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羯胡久為國人,是羯主石虎最為信重的一股力量,甚至此前搜檢驅趕周邊郡境的晉人豪強鄉眾們集於信都,都是為了要讓羯胡人眾更加方便的控制地方。

  如今信都主上生死未知,劉後與張豺都是這些羯胡目中的外人,他們內外弄權,自然招致羯胡不滿,再加上石遵出走,便成了他們投效的唯一目標。

  「暴主素不修德,庭內俱養禽獸,如是國宗,焉能不敗!」

  一想到在這抗拒晉軍最關鍵的時刻,石遵這個皇子竟然罔顧國運危亡,僭稱趙王迷惑眾情,使得本就垂危的羯國國力再作崩裂,張豺便恨得滿嘴苦澀。

  相應的,對於自己挾君擅權的負罪感也蕩然無存,石虎這個暴君連自己的兒子生成虎狼心腸、爭相互噬尚不能制,又有什麼資格來要求臣子對其純情效死!

  但是,這一點負罪感的抵消並不足以讓張豺心情轉好,正是因為石遵在外興風作浪,令得信都之眾不得不受困於此,不敢擅離此境,而南國的兵事威脅又越來越嚴峻,使得信都上方每一寸虛空都充滿惶恐焦灼。

  第1469章 愁城難離

  於城外巡察一番之後,傍晚時分,張豺便又返回了信都城。信都城池內外局勢緊張且危險,哪怕張豺這如今國中首屈一指的權臣都不敢夜中在外遊蕩。

  相對於城外形同鬼蜮的蕭條空曠,信都城內眼下則是人滿為患。除了屢經動盪、如今已經所剩不多的內外軍眾之外,便是諸權貴人家的部曲家眾,這些人眾各自分割城內一處區域,閉門而守自成體系,彼此間也乏甚交流,以至於就連張豺都不清楚城內目下還有多少人口。

  原本負責信都城防的宗王石苞被張豺推舉為左丞相、大將軍,正喜孜孜做著一人之下的權臣美夢,而原本城防軍則都被張豺以各種理由安插上自己的人手接掌過來。

  如今信都城中,拋開那些權貴門戶各自藏匿門內的部曲之外,擺在明面上的力量,除了繼任車騎將軍的祖青與屠各將領呼延盛各自所掌握的幾千禁衛內軍之外,已經盡入張豺控制之中。

  距離信都城不算太遠的扶柳城尚有張舉所統率、自幽州南來的一部羯軍,雖然公開在編有兩萬餘眾,但張豺相信張舉所擁兵力應該不止於此。要知道此前信都城外流民潰逃,張舉絕對不會按捺得住不出手。

  不同於張豺困在城中忙於弄權爭勢,張舉不入國中,避免了糾葛又能坐享漁利,姿態要比張豺從容得多。且信都軍眾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幾經動盪,一旦大戰發生,還能夠剩下幾成戰鬥力已是可疑。

  但幽州這一部分羯軍始終被張舉牢牢控制在手中,張舉憑此而招引一部分豪強率領部曲人眾投靠託庇,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張豺雖然弄權國中,自擁重兵的張舉卻顯然不會聽其號令,所以對於眼下扶柳城具體兵力多少,張豺也是不清楚。

  除此之外,渤海郡中還有一部羯軍,此前受石斌統領,石斌歸國後為石苞所殺,這一部分軍眾已是群龍無首。

  雖然張豺掌權之後也即刻向這一路羯軍將領們許以高官厚祿,但渤海郡與信都之間路程並不算近,再加上又被晉軍所控制的廣川城橫阻在外,就算這一部分羯軍肯於聽從信都號令,短期內信都若是爆發戰事,仍是指望不上。

  入城之後,自有城防將領趨行迎上,其中便包括張豺的次子張寶。諸將上前,各懷憂色,但只有張寶少於顧忌,直接開口問道:「阿爺,野中可現晉軍敵蹤?」

  晉軍究竟有沒有發兵進攻信都,無疑是目下信都城內眾人最關注的問題。其他幾名將領雖然沒有開口,但聽到張寶問出這個他們最關心的事情,也都滿懷忐忑的望向張豺。

  張豺有些不悅的橫了張寶一眼,只覺得這兒子早過而立,卻仍全無城府,不過在看到其他將領們一臉關切後,臉上勉強擠出一絲冷笑:「晉軍自以仁義王師標許,所見城外賤民蟻擁求庇,又怎麼會棄之不理。其軍久在河南,少歷河北酷烈風雪,寒冬未出,本身也不過只是勉強維持罷了,更兼不知國中虛實,又怎麼敢輕率妄進。」

  聽到張豺如此回答,幾名將領甚至包括各自身後兵卒俱都下意識鬆了一口氣。然而張豺看到這一幕後,心中更是一涼,甲士尤重一腔氣勢,可是如今信都城內將士卻已經未戰先怯到了這種程度,眼下不過只是依仗晉軍還未發動進攻,城內局勢尚可維持,一旦晉軍真的攻來,真能奢望這些將士能夠死戰固守?

  張豺這一份憂慮自然不會顯於面上,他的兒子張寶卻已經咧嘴笑了起來:「吳越島夷又哪有什麼資格做大勢之爭?兩國爭雄,竟然還濫發虛假仁義,貽誤戰機,難道真以為邀好那些傖民就能仗之橫掃河北?信都北境仍然不乏野傖遊蕩,既然如此,不妨再遣軍眾外出驅逐向南,給南賊再增負累……」

  近遭幾名將領聞言後眸子俱都一亮,紛紛發聲盛讚少將軍策略高妙,更不乏人主動請纓,似乎想要即刻便出城尋找驅逐難民南下。

  這無疑更令張寶神采飛揚,正待要張口繼續發揮,卻陡然發現其父望向他的眼神已是眼白居多,這分明是他在闖下大禍後才會看到的眼神,心中頓時一凜,忙不迭閉口不敢再說話。

  「晉軍雖然還未北上,但城外也不安全,不言那些遊蕩不定的強梁盜匪,單單扶柳城……目下城中尚可維持,還是不宜分兵過甚,固守此中,等待四方勤王畢集才是正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