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聽到這話,俱垂首下來,默然不語。

  「當然世祿之家,未必仰於武事卑用。我這一點濁志,實在不能強勒於眾,但一想到賊虜豺行於北,虐我神州萬民,若不能以虐還之,手刃奴賊,此生終是有憾,氣不能暢,情不能忍!因之善愛此身,以待用時。」

  「駙馬此番警語,實在讓我慚愧!本身實在沒有雅趣可彰,效人服此,不能得於樂趣,只是骨肉荒馳,寢食不安,氣血紊亂,反倒失了往年勇搠賊眾的豪氣。今日得了駙馬警醒,才知不只沒能得於雅趣,反而抹殺了自己的志氣。」

  謝奕垂首澀聲長嘆,繼而便正色道:「願從於駙馬,絕棄此用,善養筋骨,以待殺賊!」

  第0574章 徐州亂局

  沈家三人俱受鞭笞,這給歡快的氣氛潑了一盆冷水。接下來眾人無論心內是何感想,也都不好再放浪形骸,肆意玩鬧。

  沈哲子那為國用而惜己身,絕棄服散的論調,很快便通過謝奕等人之口傳揚出去,繼而便在這三百多名都中世家子弟中引起了討論。

  有的人對此自然嗤之以鼻,他們這些世家子弟,自有庭門舊勛作為堅強後盾,又不像寒庶人家一樣只能卑事無用,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追逐那些玄虛樂趣,自然也就對沈哲子那種論調乏甚認同感。

  但也有人對此奉若聖圭,認為這是認清時勢、積極備用的老成持重之言,心理上的認同轉付實際行動,有的撰文書寫服散對身體的戕害,有的身體力行,燒散明志。

  原本尚算其樂融融的迎親隊伍,因為秉性、意趣和認知的不同,漸漸分成了兩個陣營。認同沈哲子的和不認同的,大概各占一半。

  這樣一個結果,沈哲子還是感到很滿意的。他很清楚他這一個論調,在時下而言實在難以獲得主流的認可。在這三百多人的一個小團體中,居然能夠得到一半的人認同相應,已經是非常好的一個結果。

  一方面自然是因為他個人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隨同前來的世家子,不乏常年混跡沈園的憤青們。沈哲子將服散與北伐聯繫起來,那麼服散與否已經不止是個人的口味愛好問題,已經上升到了道德和忠義的高度。

  眼下還只是局限在一群年輕人之間的討論,來日回到都中,關於這個問題肯定也會引起時人的廣泛討論。有爭議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時人根本意識不到熱衷服散的對錯與否,當這個問題有了被討論的價值,那麼自然會有源源不斷的人加入到兩方陣營中去。

  以往沈家是一個上升期,是要廣泛的造勢求援,以期能夠增加影響力。可是現在,他家勢位已經攀升到一個臨界點,也不必再像以往那樣從善如流,需要強化自己的主張和宗旨,這才是一派領袖該有的姿態。

  年輕人們之間的分裂和爭執並不影響婚事的進程,庾曼之那裡補救的及時,總算把生米做成了熟飯。郗家人來到莊園後看到那滿園的狼藉,臉色都變得有些難看,本來對這個姊夫便有幾分不滿的郗愔更是氣得直接拂袖而去。

  但事已至此,追悔無益,即便有酸楚那也要把苦水往肚子裡咽。還要整理一下送親隊伍,趕在年關之前過江返回晉陵。

  一行人又在廣陵逗留兩天,一直到了臨行之前,郗鑒才抽出時間來接見了一下沈哲子。

  沈哲子到達刺史府的時候,內外各種彩燈等喜慶裝飾尚未撤去。徐州諸多部將們尚在正廳開會,沈哲子先被安排在了偏廳等候。

  他所在的地方與那正廳隔了一道高牆,中間還有數丈的距離。儘管如此,沈哲子還是能夠聽到那裡的爭吵聲、乃至於咆哮聲。依稀聽到幾句,心內便將爭執的內容勾勒出一個大概。

  淮地戰區,在當下南北對峙的局面下,一年到頭大大小小的衝突數不勝數。眼下爭執的雙方,主要是臨淮前線與廣陵本部眾將在吵鬧不止。至於爭執的內容,便是臨淮一部分人想要爭取更多後勤補給,這自然會觸犯到廣陵本部的眾將利益。

  沈哲子在偏廳等了小半個時辰,那爭執聲一直在持續,當中甚至還夾雜著兵甲碰撞聲,可以想見郗鑒所面對的是怎樣一個混亂局面。

  又過了一會兒,爭執聲才漸漸停止下來。而後,廳外響起了腳步聲,沈哲子便連忙起身,不旋踵,郗鑒便出現在了門口。沈哲子一邊上前禮見,一邊打量幾眼。

  如今的郗鑒,較之幾年前略顯老態,鬚髮灰白更甚,唇角法令紋更顯深邃,裹著裘衣的肩背略有彎曲,雙眉仍然緊蹙著,臉上帶著很明顯的倦色。

  「有勞駙馬久候了,請坐吧。」

  行入房間後,郗鑒對沈哲子點點頭,勉強擠出一絲笑意,而後自己也行入進來,坐在了上席上。

  沈哲子躬身回道:「郗公身負邊防重任,尚能撥冗有見,恭候也是應當。我與長民,世交情厚,晚輩恭見,郗公稱字即可。」

  郗鑒看著禮數周全的沈哲子,思緒不免微微一滯,心內卻是不乏聯想。自從他歸鎮以來,諸多煩擾至今,雖然不曾與沈哲子直接接觸,但卻多受沈氏掣肘,可沒有感受到什麼恭敬之意。

  「這樣也好,維周你雛鳳清音,屢鳴於江表。不見韶年俊彥,不知老之將至。我早就想見一見維周,只是雜務纏身,一直無暇。維周你不日又將動身,若是不見,於我也是一樁憾事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