隨口問了一句。

  在另一個世界,《孫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時期吳國將軍孫武,這個世界有沒有孫武這個人並不清楚,但《孫子兵法》肯定是沒有了,這樣一來,這個名字就沒有了什麼意義,反倒會讓人覺得奇怪。

  「我覺得……」李軒看著紙上的內容,臉上思忖了片刻,忽然指了指紙上某處,說道:「這個字寫錯了。」

  李易看著他指著的地方,才意識到剛才寫的太急,下意識的寫出了一個簡體字,在上面打了一個叉,把如今這個世界通行的文字寫在上面。

  李軒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這是我們兩個共同完成的,那不如就叫《李子兵法》吧!」

  李易手中的筆一頓,抬頭看著他,表情有些不可思議,問道:「共同完成?」

  李軒點了點頭,指著剛才的地方,說道:「我指出了你一個錯字啊。」

  說完似乎又覺得這樣有些不妥,想了想又道:「當然你的貢獻大一些,名字可以寫在前面……」

  李易愕然之後,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寫完了?」李軒看著他問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