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果然!

  桓溫其實早察覺到這當中不妥,此前先一步去拜見梁公,也是希望從梁公待他的態度以了解更多,可實在乏甚所得。如今聽到趙胤一副憂嘆語氣,似是心灰意懶想要借力梁公以遠離江東權斗漩渦,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人算入彀中。

  當下這種微妙的態勢,其實桓溫也只是隱隱略有察覺不妥,似乎有什麼潛流在醞釀。但究竟哪裡不妥,又會引發什麼樣的變故,憑他目下的身位和閱歷,也很難猜度清楚。

  他只是存了一份小心,立在道左思忖自己是否被捲入其中的可能。毫無疑問,這暗流當中埋藏著什麼,梁公比他要清楚得多,尤其剛才那種和煦而又生疏的笑容,更似乎在向他暗示什麼。

  終究還是自己身微智淺啊!這種明明已經身在其中,但卻根本不知將要發生什麼的感覺,對桓溫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折磨。而這也更激發了他內心深處,迫切想要有所作為的強烈願望!

  正在這時候,通苑內里突然爆發出一連串的雜亂異響,兵卒們跑動聲、呼喝聲乃至於隱有金鐵交鳴之聲!

  「發生何事?」

  聽到那異響,剛剛準備離去的趙胤臉色已是惶然大變,至於其他北軍將士們也都驚慌不已。

  桓溫這會兒也是手足冰涼,雙腿灌鉛一般沉重,木然隨著北軍同袍們向通苑內衝去,心裡則一直在瘋狂吶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北軍將士們蜂擁而入通苑,旋即便見迎面園圃之中衝出一隊勁卒,正是此前簇擁梁公進入通苑的班劍衛士。

  而梁公沈維周,被這些人團團包圍在當中,俊美臉龐再無一絲雅致,臉色鐵青,兩眼幾欲噴火,顯然已是憤怒到了極點!

  眼見這一幕,那些北軍將士們一時間更是驚惶無措,而作為主將的趙胤更是緊張得瑟瑟發抖,甲冑兜鍪下冷汗汩汩湧出,整個人水浸一般濕透。

  正在這時候,後方也湧出一眾衛士,各持刀劍槍戟,隱隱然與聞訊湧入通苑的北軍將士,將梁公沈維周並其衛士們夾在當中。

  無論是何人,在見到這一幕後,只要對時勢稍有了解,絕對會震驚得瞠目結舌:在這天子近苑中,兩隊宿衛將士將一位手握重兵的外藩強臣並其衛士團團包圍在當中!

  「棄械,棄械!速速棄械!」

  桓溫這會兒總算恢復些許理智,很快便發現當中的玄機,眼下局面看似兇惡異常,但事實上無論是梁公的護衛並後追出來的那些宿衛將士,俱都是手持木製的禮器,而真正手握殺人凶兵的反而只有他們這些聞訊沖入的北軍將士!

  這會兒人人都是茫然,聽到某一個準確指示,俱都下意識聽從,忙不迭將手中刀兵忙不迭丟棄在地,甚至包括另一面那些手持木製禮器的宿衛們。

  一眾人分成三波對峙,通苑內氣氛一時間沉重到似有千鈞之重,根本沒有人知道下一步該要怎麼做。

  正在眾人俱都呆若木雞的情況下,梁公沈維周排開身邊班劍甲士,緩緩行至後追來的宿衛們面前,而後做出了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素以俊雅著稱的梁公,抬腿一腳將一名站在宿衛當中的禮官踢翻在地。

  「王師將士屢戰江北,痛擊胡逆,義血拋灑,以性命擎助晉祚復興,難道是為爾等悖禮惡賊所戰?」

  沈哲子一腳踢翻那名禮官,猶不解氣,語調更是憤怒到了極點。

  第1045章 交戟叉頸

  時間倒退回一刻鐘前。

  北軍宿衛突然加入到原本不該出現的防衛中,在沈哲子看來,意圖大概有兩點,一是打草驚蛇,二是統一宿衛人心。

  這第一點顯而易見,軍隊尤其是駐紮在京畿的軍隊,那是一個絕對不可輕易擺弄的敏感地帶,尤其是牽涉沈哲子這種實權方伯的情況下,會讓這敏感程度陡增數倍。而且眾所周知,沈氏在北軍宿衛中的影響力是非常低的。

  突然發生這種事情,任何對時局稍有感觸的人都能察覺出其中不尋常的意味。而對沈氏這一派的人而言,沈哲子突然被置入一個安全得不到保證的環境中,與沈家牽扯越深,反應便會越激烈。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只有在這種微妙且關鍵的時刻才能表現出來。所謂白首相知猶按劍,無論平時言行如何,當作為沈家核心人物的沈哲子安全受到威脅時,許多平時觀察不到的細節便會大量的體現出來。

  至於統一宿衛人心,這一點雖然稍有隱晦,但也不難理解。宿衛的基本構成,便是所謂的六郡良家子,當然經過幾次大的換血和整編,也有大量的僑門子弟加入進來。

  就拿北軍宿衛來說,沈家雖然影響力不夠,但那是在將官層面而言。事實上北軍宿衛也是由大量南北時流人家子弟所構成,往更遠處說,沈哲子乃是紀瞻的弟子,而在蘇祖之亂中又主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京畿防務。

  尤其宿衛雖然職責不同,但也畢竟是軍人,而沈哲子便是如今國中軍功代表。種種因素疊加起來,沈哲子在宿衛中尤其是底層兵長中的影響力有多大,實在難於估量。

  北軍突然捲入進來,意味著直接威脅到沈哲子的生命,無論更底層的原因何在,必然要承受沈家勢力的反撲。這不是由沈哲子個人意志所決定的,這是整個派系睚眥必報的特性所決定的。

  如此一來,北軍勢必會陷進一個鬥爭的漩渦,如果背後再被人施加推力,捲入的宿衛可能會更多。這就直接傳遞出一個信念,梁公和整個沈家對宿衛極不滿意。本身不在其位,就算有什麼舊日瓜葛牽連,在這種喧噪之後又能剩下多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