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給公主營造一個有別於時下的生活環境,沈哲子也是煞費苦心,衣食無缺、無憂無慮還是最基本的保障,更多的還是讓這女郎面對生活要自己主動起來,不要活成其他權貴人家婦人們一樣悲秋傷春、香閨滿怨的模樣。

  早年南苑的經營,已經讓興男公主較之時人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創造力,而且因為有了沈哲子不遺餘力的支持,這些想法很多都實現起來。單單這一點,已經讓這個女郎擁有了超乎常人的自信心。

  雖然興男公主的創造力大多體現在奢侈家居方面,並不能益於世道。但這是生活環境所帶來的限制,而且沈哲子也無意要把公主教導成為古時嫘祖那樣的聖母,只是希望這個女郎能夠過得更充實快樂一些。

  這一段時間,因為賓客登門太多,興男公主也實在懶於應酬。那些登門的各家女眷,來來去去只是一番說辭,聽得多了自然也有煩膩。

  公主府東廂一個跨院裡,沈哲子正在低頭翻看一些樂譜,在他面前書案上則擺著一些琴瑟笙簫之類的樂器。他本身倒不是對這些雅戲深惡痛絕,哪怕在後世時,關於音樂其實也不乏好聽或是不好聽的鑑賞力,早年不樂意接觸這些樂器,主要還是沒有時間。眼下難得安閒,倒也並不抗拒擺弄一下。

  不過大概是他本身就欠缺這方面的雅骨,那些冗長的文字譜,單純的字拿出來他倒是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卻是完全看不懂,更不要說手捧秘笈全憑自悟了。

  旁邊小侍女瓜兒看著郎君手捧一份樂譜,神態肅穆冷峻,眉頭微微蹙起,似是一副深憂國計的模樣,不禁抿嘴暗笑。跟隨在沈哲子身邊這麼久,她哪會看不出郎君因何會有這幅神態,可是那些樂譜在她看來卻是非常清晰明白,乃至於蔥白手指都在袖子裡暗暗和拍。

  可見天賦有長短,半點難強求啊!

  不過這個小瓜兒倒是猜不到沈哲子眼下所想,他確實在思考有關國計之事。

  時下的樂譜是文字譜,所謂舊調重彈,樂曲旋律如果單憑口述身傳,久而久之不免就會失真,悖於舊韻遠矣。所以需要有獨立於旋律之外的一個標準標識,那就是樂譜。但是用文字記錄樂譜又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受到了識字率的限制,不能廣泛傳播。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音樂又有雅俗之分,雅樂那是高層專享,鄉調俚曲才是小民自娛。所謂鄭聲淫樂,不登大雅之堂。音樂雅俗與否,甚至於上升到政權的威嚴和合法性。

  歷史上謝尚北伐,於牛渚採石而制石磬,為江表鍾石之始。而鍾石之樂,便是大雅之音,在時下而言,是一件很莊嚴肅穆的事情。

  沈哲子沒有音樂方面的造詣,因而對於音樂到底能不能塑造人格,心裡也是存疑,存而不論,並不太過關心。他所關心,或者說所聯想到的,是從眼前這文字譜想到了後世的減字譜。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元氣的積累,高端的總是在向下傳播。

  譬如後世歐洲皇室跌落塵埃,許多生活方式便成為當時新興階級效法對象,等到挖無可挖,便漸漸演變成趨於標新立異的所謂時尚。其具體藝術含義不做討論,發展軌跡就是如此。人總是趨向於追捧稀缺,這一點無可避免。

  時下的音樂,大體還是士族能夠專享的一項娛樂。但是隋唐開平世道到來後,昔日王謝堂中曲,已成市井走卒歌。音樂的廣泛傳播,原本的文字譜變成了限制其傳播的一個障礙。以往士家轉養樂姬伶人,如今已成庶民之樂。於是文字譜,便漸漸為減字譜所取代。

  所謂的減字譜,便是文字的簡化和削減,一方面能夠更具標識度,另一方面也更便於記載樂曲促進傳播。畢竟,樂工未必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所以單創一種更簡便的記譜法。

  而沈哲子由此產生的聯想是,能不能夠通過簡化字來普及識字率?

  其實簡化字的淵源,也可以追溯良久。宋元以降,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普通小民對於信息的獲取和記載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因而便漸漸有了許多庶民所用的筆畫極為簡約的俗字。而真正大規模的、由政府倡導的簡化字推廣,還要推及到更後。

  後世不乏人詬病這樣的推廣喪失了文字古韻之美,這或許是一種精英固守傳統的思維,但對整個社會而言,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不過痴人妄言。文字對信息的承載和傳播,意義要遠遠大於它的書寫格式。

  沈哲子之所以有這個想法,那也是長期有感。時下的社會發展,並不能說已經達到宋明時期那種小民都必須要掌握文字信息的程度。但是由於社會的頻繁動盪,那些位於士族下層的寒門,因為其積極入世的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向上挑戰,取而代之的意圖。

  而這種整個階級的跨度躍遷,並不能寄望於陶侃或是王猛這種一兩個寒門優秀人才的畢生努力。南北朝跨度數百年的動盪,所解決的社會問題以及構建起的新型統治技術,也不是一兩個軍事強人能夠主導完成。

  沈哲子近來接見眾多求訪者,很多時候都有這樣的感慨,寒門子弟在天賦上未必就遜於士族子弟,但是教育方面確是拍馬難及。他倒不寄望於簡體字能夠徹底扭轉這一局面,最起碼能給這些人提供一個獲取信息更方便的方式。

  就好像普通話的推廣,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只是說話的方式做出調整,但卻能夠讓不同口音、不同地域的人交流起來效率倍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