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永遠都是一種視覺動物,當這一批服飾整齊、儀態威武的廷尉吏員們縱馬隊列行於建康城街頭的時候,都內民眾們所受到震撼不可謂不大。很快的,鷹爪之名便隨著口口相傳而在都內徹底傳揚開。

  不同於台內提起這個稱呼都是蔑稱輕視,民眾們在論及的時候可謂是敬畏有加、兼之不乏仰慕。因為廷尉作為國內最高執法機構,所面對的主要還是在職的官員又或者地方上的豪宗,尋常小民縱有違禁,也達不到需要出動廷尉的程度。

  沒有指向本身的危害性,眼見高位者跌落又是民眾們積來已久的惡趣,他們自然更樂於將這些高官權門眼中的煞星想像成為一種剛正不阿的形象。

  正因為有了這所謂鷹爪群吏的露面造勢,稍稍落於其後的揚州州府吏考便更獲得了時流的關注,在臨近報名截止的最後一點時間裡,前來應考者又是激增,竟然達到數千人之多。由此也可見鄉野之間的這種潛能,一旦得以激發出來便實在不容小覷。

  處境不同,關注點便很難達於一致。吏考所帶來的熱議風潮在台內很快便冷卻下來,台臣們關注的重點很快便轉移到了被提捕歸都的王氏兄弟身上。

  可是這兩人根本沒有在台內露面,提捕入都後即刻便被關進了廷尉監中,至於審問的進度也完全不向外界披露。這自然令台臣們大為不滿,於是在台內又掀起一股抨擊彈劾山遐的熱潮。

  然而很快,這些人便熱鬧不起來了,因為此前廷尉規定台臣提報逆亂過程的最後時限已經到了。雖然有很多人迫於壓力,私下裡已經提交,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台臣仍是頑固姿態,對此不予理會。

  於是這一次,山遐便讓這些台臣們認識到什麼叫做真正的酷厲,五百名鷹爪群吏傾巢出動,穿行在台城之內抓捕那些由始至終不作提報的台臣。整個台城一時間都為之大亂,許多台臣尚在署內辦公,便直接被抓捕系入廷尉。

  言辭上的攻擊怎麼劇烈都是虛的,當所謂的威脅落實下來,給人帶來的震撼才是真正巨大的。山遐這種言出必諾的行事風格完全超越了時流認知的極限,一時間甚至就連沈家派系官員都出現一些騷亂。

  因為這一次被抓捕的台臣實在太多了,足足有百數人之多,已經占據了台內擁有正式品秩的官員總數將近三分之一。一旦這一部分人真的被入罪問責,不獨台事在一定時間內將要陷入癱瘓,後繼所帶來的波及影響更是深遠。

  台臣們也知眼下中書令何充其實乏甚主持局面的能力,所以一部分台臣便直趨州城求告梁公,希望梁公稍稍壓制一下山遐的氣焰。而另有一部分台臣則集聚於太極殿外,叩告乞求皇帝出面罷黜山遐,若再任由事態發展,恐怕國將不國!

  類似局面,沈哲子早有預見,甚至那些求告的台臣們還沒有到來,他已經將石頭城蕭元東所統率的奮武軍內調一部分,在台內形勢將要大亂之際,親披甲冑,率領這一部分奮武軍將士直入台城,親自坐鎮太極殿內以鎮壓騷亂群情。

  台內發生如此驚變,苑中的皇帝自然也知曉。皇帝親歷群臣作亂、心念母后慘死,眼見台臣們被如此凌虐,心中本該不乏快意。

  但是所謂本性難移,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強勢凶厲之人,於苑牆之內聽到台臣們泣訴之聲後,心內難免生出幾分不忍,沉吟良久才決定召梁公入見。

  沈哲子仍是甲冑在身,只是入苑之際解下隨身佩劍,待到入苑之後,看到端坐在御床上的皇帝,心內也是生出幾分感慨。

  今次歸都,他明顯感覺到皇帝那種對他既存疏遠又夾雜著依賴的情愫,老實說他也並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眼下微妙過甚的君臣關係,所以儘管歸來已經有一段時間,君臣兩人其實都在刻意迴避這種單獨會面的情況。

  「臣奉詔入理台事,但卻無能鎮撫群情,因是累陛下為群聲所擾,實在慚愧。」

  入殿之後,沈哲子便拱手下拜。

  「姊……沈卿請起。」

  皇帝仍是一身喪居素服,先抬手讓內侍請沈哲子入座,又實在不知該從何處說起,便又低下了頭,沉默半晌後才自嘲笑道:「跟此前幾場動盪相比,這些許騷聲擾亂又算得了什麼。沈卿自具匡定之能,入台以來,諸事井然布劃,使朕能得安然喪處,略盡薄孝之哀,朕其實該要多謝你。」

  沈哲子端坐殿側,眼見皇帝一副不乏壓抑糾結的神情,略作沉吟後,便又施禮道:「即便不論君臣相和、陛下厚用之情,肅祖拔臣草芥、重恩未敢一刻有忘!」

  皇帝聽到這話,心緒又是一動。如今的他,早已不復早年的憨直與單純,因此很快便聽出這話語之中的弦外之音。君臣對答,明明當世恩用才是需要銘感於懷、念念不忘的事情,「即便不論」又是什麼意思?無論如何,這不該是臣子對君王該說的話!

  言外之意,他家這位姊夫心內未必是將他當作君王來看待啊!

  念及於此,皇帝又不免回憶起早年蘇祖作亂之時,沈哲子歸都勤王之後彼此之間那一番對答。或許從那時候開始……

  皇帝深吸一口氣,心內是不乏被輕視的羞惱,可是很快又轉到後續那一句話。的確,即便不論君臣的名分,當年姊夫以孤弱之眾歸都硬撼蘇峻叛軍,這行為本身便超出了君臣份定的義務,最起碼在當時,只有他家姊夫表現出如此強烈的勤王意圖並行為,以一種義無反顧的姿態沖入混亂的建康城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