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態度這麼好也是有原因的,鶴塢今次在枋頭購買了四具這種名為雷車弩的床弩,花費總價折糧超過二十萬斛!這麼龐大一筆財貨若是用來購買尋常甲兵器械,如果不要求太高標準的話,甚至足以武裝出一個千人隊伍!

  這也就是因為鶴塢本身就底蘊深厚,聚眾數千,發展的也不錯,換了別的塢壁,就算爭取到了這一名額,也根本就購買不起。

  「當然,如此重器真正得用還在震懾。如今遠近百里之間都知鶴塢有此強械,誰又敢不知死活前來侵擾?哪怕是那奴將麻秋率眾來襲,看到城頭如此殺器,肯定也要避道旁處!」

  面對這樣的豪客,那些工卒們也都得到叮囑一定要態度和藹,因此也都不吝誇讚:「你們這些傖徒遊蕩在野也都是朝不保夕,運氣好能追隨向將軍這種胸懷宏大、手筆豪邁的將主,安生日子只是開始,餘生都大有喜樂享受!」

  第1029章 騎虎難下

  「老子算個屁的將軍,不過是他謝艾圈養起的一條走狗罷了!」

  對於那些枋頭工卒們的恭維,鶴塢的塢壁主向儉卻不太感冒,乃至於隱有幾分羞惱:「往年老子馬後也有千數凶卒狼奔四野,羯奴再強,也拿老子沒辦法!自從受了南賊誘騙得了幾面破旗,就成了套上繩韁的牛犢土狗,只等著他謝士欣鞭策割肉!」

  向儉年在四十出頭,體態魁梧,額下蓄著濃密虬髯,臉色則是飽經風霜的棗紅色。說這話的時候,他正箕坐席中,一手環抱著酒瓮,一手猛拍著食案,震得食案上瓦罐陶碗都叮鐺碰撞,神態間更有一種濃郁至極的憤慨與懊惱。

  向儉在河北尤其是在枋頭一帶,可不是什麼寂寂無名之輩,早前他的伯父向冰便是河北首屈一指的大塢壁主,霸居枋頭。早年趙主石勒南寇作戰不利而北向渡河,就是因為打敗向冰取其資貨、部眾,才開始了縱橫河北,北國建制。

  向儉作為向冰的從子,雖然僥倖保住性命,但因有此破家深仇,自然不能也不敢投向石趙,於是便率領著一些殘存部眾遊蕩在枋頭周邊,擄掠維生。也因為父輩的餘蔭影響,漸漸發展成為枋頭周邊排得上字號的強梁。

  石趙不是沒有動念圍剿向儉,無論是直接出兵還是發動其他盜匪參與圍剿,但真正的危險都被向儉巧妙避過。久而久之,向儉在河北盜匪界名氣也越來越大,有更多強梁願意投靠他,甚至就連許多羯國權貴都與他暗裡勾結,串通他去搶劫國中物貨隊伍,而後坐地分贓。

  但攔路搶劫的盜匪終究是不上檯面的,向儉也有一顆光復家業的熾熱雄心。可是隨著他惡名越來越昭著,也就更加沒有被招安的可能,擔心會被誘殺。

  而且如果不考慮體面問題的話,他對自己的現狀也是比較滿意的,也不願再給自己施加更多約束,甚至就連早前石堪的招攬都不作回應。

  隨著淮南王師強勢北上,乃至於一舉攻克鄴城,河北的形勢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最開始向儉也只是作趁火打劫之想,不過淮南軍主將謝艾所提出的那種三色旗令還是讓他頗感動心,畢竟也不需要實際付出什麼,便能扯上淮南軍這張虎皮,於他而言也是一種助益。

  果然,他這一支凶名卓著的盜匪勢力在與淮南軍扯上關係後,非但沒有遭到王師方面的為難,反而趁著這場動盪大收其利。

  人總是得一望二,當得知謝艾將作為汲郡太守正式鎮守枋頭時,因為此前合作的順利,向儉也希望能夠更借其勢,那顆沉寂已久想要復興家業的心再次變得熾熱起來。

  接下來的事情便順理成章了,向儉這一支盜匪隊伍足足兩千餘眾,而且多為弓馬嫻熟積年悍匪。

  雖然王師黑旗獲取條件變得苛刻,但這對向儉而言算不了什麼,僅僅只是拿出了一部分擄獲和斬首便成功獲得了一面黑旗,甚至還有餘力加大籌碼選擇鶴口澗這樣一個地理位置優越的駐地。

  從流寇變為有了根據地的強梁,這也意味著向儉奮鬥半生,事業終於有了質的提升。淮南王師雖然強大,但畢竟是客軍駐紮,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向儉這樣縱橫多年的土著。有了這樣一個強力靠山,向儉復興家業的美夢看起來也是前景美妙。

  事實也的確如此,謝艾不獨大筆一揮將鶴口澗周邊地域都劃給向儉作為駐地,甚至主動提出要幫忙營建一座堅堡作為他部曲駐紮所在。

  對於這樣的要求,向儉自然不會拒絕,過往這些年他也是受夠風霜之苦,包括其部眾們也都渴求能有一個落腳點。但憑他們自己的話,打家劫舍還算合格,興建塢壁實在非其所長。對於王師方面提出的援助,自然不會拒絕。

  當然,王師雖然提供幫助,但也只在規劃、用工方面,具體錢糧消耗自然還需要向儉自己承擔。技術工用沒有限制,向儉積年悍匪在錢糧方面自然也儲蓄豐厚,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堅堡領地自然要極盡善美,不惜工本。

  可是當這塢壁建設到一半的時候,向儉便察覺到了不妙,這塢壁造價之高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中途停下來,此前的消耗便都打了水漂。

  所以過去這幾個月,向儉一邊咬牙往外掏家底,一邊率領部眾四方擄掠為補,總算維持到了塢壁築成。雖然造價高昂,但這堡壘也實在物超所值,甚至還超過了他記憶中早年伯父向冰經營的那一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