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下中原之地,割據之勢漸成,所以也會有一些軍頭為了取得淮南物資、維系統治而不得不改頭換面前來交易。但是淮南只收梁公錢,他們要麼就要準備足夠的錢幣,要麼就要以貨品來換。出入之間看似得利頗豐,但其實真正的實惠還是淮南得了大頭。因為淮南梁公錢,本身就是禁品。

  梁公錢少量流通於外,不足以完全活躍周邊貿易,但卻能夠將這錢幣的信用給樹立起來,同時也是在將江東的法統地位傳播四方,最重要還是將淮南都督府本身的影響力向周邊滲透。

  這些影響還是對外,而在對內方面,由於梁公錢確立其錢幣信用價值,便可以將鎮中所有民力物力俱都集中起來,獲得遠超各方的凝聚力!

  當然,如此深遠的影響,遠遠不是涼州人眾短時間內能夠完全理解透徹,但就算是他們眼下所理解的皮毛,也足夠消化良久,能夠體會到沈維周這個在邊地有著「天中國士」之稱的江東都督,其胸懷格局之大,遠非他們這些邊土時人能夠度量。

  眼下眾人還僅僅只是驚嘆於淮南各項制度創建,稍後再租賃輕舟前往懸瓠,對於懸瓠之地的繁榮便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

  被汝水和其支流所環繞包圍的懸瓠之地,本就是面積頗為廣闊的一片區域,規模甚至達到河西將近兩三個縣治的面積。而懸瓠城也是一個統稱,除了就近汝水、汝南太守府所在的堅城之外,在這一片區域中還分布著大大小小、多達十數個坊市交易區。行走在其中,可以聽到天南海北各種口音,除了人數眾多的晉民以外,各族雜胡之眾也都不在少數。晉、胡匯聚於此之融洽,較之河西甚至還要祥和得多。

  而且這些坊市之中所提供的商品也是種類繁多,讓人觀之頗有眼花繚亂之感。類似谷、米、鹽、綀等最基本之物,交易起來最起碼都是車載舟盛。而更加珍貴,還有各類青白瓷器、雪緞彩綢、奇珍甘糖等等,各種吃穿用度,或精或美、或奇或鮮,令人目不暇接。

  時人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地域上的優越感,這些涼州人士也不例外。他們此前雖然承認中州繁華遠勝西土,但其實也不乏自矜,涼州遠接西域,眼下又幸逢明主,張氏父子相繼,諸夏之威遠播西番,所得各國敬奉西域珍貨,俱都是中州罕見之物。他們此行也帶來一些禮貨,想要展示一下涼州之物饒。

  可是在懸瓠街市遊覽一番後,他們卻發現此處物勝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想像,遠及南海,深達北冥,覆及遼東,更加囊括西域。甚至有關於西域的特產珍貨,就連他們都見識不全!

  一番遊覽下來,一行人心內優越感已是蕩然無存,反而購物熾熱之心難以遏制,很快便將早前在停船碼頭所換來的梁公錢花銷殆盡,囊中再無一錢,只能意猶未盡的停下來。現在錢也沒了,住宿都成困難,若真流落露宿街頭,那真是丟人丟到了中州。

  無奈之下,一行人只能取出隨身攜帶的函文併名帖,讓人送入汝水近畔的汝南太守府中。不旋踵,一行人便被領入太守府內,在客堂中等待了將近半個時辰,門外才有一名戎甲將軍在數名彪悍親兵的簇擁下匆匆行入進來,遠遠便拱手笑道:「此前巡視諸邑,不知涼州嘉使遠來入鎮,未曾遠迎,實在失禮。」

  旁邊有人上前介紹道這一位便是汝南太守毛寶,於是涼州眾人紛紛起身見禮。早年與羯胡一戰,淮南沈都督麾下一眾得力幹將也都威名遠播,其中便包括這個毛寶。就算他們此前沒有聽說過毛寶其名,但剛才所得的那一份淮南書令上也有此人畫傳,因而對於毛寶都是充滿好奇,見面之後不乏審視。

  因於此前所睹汝南之繁榮,加上毛寶其人之威名,所以初時眾人對毛寶還是不乏敬畏。可是隨著交談之後,這一份敬畏便漸漸消失。涼州雖然地處西陲,但對中朝時風繼承的卻是頗為完整,對於名門豪宗頗為敬重,但類似毛寶這樣的寒門宿將則就有些不以為然。雖然言談之間還保持著客氣,但是細節上的輕視也都顯露出來。

  毛寶對此自然也有所覺,他撥冗來見一見這幾人,已經算是給了面子。既然這幾人對自己乏甚興趣,那麼也就不再留在這裡浪費時間,吩咐幾名屬官作陪,而後便起身告辭。

  等到毛寶離開後,幾人談話不免便更加隨意,索寧指著席中的溫紀、杜彌兩人笑語道:「中州大昌,正是華族士類相期共進之良機。淮南沈都督誠是興廢賢臣之選,但是觀其所用,似是略少名族助力,兩位賢士俱是出身世胄,今次歸來想必不久之後便也都能著冠著名,遠近咸知。」

  那兩人聽到這話後,便也都笑起來。他們困頓於涼地,本就是無奈之選。今次為使也都打算就此留下來,既為王道中興出一把力,對於功業名望自然也都不乏企圖。眼見毛寶這樣的武人都能獲得汝南繁榮大郡之位,可見淮南都督府應是頗乏才用,這當然便意味著他們都是大有機會。

  同行之涼州士人對這兩人將要迎來的美好前景也都不乏羨慕,汝南之繁華興盛他們是親眼所見,若能居任於此,即便不作更大展望,哪怕只是家族休養生息,也是一個絕佳所在。不過這想法也只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畢竟再怎麼繁榮,跟他們關係也並不太大,涼州雖然不及此處,卻畢竟是他們家業所在,而且遠於中原紛爭,並非一無是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