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諸多流言一時間喧囂塵上,雖然民眾們也不知哪一個是真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原或許又將連場大戰,兵災苦難已經不遠!

  相對於鄉野間人心惶惶、捕風捉影的各種猜測,作為趙國的都城,襄國左近氣氛則明朗許多。民眾們多被圈禁在各自門戶之內,不許出門遊蕩。而在襄國周邊,各部駐軍陡增,山野河渠之間旌旗林立,一副大戰在即之勢,氣氛可謂肅殺到了極點。

  襄國城內,肅殺的氣氛有增無減,街頭巷尾俱都可見被甲持戈、武裝森嚴的兵卒,許多入國未久、無論漢胡之人,俱都被驅趕出城,浪蕩於野,旋即又被不知哪一方的軍旅悍卒們包圍擄掠,不見蹤跡。

  建德殿周圍,原本有許多為新年準備的喜慶建築,竹木搭建的樓台,飾漆纏帛,如今也都沒有了顏色,拆除得亂七八糟,一片狼藉。

  宮苑之間,甲士更多,一個個神情肅穆、不苟言笑,即便這些胡卒往年不乏張狂性厲,但在如今這一緊張氛圍下,一個個也都收斂性情,不敢放肆,唯恐招致殺身之禍。

  「主上饒命!主上饒命……臣……」

  悽厲的慘叫聲戛然而止,不旋踵便有一隊騎士自側殿穿門而出,為首一人以竹槍挑著一個血肉模糊的首級,疾風一般衝出宮室。

  這已經是今天第三個倒霉的傢伙了……

  左近不乏台省官員又或統軍將領,望著那一隊騎士往外城衝去,心內更是寒意凜然,不用問這一隊騎士必然是要出城去逮捕剛才喪命之人的家小宗親,稍後襄水河畔必然又是人頭滾滾,血流滿地!

  類似的畫面近來頻頻上演,但就算見得再多也絕不能視若尋常。南面接連敗事,主上雷霆震怒,在當下這氛圍中,誰也說不準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

  要知道就連中山王和近來多受主上眷顧親愛的中常侍嚴震都不能倖免於難,一個被庭前訓話罰俸,一個則身受鞭笞刑責,雖無殺身之禍,但也都是顏面大失。

  宏大的殿堂內,近百名內侍、宮女分立兩側,殿角銅爐內沸湯滾滾,整個大殿裡都充斥著一股燥熱。除了這些聲息之外,殿內帷幔之下另有一個噴氣如牛之聲,便是當今的趙國皇帝石勒石世龍。

  寬大近丈的座榻雕飾以龍章鳳文,章服罩在一個稍顯臃腫的身軀上,肥大的眼袋垂掛在眸下,眉眼五官之間自有一股攝人心魄的威儀。雄主雖老,但那略顯渾濁的雙眸開闔之間仍閃露著令人不敢直視的鋒芒。

  此時坐在殿堂內的俱是微時相隨,輔佐趙主多年、成就霸業的國中元老,比如曾為趙主麾下十八騎的夔安、桃豹,以及文臣之首的程遐等人。這些人自是如今趙國權柄最熾的一群,但眼下坐在這殿堂中,卻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甚至額角都隱有冷汗閃現。

  石勒眉梢飛挑,眼角怒睜,嘴角卻掛著一絲濃烈譏誚,早年握刀持韁而布滿厚繭的兩手隨著近年來養尊處優,漸漸變得肥白柔軟,肥大的手掌里攥著幾枚骨珠,那珠子被攥在手心裡,發出磨牙一般尖銳聲,更讓人不寒而慄。

  「爾等眾卿,是無言道我?又或就在這殿上枯坐,窮待天命老死?」

  趙主言辭充滿譏誚,這聲音落在眾人耳中,神色俱都變得不能淡然,偶有幾人側目望向殿上掃見主上那陰鷙臉龐,原本涌到嘴邊的話語也不敢出口,或是將頭垂得更低,或是略有不滿的望向席中的程遐。

  如此一個氛圍下,在座本多不善言辭之人,這會兒更不知該要說什麼去化解主上憤懣。而以往這種時候,都是程遐等漢臣出聲寬慰主上。

  感受到眾人目光,程遐心中也是暗恨,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鄴宮之創建,本非門戶之私享,而是國務之大用。主上寄意高遠,庸者難窺,張漸之徒匹夫而已,既受恩用,自當以君王之命為首要之功,事不能畢,反以厲言詐求直諫……」

  砰!

  石勒手腕一震,掌心骨珠驀地飛出,直接砸倒案下玉質唾壺,足見力道之大。

  聞此異響,程遐也忙不迭住嘴不敢再多說話。至於其他人,神態則更加拘謹惴惴。

  眼角餘光在程遐身上游弋片刻,石勒心中已是不乏冷笑。先前被推出斬首那人名為張漸,本來負責鄴城宮殿的建造,但卻因為役眾多逃亡而逾期未能建成,歸來並不認罪,反而力諫主上不應虐使民力過甚,便被直接推出斬首,且搜捕其家,捉拿宗人一同入罪。

  但石勒所氣憤的卻非此事,程遐自然也明白,但卻仍然糾纏於此,實在可惱!

  鄴城營建逾期只是小事,更讓石勒感到氣憤的是,原本預定於新春入拜的鮮卑幾部並關中諸胡和涼州使者,居然無一例外,俱都中途折返。更過分是,鮮卑宇文、慕容兩部使者甚至公然襲擊前去迎接之眾,擄掠而還!

  「右侯棄我,實在痛心!若是右侯仍在,安能身受此辱!」

  石勒驀地長嘆一聲,眉目之間滿是追憶緬懷。

  聽到這話後,殿下垂首眾人神態俱都略有異變。而其中程遐放在案下的兩手更是驀地攥起,視線陡然厲色幾分,旋即便避席而起深拜羞慚道:「臣等不能攘憂於外,以致主上深憂至此,實在當罪!」

  其他幾人見狀,也都紛紛避席請罪,幾名將領更是痛心疾首狀,聲色俱厲踴躍請戰,要北擊遼東將賊首奉於君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