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講到這裡,沈哲子語調已有幾分顫抖,眸中更是漸有朦朧:「非智不足謀生,力不足求活,不忍見生民慘死、鄉土混亂、王道沉淪!王命所驅,桑梓安危,生民厚望,雖匹夫之身,肩系千鈞之重!唯因此重,義不容辭!血肉身軀,堆成鋼鐵壁壘!勇烈志氣,鑄成殺賊利刃!殘軀或可焚燒,英魂永存此世!凡我晉民,需守此壯烈志氣,群醜肆虐,唯示以劍,滄海橫流,人莫能侮!」

  第0788章 為天下先

  那些犧牲將士的屍體,被一具一具從戰船上搬運下來。屍體雖然已經僵硬,傷口也都凝結血痂,然而從那些破損的衣甲,以及這些人死前那一刻凝固在臉上的表情,大概也能猜度出他們臨死前是怎樣一種心境情懷。

  其中有一名淮南軍卒屍體,左側臉龐已是血肉模糊,應被利刃削過,繼而斬在了肩膀上,左邊臂膀一道恐怖的傷口,幾乎將整條左臂都給斬斷。然而真正致命傷口卻還不在此,而在胸腹之間一道幾乎貫穿軀體的恐怖刀傷,身上的藤甲早已經被血水浸透,刀劈槍鑿的痕跡歷歷在目。其人殘餘的面孔猙獰得有幾分扭曲,雙眉高高揚起,兩眼激張,緊緊咬合的牙關之間嵌著半片完全被血痂包裹的耳輪。

  這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勇士,被創俱在身前,烈戰不休,雖然身軀都被摜透遭受重創,但仍爆發畢生之餘力,用人最原始的武器給予敵人重創。熱血雖凝,壯氣不已!

  沈哲子雖然下了船,但並沒有在淮南一眾僚屬簇擁下離去,而是默立在碼頭路徑側處,兩臂高舉雙手抱拳,每當一輛載運這些烈士屍體的板車行過時,便作揖施禮以謝。其餘眾人也都有感於戰事之慘烈,得勝之不易,或是一時間有些不能理解沈哲子的舉動,但也都默立在後,各自作揖。

  如此一幕畫面,落在周遭那些前來迎接的民眾們眼中,一時間也是感慨萬千。亂世人命賤如草芥,無論在軍在民,橫死已是尋常,苟活一刻便是一刻的大幸。生死之間有什麼大意義,對他們而言真是一種沒有資格去想的奢侈念頭。而今日沈哲子對這些亡者們所表現出的敬重,落在生者眼中,則不免開始思索在生死之外還有什麼值得捨命去追求的大意義?

  一直等到淮南軍犧牲者的屍體俱都搬運下船,沈哲子才上馬離開碼頭,親自率眾將這些屍首運回壽春城中。

  老實說,他這一番對亡者的敬重,看起來的確是有幾分誇張。尤其是在鄙武世風之下,寧為游食,不為傖卒。哪怕是名將之選,所優待者也僅限於自己的嫡親部曲,除此之外的其他兵卒,僅僅只是作為一種戰爭的消耗品而存在著。上至公卿,下至寒庶,對於那些兵卒們或有忌憚畏懼,但絕對談不上敬重,甚至不將之看作與自己對等的生民性命來看待。

  但就算是惺惺作態也罷,當所有人都不屑為之,如果你做了,那也是整個世道從無到有的突破!更何況,這些淮南軍士卒們,他們當得起這種敬重,或許此前也不乏其他行伍軍卒的劣態,但是在這一次面對羯胡南侵的戰事中,他們的殺戮是為了守護!是為了拯救!是為了挽回疲敝已久的漢家雄風!

  道途中,沈哲子將江虨等人喚過來,沿途商議厚葬厚恤這些陣亡將士並其親屬。不過在聽到沈哲子的想法後,眾人神態俱有幾分不自然。他們當然也明白今次淮南能夠保全,多虧了這些將士用命,戮力以戰,但本身由來已久的舊觀念扭轉起來便不容易。更何況淮南原本對將士們便不乏優待,超過了其餘軍鎮,如果還要如此遠異於旁人,難免會遭受非難抨擊。

  「今次一戰,將士用命,確是大功於社稷,褒揚自是應當。不過此一役後,駙馬並整個淮南也將成為南北眾目所望,若是如此標異於眾,我等實在擔心會有諷言中傷不利於駙馬……」

  江虨等人不乏憂色說道,最起碼的一點,如果有人將淮南這番厚恤舉動解讀為沈哲子心懷異念,故而以私心邀結甲士人心,密羅黨羽,那實在是一件分辨不清的罪名。

  沈哲子聞言後,雙眸微微一凝,繼而便冷笑道:「堂皇大道,有志者並行,曲士本就異途,有何必強求和鳴?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世道久沉淪,群賢俱虛事,大道所指,我自為天下先。人以性命托我,何以吝於絲帛?亡者禮葬,生者眷養,不獨此役如此,日後凡有戰陣所沒,俱都循於此禮。有勞思玄等訪閱舊籍,儘快定出軍葬禮儀,勿使烈骨久曝於外!」

  眾人聽到沈哲子態度如此堅決,於是也都不再力勸。甚至沈哲子這寥寥數語,更讓這些人都覺血脈賁張,有一種要開一代先河的豪邁壯氣於胸懷之內滋生而出。

  返回壽春城後,將士們獲得短暫休整,沈哲子卻仍無閒暇,即刻召集群僚議事。

  「今次一戰,誠然壯武誇功當時,但此刻鎮中民生久疲多匱,未可樂觀啊!」

  杜赫張口便不乏憂詞,其實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刻敗壞沈哲子的心情,實在是眼下淮南的情況,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他身為淮南政務總管,在這大戰得勝之際,真可以稱得上是萬眾俱歡騰,斯人獨憔悴,正當壯年,兩鬢卻已經生出星星點點的灰發,可見近來也是多為憂愁所擾。

  「如今鎮中所積糧谷已經不足十萬斛,勾連大江之水道多有枯竭,單憑堰埭維持,淝、塗之流也僅僅只能維持到月底,便要斷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