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合肥、壽春兩大重鎮接連收復,淮水防線徹底沒有了缺口,受惠的不獨獨只是江北各地,對於江東人心安撫之大,也實在是不可估量!

  但問題是,為什麼是沈維周?為什麼又是沈維周!

  相對於荊州陶侃認命的態度,豫州的態度可謂氣死人。送來那一份戰報之誇張荒謬,哪怕素來不曾履足淮南之人,都能看出其中不實之處!沈維周結好鄉黨,想要坐鎮淮南之心,已是昭然若揭!而庾懌對這小子的包庇態度,也實在是讓人怒其不爭!

  早前的梁郡,台中可以不計較,但是壽春、淮南之重,遠非梁郡可比。下半年經營梁郡,已經讓江東財貨普輸於北,當然主要只是沈氏家財。可是如今淮南之重,數倍於梁郡,若真再把沈維周安在那裡,他們父子南北勾結,還不知會玩出什麼花樣來!

  當然,這是一些陰謀論者的觀點,另有一部分旁觀者也覺得沈哲子不適合坐鎮壽春。畢竟壽春大鎮,就這麼交到一個弱冠年輕人手中,實在讓人不能踏實。更何況,就算沈哲子有足夠才能治好壽春,名位上怎麼安排?

  關於名位的問題,臨近新春時,庾懌歸都倒是給了一個解決方案:以琅琊王改封淮南,而沈哲子則以輔弼改封為淮南王的琅琊王的名義,擔任淮南內史,並且監淮西諸軍事。

  這一安排,首先將琅琊王這一充滿歧義想像的王號收回,不再授予宗王,對皇權是一種加強。而拋棄琅琊王這一封號,也是讓帝宗與舊事做一場名教上的割裂,再次確定晉祚正統的名義,不再以客居遠國而自居。

  另一方面,琅琊王改封淮南,除了早年王爵繼嗣之外,是中興以來江北封王之始,彰顯江東朝廷失土必復、復土必守的決心!

  至於解決沈哲子的名位問題,這只是一個附帶。

  庾懌這一提議,很快便獲得了台中許多對於淮南地沒有利益訴求的中立台臣們的認同,雖然反對聲很激烈,但聲勢已經不如此前那麼大。加上皇太后也表示同意之後,縱然台內還有爭執,那也只是時間問題。

  拖延這個問題的根本,還是無論沈哲子名位問題怎麼掩飾,都改變不了他家父子二人分據南北的事實。父子共方伯,不是沒有先例,但沈氏南人身份是一個繞不過的坎,實在讓人憂慮太多。

  就這麼一直僵持到了新春後,隨著拖延的台資入都,沈充也終於表示讓步,而且一讓步便讓人無法拒絕。沈充在奏書中表示,東揚州之立僅僅只是早年動亂時權宜之計,如今江東重新歸於安定,不應再為分割鄉親鄉土的惡政。

  東揚州的建立,始終是窩在人心裡的一個惡瘤,如今沈充居然主動表示願意歸一,那真的是無論如何,暫時先把這口餌吞下去再說!

  當然,當時分是好分,再要合併起來,則很難一步到位,諸多事務都要調整。但最起碼基調要先定下來,於是接下來台中便以沈充為揚州刺史,不再設東揚州刺史。

  一旦擔任了揚州刺史,沈充由會稽轉赴建康便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且也照顧到了吳人的人情,最起碼從表面看來,東揚州的撤除並非打壓吳人,而是給他們機會以小吞大。

  老實說,沈充能夠主動放棄眼下已經漸穩的割據東南一地,轉而附往台中,這一份膽氣和決絕也實在讓人側目。

  如此一來,沈哲子在江北的局面經營對其家勢便至關重要,若是再創大功,則沈家不再是盤臥東南的地方門戶,將會成為真正名冠南北的權門望宗。而若是敗了,輪不論罪且另說,沈充這揚州刺史則必然要在權斗中被剝奪,極有可能打落原形。

  最核心的問題得以解決,於是沈哲子的任命便也正式得以通過。長達兩個多月的博弈爭執,江東格局終於迎來了新的變化。

  所有身在局中的人,俱都有筋疲力盡之感,回過頭來再去看,心情各自複雜,似有所得,似有所失,最終的結果儘管不能盡如人意,但似乎也不是那麼的難以接受。

  第0683章 雄主老矣

  隨著國勢日益興旺,趙國國都襄國每逢新年也都是熱鬧非凡。

  尤其是去年,內治欣欣向榮,外以威加四夷,群臣入賀,諸邦來朝。趙主石勒尊臨建德殿,受內外臣民敬拜恭賀,單于廳饗宴四方使者,又集禁衛十數萬眾,自襄國郊南而出,巡狩臨漳、鄴城,夸武於野,君威國勢可謂攀至頂峰。

  如此壯武豪邁景象,士庶俱驚,時人皆道不遜強漢盛世,中原之地百年未有之壯觀。哪怕新年過後良久,言道當日之盛況,仍不乏人對此津津樂道,乃至於不以胡主而偏望,更生趙主乃是天命所歸之感慨。

  然而今年,形勢卻有不同。臨近年關之際,鄉野之間突然多了許多騎士掃蕩游弋,往年一些已經廢止的禁令復又變得嚴苛起來。不獨小民之眾多有肅然,就連許多鄉中豪宗大戶也多因犯禁而遭責。

  這種氣氛的轉變,自然令得人心惶惶,分明是一副將有大事發生的徵兆。中原方定未久,民眾多如驚弓之鳥,察覺到這氣氛的變化,自然竭盡所能去打探消息,想要弄清楚到底發生了,避免懵懂無知中便大難臨頭。

  而這一打聽,傳言便多起來,有的說南面晉軍大舉北上,壽春、襄陽等重鎮接連失守,就連南陽、潁川等地也都告急。也有的說關中氐羌作亂,已經衝出潼關,即將攻破洛陽。還有的說遼東鮮卑慕容氏興兵南來,正在肆虐幽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