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人的惶恐已經逼近到一個臨界點,這一點沈哲子自然心知,所以他也不再打算繼續保持這種沉重肅殺的壓抑氣氛,要在今天將逆亂事務一錘定音,然後快速展開一系列的重建與修復。

  一番朝覲禮節完畢之後,不待其餘台臣發聲,沈哲子已經先一步離席而起,行至殿中下拜道:「日前臣受命審理年初畿內逆亂惡事,至今逆亂始末並涉事動亂俱已梳理完畢並在系監押,逆亂首惡前尚書令諸葛恢並其佐、屬之眾,俱抱枷以待聖審公問。罪情種種,也已詳錄在冊,有司審斷無誤,陳於殿下以待閱覽。」

  聽到沈哲子這一番話,本來就空曠許多的太極殿中便響起了一片的詫異驚呼聲。梁公要剷除葛氏,這一點時流俱知,畢竟這半個月來揚州刺史府並廷尉等動作頻頻,那麼大的場面,意圖實在無從隱瞞。

  不過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很困難,倒不是說諸葛氏仍然掌握著能夠與沈氏匹敵的力量,而是要將真正的台輔大臣定成確鑿逆亂之罪太困難,就算羅織出再怎麼翔實的罪證,只要當事者抵死不認,這件事實情如何便仍然存疑。

  強臣入朝、擅殺大臣,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即便不論中朝,就是在南渡中興之後,琅琊王氏的王敦入朝所殺數名正色立朝的大臣比如周伯仁之類,其實都是恃強行兇,沒有罪實。

  也正是因為如此,時人才徹底洞見王敦真正底色,待其第二次作亂,大量台臣為了維護晉祚這一法統存續而選擇站在肅祖一方,最終將逆亂鎮壓。

  梁公攜浩大人望歸都,又轟轟烈烈的立案審查,可是在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暴起發難,大肆捕拿畿內時流人家。在台臣們看來,這似乎是走上了王敦的舊路,逆亂的審查遇到了頑強的阻撓進行不下去,羞憤之下以此凶厲姿態來展示其人權威。

  可是現在聽其言語,又好像是逆案有了突破性進展,自然令人心內疑竇叢生。所以很快,相當一部分台臣視線便又轉移到同在殿上的淮南王身上,諸葛恢謀逆,諸葛恢謀逆想要以自家取代晉祚,這個可能微乎其微,那麼必然就要牽涉到淮南王這個婿子。

  可是淮南王只是垂首無語,讓人看不清其面貌神情具體變化。

  皇帝自然早就知道事情最新發展情況,此時看到殿上群臣愕然模樣,心中難免湧起一番惡趣的快意。即便不言喪母之痛,單單他自己在幾次動亂中,往往都是身在苑中最後一個得到消息,而得知消息那一刻,也就是身陷動盪漩渦不能自拔的時刻。

  這一次,總算輪到他給這些台臣們以驚喜,他強自按捺住激動的情緒,抬手自側旁小几上拿起昨夜呈送入苑的諸葛恢認罪奏表,語調中仍是不自覺帶上了一絲顫音:「昨夜葛氏自陳罪情擺在朕的面前,朕細覽之後,憤慨之餘也是難免悲戚,葛氏可謂中興舊勛,歷事三朝,不乏事跡可追,何以事及於朕竟陡易恭良,為此逆惡?莫非真是朕失德失人,不能……」

  「大日居中,不照瓮底陰影,芝蘭並生,難除雜腐惡臭。甘霖普降,禾盛麥死,鷹犬奮進,人喜狐悲。世道善惡,殊難定論,人情冷暖,寸心自察。今世王道大進,五步之內,忠義並存,南北生民,咸仰聖德,陛下或失一臣仰望,但卻仍系社稷福祉於一身,無謂因此傷感!」

  沈哲子又於殿中施禮,高聲應道。

  皇帝雖然也知道這只是客氣話,但心情的確也因此而平復許多,而後便抬手示意內侍將諸葛恢自陳罪狀的復錄本遍傳殿上,以供台臣傳覽。

  眾人各自接過之後,心中半是狐疑半是惶恐,待到由頭看到尾,心情不免更加複雜。這罪書用詞口吻帶著濃濃的無奈與悲涼,恍惚間他們甚至可以想像出諸葛恢在書寫罪狀的時候是怎樣一種絕望的模樣。

  逆亂之罪不同其餘,一旦承認不獨要滿門處斬,這一個家門名譽也將徹底毀掉。所以拋開沈氏偽造的可能,眾人也難想像諸葛恢是在怎樣萬念俱灰下才自己承認罪過。而沈氏眼下大占優勢,也沒有必要在這種地方遺人話柄,否則那是比強行誅殺還要不得人心的事情。

  諸葛恢的認罪書給群臣帶來極大震撼,也讓他們忘了追究前兩日那巨大的動盪。不過諸葛恢認罪還不是逆亂的全部,因此而衍生出來的鄉斗、兵亂等各種亂事,沈哲子也在稍後一段時間裡將審問結果仔細做出了交代。

  隨著他的陳述,各種罪案卷宗也紛紛被抬到了殿上,足足重達上百斤之多。這些資料都是在這兩天的時間內突擊完成,由此也可見沈哲子手下擁有著怎樣強大的辦事能力。而這種能力相對於強大兵力而言,在治事行政方面的意義更大。

  到了這一步,整場逆亂事件便是徹底完成,接下來便是各種入罪懲處。當然在此之前,還要留下一個覆審的時間。

  於是這一天的朝會便主要確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由中書令何充領銜組織一支覆審隊伍,將所有卷宗從頭梳理一遍,配合以具體人員的公審,待到各項查實無誤之後,便由廷尉、御史台擬定涉事案犯具體罪責,而後施行。

  只是在朝會將近尾聲的時候,淮南王司馬岳又行出席列,叩請皇帝念及諸葛恢中興舊跡並親戚人情,免除諸葛恢帶枷公審,只以台省官長入室私問,事跡確鑿之後允其自裁。

  皇帝稍作沉吟,便答應了這一請求,而後又在殿上直接宣告解除淮南王並其王妃諸葛氏的婚約,並將淮南王妃除名宗冊,發配出外擇以幽室囚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