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沈哲子寫起來倒也並不具備什麼心理負擔,況且他這個故事梗概已經是經過後世漫長時間的發展和藝術加工的成熟版本。比如其中的化蝶,就算時下已經有了這個故事傳說,必然也沒有這一份劇情。

  《化蝶》這種藝術形象的升華,大概還要追溯到《搜神記》里的「韓憑篇」,宋大夫韓憑之妻貌美而被宋康王侵占,其妻貞烈深情,躍下高台求死,左右撲救只抓住一角裙帶,化蝶而飛。夫妻殉情,宋康王銜恨使人分葬,兩冢對望各生梓木,曲生糾纏合為一體,又是一個「相思樹」的傳說。

  這種藝術的嫁接和融合,充斥在大量流傳後世的民間傳說中,非只孤例。

  而沈哲子之所以動念要寫《梁祝》故事,還是因為前段時間動念要搞一些文藝創作來傳達一些價值觀。而要搞這一類的文藝創作,自然免不了要有所借鑑。而沈哲子能夠想到的一位大神級人物,便是時下在台城擔任閒職的干寶。

  干寶這個人,在時下而言本身不預名流,但是在後世的名氣卻遠比時下許多名士要大得多。

  中興之初,此人因為學識淵博、屢有著述而被王導召來擔任史官,為中朝修史。但是因為時局動盪不寧,加上干寶歸鄉服孝,這個修史的工作也是斷斷續續,到現在已經完全停止了下來。

  復官之後,干寶便在台城擔任一個閒職,並沒有什麼具體的任事,也算是享受國務津貼的一個博學之士。

  前幾日,沈哲子還專門派人去拜訪干寶,求來了幾卷《搜神記》,作為自己藝術創作的一個源泉。但沒想到剛剛書成一篇,便慘被興男公主這個見不得傷情淒涼的小娘子扼殺創作力。

  《梁祝》這一篇故事,沈哲子當然不會改,書成之後他還美滋滋的打算讓人抄錄一篇給干寶送去,教一教這位大神藝術創作應該怎麼來。與此同時,他也在考慮該用什麼樣的形式將這個故事給演出來。

  時下的觀賞戲劇,並不獨只有歌舞,比較奢華的像是沈哲子前幾日在沈園觀賞的魚龍曼延,另有藉助木偶道具的傀儡戲,還有歷史更悠久的俳優侏儒上演的滑稽戲。

  比較近的還有庶民所樂的參軍戲,表演形式比較簡單,一人扮演參軍,乃是一個貪鄙無恥之人,在台上扮演一個丑角,另一個人則扮演蒼鶻,負責戲耍玩弄參軍,也是滑稽取樂為主。這種戲在吳中倒不多見,沈哲子只是在京口曾經見鬧市中有人演過,算是已經有了善惡區別的角色扮演。

  這些事情對世風有所導向,那也是潛移默化,沈哲子的精力自然不可能放在這裡。而且過段時間他就要搬去台城,更沒有時間做這些閒戲,不過他家裡也有閒人啊。正好近來南苑也重建無望,此事交給公主去做最好。這女郎如果能編排出一些士庶共賞同樂的戲劇,未來的藝術史上也能占據一席之地。

  小侍女瓜兒很快就返回來,因為來回的跑動,嬌俏小臉上泛起一絲迷人的潮紅,她將紙筆擺在案上,亮晶晶的眸子望望沈哲子,又望望興男公主,雖然沒有說話,但那意思顯然是想要公主趕緊催促郎君修改那個悲劇結局。

  興男公主呵呵一笑,坐在書案對面,拿著沈哲子手稿拍案道:「你就這麼寫……」

  說著,她便將自己所設想的結局道出來,大意就是會稽有山民作亂,作為縣令的梁山伯領兵平叛,創建大功,被封為侯。而那個破壞佳偶的馬家,則死在了山民作亂之中。最後梁山伯功成名就,贏娶了祝英台云云……

  聽到公主得意洋洋的敘述她的美好故事,沈哲子已經忍不住不屑的撇撇嘴巴,觀人所想大概能體會到其人雅趣如何。興男公主這一修改,一個流傳千古魅力不減的愛情故事,馬上就有了那種腐朽不堪的三俗味道,韻味全失!

  於是,沈哲子便對將這個文藝創作的重任交給公主,心內有了遲疑。這女郎趣味庸俗得很,一點都不具備文青多愁善感的情懷。不過這麼鄙視公主的時候,他卻忘了公主之所以有如今的品味,那也大半都是他的引導之功。他的品味大概也只能調教出這種檔次的趣味,所以大多數時候,人還是患不自知啊!

  但改或不改那還另說,關鍵公主這個常識錯誤,沈哲子接受不了。

  「平剿山民作亂,就能爵封二等侯?那梁山伯殺了多少人啊?會稽山民還能剩下幾人?」

  沈哲子嘆息著問了一聲,他也是舊勛卓著,乃至於平叛首功,不過只是封了一個二等開國侯,這已經是主角待遇了,那梁山伯剿滅區區一點山賊居然就要爵封二等,他這個主角都看不過眼啊!

  若以軍功而論,最起碼也要是過萬的斬首。為了兩人團聚,卻讓萬人赴死,興男公主這個三觀很有問題啊!

  「你都說了這是假的,不過是閒來消遣,自然要圖一個爽快!尋常遊戲之作,誰要看你舊勛作比!人世已經傷情,誰又樂意看這淒冷故事!」

  興男公主振振有詞,略一轉眸後便放低了語調說道:「就是二等侯,你就寫烏江侯……」

  沈哲子放下筆,意味深長的望著興男公主。

  興男公主被他望得頗感不自在,左顧右盼,片刻後漸有惱羞成怒,一拍書案憤然而起:「我又不是一個庭中醜惡婦人,難道就不能自比一次嬌俏可親的祝家小娘子!」

  第0480章 精益求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