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甚至不乏幻想,若是南賊沈維周肯保證放他渡河北歸,他情願將河洛拱手相讓!但是很可惜,他所面對的乃是較之他年輕時更加強勢狂妄的對手,勢要將他置於死地,無有一線寬恕!

  「希望下游之眾能夠得功……」

  桃豹長立營中,面向東面山巒起伏的北邙山嶺,視線中希望、陰狠以及祈求等諸多色彩交錯雜織,化作一團渾濁混沌。

  此時被桃豹寄予厚望的下游之眾,在經過一番勞苦跋涉後,已經有一部分抵達了位於北邙山內部的郟城。

  這一座戍堡規模並不算太大,坐落於山腰處,原本是中晉陵衛的一個屯兵駐點,由此四面而望,可以覽盡左近山道動靜,預防賊患。可是隨著中晉覆亡,左近林木也常年缺少維持修營而放肆生長,遮蔽了大片視野。

  但若由此登高向上,還是能夠觀望到一些河面景物,因此被當作一個哨崗保留了下來。但在這個方位也只能觀望到一點河面動靜,若要獲得更細緻準確的情報,只能繼續向前潛進。

  首批到達的將士們趁著天色未黑,在密林的掩護下往河邊靠近,當中翻過一道低矮的山丘,繼而又攀上另一道山脊,視線便豁然開朗。

  晉軍的水營停靠在一座近岸的河洲位置,而那河洲也是北邙山探入河中一角的山峰所形成。山峰之間低洼處也被河水所淹沒,想要成功接近的話,尚需要泅渡將近二十丈的水程。而那座河洲山峰上,夕陽下已經隱隱可見甲、刀反射光芒,顯然晉軍已經登上設防。

  「若只是泅渡,倒也簡單。但若要火燒賊營,必備大量燃物,筏渡暗潛,很難斂聲……唉,希望夜中無月吧!」

  負責今次行動的將領在左近遊走片刻,由各個角度觀察良久,心情半是輕鬆半是沉重。

  輕鬆在於晉軍的確驕狂至極,直接將營防設在這樣的位置上,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將會遭受夜襲進攻。沉重則在於晉軍這一營地規模實在太大,單單那三艘連排大艦已經不容小覷,另有大大小小的戰船攢聚起來,憑他們區區兩千眾想要製造出嘩動全營的大動亂實在很難。

  「必須要深潛幾分,先占下幾艘船來,然後再放火引亂……」

  將領一邊觀察著,一邊仔細思索著戰術細節。其實類似這樣事關重大的偷襲,最基本應該提前一段時間準備,而且必須要有幾條能夠規避變數的預案。

  但眼下軍情緊急,兼之他們此前也不能預知晉軍居然會在此設營,又擔心錯失這一戰機,只能倉促應對。這將領唯一得到的明確指使就是以火為號,當下游得手時,上游孟津也會順流而下,趁機大破晉軍。

  當將領尚在觀望的時候,各類用於火攻的物資已經被分批送來此處。如今時入深秋,草木乾燥,一旦起火便很難撲滅。晉軍水營以戰船為基礎,主要就是竹木搭建,而且夜中寒涼,必須要有麻氈、厚帳等物才能隔寒,這些都是易燃之物。

  因為知道晉軍舟船強盛,所以河洛守軍在火攻物用上準備倒是充足。像是粗長碩大的松木干,陰乾水分之後尚有些許油脂保存,樹幹當中挖空,中間塞滿晾乾的松實柏絨,再加上油膏浸泡的粗麻,一旦引燃,便是能在水上旺燒的火種,極難撲滅。

  另有人頭大小的皮囊、瓦罐里,盛滿著粗烘的油脂,一旦被拋扔過去,更能助漲火勢。河洛守軍雖然物用不算寬裕,但是油膏存量不少。

  此前剛剛抵達河洛,恰逢河北大亂,他們在河內收取到許多牛馬畜力,隨著河洛被圍堵起來、局面越來越緊張,他們也宰殺了一大批用不到的畜力,既能補充食用,也能節省糧草,收取的油膏又是極為重要的物資。到了如今這一步,不勝即死,自然也就無所謂浪費與否。

  在這一路軍隊緊張的準備過程中,天色也飛快的黑了下來。似乎上天也在體恤那名將領內心的呼聲,太陽落山之後,天際便集起了薄雲,但又不至於濃厚如鉛、暴雨將臨,只是將星月光芒徹底遮掩起來。

  對面的晉軍水營中為了防火,火光也是稀薄,規模極大的一個營地盡為黑暗所淹沒。夜幕下風聲隱隱、水聲細密嘈雜,更給夜襲帶來了有利的條件。

  但眼下還不是發動夜襲的良機,一則上半夜敵軍警惕性仍然極高,二則如此倉促的準備夜襲,即便是人員到位,物用也還需要調集轉運。

  於是,近千名河洛守軍貓在山樑上,口中各自含住棗核,若是戰後檢查棗核不見,那可是殺頭大罪。另有士卒小心翼翼繼續向此搬運著物資,山道崎嶇難行,兼之畜力不好控制,因此全都需要仰仗人力。

  其他的物資還倒罷了,唯有那松木火舟,每一根便重達數百上千斤,需要多人配合在這崎嶇的山道上艱難挪行。

  時下已經到了九月深秋,夜中尤其是這臨河山峰上已經變得極為寒冷。在這漫長的準備等待中,不乏士卒手腳都變得麻痹僵硬,各自小幅度的活動著四肢,揉搓臂膀、膝踝。要知道稍後他們還要浸泡在更加寒涼的河水中進行泅渡,臨戰狀態的維持可謂關乎性命。

  在這種焦灼並緊張的等待中,時間終於到了深夜。而在山腳入水處,諸事也都安排妥當,近百個筏子上面放著各種火攻器物,再以草皮覆之,即便有微光照耀,也只會當作浮於河流的水草團。

  這些筏子陸續出發,士兵們環繞四周,用於作戰的甲防刀兵俱都脫下來用牛皮包裹放在筏子上。這一段河水並不算深,水流也是平緩,在漸漸適應了河水的寒冷之後,士卒們開始加速向前游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