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淮南尚需執法,熟吏不可盡數內調,我只能予你兩百吏卒。剩下三百缺額,仍須都下募取。」

  沈哲子沉吟道,望著微微皺眉的山遐,他又沉聲道:「山君你現在已是台執九卿,所望乃是普世非法,已非舊年淮南一隅,才用也需普取大眾,不可獨取一方。」

  山遐聞言後便默然頷首,明白自己除了不循人情、執法酷厲之外,幾無可取,就算是早年在淮南治下為官,若非大都督為他營造其餘,他將一事無成。所以儘管表面上仍是冷感,但是對於大都督的建議還是頗為信服。

  山遐對屬吏的要求,根本就是一個笑話,若真招攬到滿足這些條件的人,就連沈哲子都要以士禮以待,更不會用作尋常吏卒。

  不過沈哲子也並不更改太多,只是在原奏書上又加了一句,對於循途徵募出來的吏員,在台職任期結束後,淮南都督府將擇優考核錄取為淮南屬員。

  這算是在一個機會上又疊加一個機會,以增加這次選募對時人的吸引力,同時也是將這吏考改革的前景如何稍作標註。時流尤其是那些渴進的寒門子弟,只要不是太蠢,應該能夠意識到這是世道向他們洞開的一個機會。

  關於這個吏考改革,沈哲子設想還有諸多。聘用的限期基本不作更改,但每一次聘用結束基本都會進行一次考評,將這一份經歷記錄在冊,隨履歷增加而升級,日後由此基礎上再增加以正式官員的選拔。

  當然這只是一種最理想的運行狀態,實際的改革施行還要結合相對應的運行成本,以達成一種優化的平衡。

  很快,整個建康城並周邊地區,除了肅反這一整體大基調之外,揚州刺史府和廷尉兩場吏考又成了時流熱議的新焦點。

  最關注你的,往往是敵人,哪怕這個敵對之勢只是假想中的。

  諸葛恢雖然已經被拘禁於台內,但其兩個兒子眼下尚是自由之身,也是想方設法要將父親營救出來。他們兩個時譽自然難比其父,但諸葛氏已經算是青徐人家如今唯一在勢的門戶,儘管這勢力也已經是岌岌可危,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青徐時流聚集在其周圍。

  「沈氏狂態不減,欲以一家匹敵世道,不支之態已有彰顯,但目下事態仍是敵強我弱,不可懈怠。還請諸位謹慎繼力,只待我父踏出囹圄,我等鄉眾才有強力依靠!至於目下,諸位也無需擔心寡應,沈氏若仍逼凌過甚,褚氏、庾氏都非甘心待斃之流!」

  諸葛恢剩下的兩個兒子中,諸葛虪不過中人,少有定計,幼子諸葛衡反而更加聰慧,所以也是由他出面召集鄉黨,於城外青溪附近園墅集會遍告鄉眾,希望他們能夠保持同一步調,持續施加壓力,既要保持煽動入訟,也要勒令相關人家子弟不可去應那所謂吏考。

  眾人在集會上自然滿口答應,但究竟心意如何其實莫測。譬如泰山羊賁,在返回都內家宅中時,便即刻派人將一部分門生秘密召集起來,授意他們準備參加吏考。

  羊賁之父羊曼死於蘇峻之亂,因有壯烈之名,而羊賁本身也是青徐子弟中優異之選,只是近年來體弱多病,甚少加入到時事之中,此前那場動盪發生時他正惡疾纏身,反而得以免於事外。眼下雖然表面上也是與鄉眾同一進退,但內心也實在不乏私計。

  「目下世態,吳人目我青徐鄉流為仇寇,無論今次葛氏救或不救,江表已非各家安居所在。現狀失意,人必思歸,然鄉土仍為沈氏所控。彼此積怨,相忍難求,今次沈氏所持吏考,便是緩圖契機所在。鞭下之用,世祚門戶所不取,沈氏此謀正為別於世族取用寒庶。態勢如此,與其再強阻人願,不如因而化用,稍鋪後路。」

  無論時流是何看法,這兩場吏考已經開始了聲勢浩大的籌備。而與此同時,王門王胡之並王耆之兩個餘孽也被吳郡鄉眾押送向建康而來。他們的到來,或將大大推動逆案的審理進程,因此時流對此也是關注異常。

  第1134章 鷹爪虐台

  都內兩場吏考,廷尉吏考要先一步結束,從詔令下達到統籌考試,一直到成功選出五百名合格吏員,統共用時不到十天的時間。

  當然,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淮南原本執法人員抽調過江。但就算是這樣,也足以顯示出時人對於這種人力選拔方式的熱情之高。

  這一批選拔出來的吏員,也不可能按照山遐所提出的那種標準允文允武,識文斷字是基本,其次便是各自都擁有不俗的武技。

  這一次的選拔,乃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改革創新,雖然用時很短,但卻絲毫沒有馬虎。

  尤其沈哲子是要將之當作一項定製來推行,所以從頭到尾都是親自主持,無論是考題的設置又或各種考試流程,包括最後結果的批改與選拔,俱都極盡莊嚴,所有流程記錄在冊,半作檢討修整半作後繼師法。

  為了將這些吏員們與原本體制內的區別開,在服號、符令方面也都做出了改動,尤其是在服裝一項,白底黑紋武士袍服取意黑白分明,朱紅束帶、銅線壓角,腰佩雙劍,一者竹刃、一者鐵刃,彰顯法劍既有留情、又有絕情。

  余者俱都不論,單單這一批廷尉吏員的制服便令人耳目一新,凸顯出執法者的威武與莊重。甚至還沒有投入到正式的執法逮捕中,在台內便有了「鷹爪」的稱呼。

  而這一批鷹爪正式在民眾們面前亮相,便是從建康城外將王氏王胡之、王耆之提捕返回台內廷尉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