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司馬勛身份或真或假,只有兩個可能。這對陶斌而言,如何選擇已經極為明朗。要知道冒籍,尤其是冒認宗室之籍,如果是假的,那此人一生就毀了,最起碼在這江東之地一旦被戳穿更是性命都將不保。

  一番接觸之後,陶斌發現司馬勛並非一個張狂妄誕之輩,尤其雖然長久流落胡部,但是談吐之優雅並不遜於那些都中世家子弟。這更讓陶斌認定其人身份,於是便更加不遺餘力的去結好。

  如今江東宗室本就不多,司馬勛其人又確有勇武之才,一旦身份得以確認,可以想見來日必得大用。如果有了這樣一個未來的強援,陶斌即便不能爭取繼嗣,想要提攜得用也不是難事。

  所以今次入都,陶斌是打定主意要竭盡全力幫助司馬勛,同時也借司馬勛這一身份爭取拜望更多權門。

  今次跟隨荊州報捷隊伍而來,他家老父再振餘烈,統率所部收復襄陽,如此一樁大功,其父名位已是封無可封,台中極有可能會擇他們家中兄弟蔭封名爵,這是陶斌今次入都最大的追求。

  返回船艙之後,陶斌也並未以自家當下權位自矜,邀請司馬勛共席而坐。過了沒多久,便有石頭城守卒送來酒食,因無美伎奉上,陶斌便有一些不悅,訓斥幾句。

  那些尋常兵卒,自然不敢與這些方鎮悍將鬥嘴置氣,忙不迭解釋一番。一者石頭城軍備所在,對於女樂之事本就禁止,不敢私置。二者最近江北再傳捷報,如今都下正是合城歡慶,士庶咸樂,就連原本頗多在左近流連的船娘女伎都被城中各家招徠共賀,因而不見。

  陶斌聽到這話後,怒色才稍有收斂,而旁邊司馬勛也笑語道:「女伎之類,不過尋常消遣。世兄今次隨捷下江,來日可想必是譽滿都下,各家爭幸,何愁不能盡興,倒也不必急於一時。」

  陶斌聞言後不免更加笑逐顏開,因那兵卒盛讚江北王師壯武,直接扯下腰間一環珮拋下去算作打賞,摸著頜下短須笑語道:「你們這些都中小民,又哪裡知道外鎮王師要求一進有多困難。不過今次荊州之勝,確是壯武可夸,也難怪你們這些寒傖小卒都知共樂,可見也是王教之下忠義順民,雖然招待不周,但也值得一賞。」

  那兵卒得賞後自是笑逐顏開,只是聽到陶斌之語不免一愣:「荊州也有事功?如今都內共樂的,可都是在說駙馬沈侯壯武常勝,連傳捷報,數月之內復土千里啊!」

  第0680章 通苑逞凶

  這一個冬天,都內氣氛可謂久違之熱鬧。

  對於小民而言,上半年雖然小有水患,義興、宣城等地多有民眾受難,也波及到丹陽都南,但因調度賑濟及時,並未糜爛成災。

  江北各鎮雖然頻有用事,但地方上也未加征太多,可謂德政。總體來說,算是一個豐年。小戶之家即便畝出有欠,但工織俱有所獲,生計不成問題。

  而在生計之外,江北捷報頻傳,雖然民眾們對此未必能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也多有傳頌,早前懸在頭上的胡虜刀兵被遠逐於外,江北復土絕非一鄉一縣之地,幅員之遼闊遠遠超乎他們的想像!

  這其中最為人稱頌的自然是駙馬沈侯,出都半年,屢建功勳,拒奴於淮,失土多復。

  在這個寒冬里,沈哲子聲望也攀至新高。因為這位駙馬對都內民眾而言,絕非僅僅只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一個符號,而是深刻影響到了這些民眾們的生活際遇和處境。一居一室,一飲一食,都有諸多襄助惠澤可表。

  而沈侯帶給民眾們的,不僅僅只是衣食起居的改善,更給了他們闊別已久對生活的美好期許。居內則安民治土,居外則破虜復疆,豪言壯行,市井廣傳,可謂是無可挑剔。

  自然民眾們對這位少年公侯也是不吝厚愛美言,市井之間,門戶之內俱有歌頌。而前不久傳入都內的《沈侯破陣歌》,言辭樸實,風骨壯烈,氣勢慷慨,一時間也成了都內年輕壯力們樂於唱誦之歌,情達極處,恨不能自備弓刀,與沈侯並肩殺奴!

  而有了沈侯壯功這一珠玉在前,雖然荊州收復襄陽、徐州擊破淮下盱眙,都是意義極為重大的大勝,但在民間卻遠不及沈侯收復壽春那麼引人矚目,廣為傳頌。

  小民們喜樂偏愛,自然可以無所顧忌、肆意表達,但台中當然不可能偏頗處理,對於三鎮入都報捷的隊伍,俱是一視同仁,殊禮恩賞。當然主要還是殊禮,實在是今冬台資庫用匱乏,根本無物可賞,若非號召都內各家捐輸米糧,就連台城正常運營都略有不繼。

  台苑營建完畢之後,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天子宮苑面積倍增,宮室諸多。皇帝以儉用為德,台苑之外諸多別苑俱都不再歸於宮私,轉置各寺署另作別用。

  比如早年的建平園轉置光祿之下,用作一些賓贊禮儀之事,皇帝、皇太后常於此饗宴內外臣屬、命婦並鄉中長老和高德名士。而原本的通苑也再作擴建,專供內外謁者并州鎮郡國使者居住。

  於是,各州報捷隊伍自然便被安排在了通苑,這也令得通苑近來氣氛稍顯詭異。雖然台內對這些使者們是一體等同安排對待,但其實落在實際上還是稍有差別。比如豫州的使者明顯比其他方鎮待遇要好一些,雖然住宿偏東,但衣食用度包括禮儀之類都有殊異。

  明白的人對此倒也並不覺得有什麼異常,一方面自然是因為材用度支方面的少府如今便是沈家當事,即便主官不作偏視,下面屬官們自然也會迎合。更何況這裡管事的奉引謁者監事本來就是沈家門生,自然也要關照自家人,優越對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