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哲子臉上露出幾絲笑容,抬手指了指身畔不遠處的一個空席位。

  「末將職事所系,實在不敢怠慢。奉領軍之令,前來大都督廊下候命,冒昧入見,已是叨擾,豈敢再擾雅致。稍後大都督入通苑覲見,末將持戈護從,入內稍稟,請大都督再從容用餐。」

  說完後,桓溫便小退一步,側立於下,待見沈哲子點頭,才又施禮退出。

  發生這種變故,沈哲子便也無心用餐,讓人撤下餐食,然後便坐在席上飲茶等待。

  又過了一刻多鐘,此前離席而出的李充才又返回來,身後跟著兩人,一名面白無須的中年人乃是負責安排他在都中起居行止的光祿勛所屬謁者僕射,另一個則是一名戎裝將領,正是時任北軍中候的趙胤,也就是桓溫口中所說的領軍。

  那謁者入內之後,便稍作陳述解釋,言是沒想到梁公歸都竟然引發如此大的場面,使得左近防衛壓力大增,因此北軍中候趙胤主動請纓抽調所部宿衛前來擔當護衛工作,因為梁公已經休息了,所以沒有提前通告。

  那趙胤這會兒也是不乏侷促的站在堂下,當沈哲子望向他時更忍不住呼吸都慌亂幾分,甚至見禮的時候都有些不知所措,該以何種禮節相見。

  沈哲子看到這一幕,便忍不住一嘆。他與這趙胤雖然乏甚接觸,但也不是沒有見過。此前最近一次接觸便是早年蘇祖之亂時被庾亮脅迫著逃離建康的路上,也正是庾亮死的那時候。

  那時候的趙胤雖然算不上什麼絕世名將,但也自有為將者的勇武氣概。可是現在看來,這就是一個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老頭子,以至於甲冑披掛在身都顯得有幾分不協調,更沒有一點作為宿衛高級將領該有的氣概。

  身位、環境對人摧殘之大,一至於斯!

  「有勞趙侯了,其實我今次歸都,本為復命,竟因此叨擾都中一眾同僚俱不安寧,實在慚愧。」

  沈哲子從席上站起來,撤出主席,然後再請趙胤入座。雖然眼下際遇已有天壤之別,但趙胤畢竟還是宿衛排名前列的將領,沈哲子若還安坐席中,那就太托大失禮了。

  「梁公言重了,同為披甲王用,梁公在北屢創殊功,似我等宿衛之眾,不過庭下力用,能夠為梁公安宿警戒,已是幸甚。」

  趙胤說這幾句話,已是頻頻拱手,姿態更是放得極低。

  接下來幾句交談,沈哲子也在認真打量這個趙胤的神情,發現其人似乎真的還不清楚自己已經被牽涉到多麼敏感危險的處境中,甚至言中還多有暗示,希望將自家子弟送入淮南效力。

  這算是一種廢物利用嗎?

  沈哲子就算有什麼話,也不至於要跟趙胤這個糊塗蛋講。而且再退一步,就算趙胤遲鈍到還沒想清楚他處境的不美妙,但能夠被牽涉進來,也就不值得沈哲子再對他做什麼提醒。

  時間很快就到了上午,也到了沈哲子該要出行的時刻。他今天倒沒有什麼特殊任務,不過是前往通苑去拜見皇帝而已。

  皇帝親政之後,通苑也被再作修建作為一座別宮,一般用作召見宗親、賢名處士等不算太官方的場合。這在正式朝覲前的一次會面,也是皇帝主動要求。沈哲子對此倒也不乏期待,他也想看看這位皇帝在真正接掌整個帝國後,又被世道帶來怎樣的變化。

  只是原本這個比較輕鬆的私密會見,卻因為北軍的意外出現而蒙上一層陰霾,更讓沈哲子心內積下了不小的怒氣。

  當沈哲子動身時,今次隨員班劍甲士俱都列隊護從。趙胤等宿衛將領們在看到這些淮南精銳那銳不可當的氣勢後,也忍不住連連感慨。桓溫臉上則流露出幾分蕭索的複雜神情,只是不知心內有沒有後悔此前的決定。

  通苑與覆舟山別苑相隔倒是不遠,繞過兩座王公園林,途中再行過青溪上的廊橋,便抵達了通苑的外圍。

  趙胤就此停住,引眾隊列道旁,對沈哲子擺手笑道:「我便將梁公引至此處,稍後梁公離苑時,可使人來告,我再親送梁公歸於宿處。」

  那宿衛哪裡是一個宿衛大將該有的,分明是將自己擺在了沈氏家兵部曲將的位置上,甚至就連桓溫等部下將領們臉上都流露出幾絲尷尬,深為自己有這樣一個身位大失的上官而感到羞恥。

  「趙侯親送至此,已經令我受寵若驚,豈敢再作叨擾。奏對在即,不敢長謝,待到來日得暇,必定過府拜望多謝。」

  沈哲子也抬手抱拳,對趙胤說道,然後目光及於桓溫,笑容更顯和煦:「元子兄,稍後再會。」

  桓溫連忙抱拳回應,只是心弦驀地一顫,因為這笑容看起來和煦,但都浮於表面,仿佛一層面具一般。

  一直等到沈哲子並其班劍隨從進入通苑,他才行至滿臉笑意的趙胤身邊低語道:「將軍,梁公入都,宿衛何部護從早有定規。突然調用我部,實在是有些……」

  「原來元子你也有所察覺,唉,我知你與梁公多有舊誼,本身又是忠烈余後,有的事情也就不必再瞞你。如今內外頗有分持,我等宿衛名為在戎,實則莫測啊。戎行多年,我奉勸你一句,少涉紛爭,多逐事績,這才是我等武人立身根本。我也是頗費手腳才得到這一與梁公稍作親近機會,你們各位不妨各顯所能,若能得於梁公所重,就此跳出京畿泥潭……」

  趙胤一副頗有得計狀說道,眉目間也流露出幾分蹉跎多年的落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