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他的考驗才剛剛到來,麻煩事會一件接著一件發生。

  賑災之後,自然要安排生產,只要田畝有所出,那麼就不再會有大的動亂。耕作需要土地,需要人丁。年初沈哲子歸朝後,朝廷終於展開了新一輪的封賞,名爵之外,最大宗的獎賞自然是土地。

  一輪瓜分下來,京畿周遭合宜耕種的田地已經所剩不多。在這一點上,沈哲子自然沒有立場去怪責別人,因為他自己就是這一輪瓜分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除了烏江那一個侯國之外,單單賞賜的田產足足就有數百頃!其他人家大小事功,也都分賞有序。事實上除了土地之外,朝廷也沒有更多的手段來拉攏凝聚人心。

  有了土地,下一步自然是人口。沈哲子作為賑災主官,在各家心目中陡然變得重要起來。這段時間來,不斷有人登門請託,想要分潤一部分人丁。畢竟舊籍已經完全焚燒一空,只要沈哲子大筆一揮,就會有大量的人口被隱瞞下來。

  聰明人不止沈哲子一個,他能大肆吞沒人口,旁人自然也有這個想法。尤其世居丹陽的各個人家,在今次的動亂中損失可謂慘重,迫切許多補充大量的人力,才有可能儘快恢復元氣。

  這一類的要求,沈哲子當然不能滿足,他之所以主動承擔這個重任,又不是為了給那些人家打工。只有將人力掌握在自己手裡,接下來才有底氣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但這些人家對人口的貪婪是難以遏制的,沈哲子不理會他們,他們自然又會有別的手段。因而各個難民營地附近近來也是活躍,許多人家都派人在附近想要吸引人口。比如散播流言,比較有市場的流言是,朝廷將要將這些難民轉移到江北屯戍墾荒,又或者要將他們轉成吏戶兵戶,不再正常安置。

  這一類的流言,在難民當中造成極大的恐慌。一旦過江或是成為吏戶,他們祖祖輩輩都要受苦,承擔沉重的勞役。因而許多營地里都不同程度的有難民潛逃,屢禁不止。

  這些王八蛋們,遇事蜷縮於後,爭利倒是當仁不讓。沈哲子對此也不客氣,將營壘周遭閒雜人等盡皆驅逐,順便搜查京郊各個莊園,匿丁超過十人,直接殺人封莊!

  單單最近這幾天,砍掉的人頭就有幾十,雖然只是各家底下的管事工傭,但那些血淋淋的屍首也足以讓人驚駭。

  這樣暴烈的手段,其實於事無補,反而從側面印證了那些流言,難民們逃離之風更劇烈。但沈哲子殺人也不是為了禁絕逃離之風,他就是單純的立規矩而已。不要以為得罪了他就能如以往那樣含糊了事,要做好被殺頭的準備!

  因為這件事,沈哲子近來風評也是急轉直下,從原本的德才兼備轉有忿狷酷吝之名。誰敢殺我,我就罵他!時人這種劇烈的情感轉向,倒也頗為讓人側目。

  不過沈哲子對此倒也並不放在心上,他也不是孤軍奮戰,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吳人群體。他是承擔著吳人們的利益訴求歸都,罵聲再烈,後面都有人幫忙罵回去。最起碼在夏收以前,哪怕是王導,也不能罔顧吳人訴求而將沈哲子奪官。

  賑災的同時,沈哲子也把建康城徹底拆了,朱雀大桁以南,除了烏衣巷等一些台臣住所以外,別的地方幾乎已成一片白地!那些難民民夫們在得到救助以後,主要就是在做這事。

  當然這不是台中的主意,台中只是希望沈哲子能賑災,確保今年的耕作生產能夠正常進行。但沈哲子覺得這顯不出他的本領,以清理為名,一天拆一點,然後全拆了。這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建康城不修不行了!

  人言魏晉多放達,但背後卻是效率令人髮指的低下!歷史上蘇峻之亂後,建康城也是殘破不堪,但也修修補補就住下來了。哪怕是台城和苑城,一直到了謝安執政時期才進行了一次大修。

  換言之,台中那些臣子們,自己辦公場所漏雨漏風,他們都能置之不理,還能怎麼奢望他們勤勉於政事?

  如今這個建康城,本來就是陳敏作亂的時候從東吳舊址上修築起來,城池狹小逼仄,後來繁榮之後一圈一圈擴展出來的長干里之類,更是雜亂不堪。

  說實話,這些人就算住在狗窩裡,也不關沈哲子的事。

  但重修建康城這一件事,不獨獨是政治意義,沈哲子也需要藉由這一個曠日持久的大工程,來梳理一下自己這一方的勢力,達成一個更穩固的構架,才能更有效率的將人力物力往江北周轉,正式著手北伐。

  如果用一個更恰當的比喻,重修建康城就是一次比較徹底的土斷,對皇權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加固。這樣一來,只需要獲得皇帝的支持,就能獲得一個比較穩固的後方。

  畢竟沈哲子的根基在吳中,而地緣所限,吳中不可能成為他北伐的後方基地,所以他需要皇權的加持。

  重修建康城,有三個比較大的難題。

  第一是征地,建康不是邊蠻之地,可以說每一寸土地都是有主之物。要將這些土地完全徵收上來,困難實在不小。

  第二是錢糧,以往建康城的城建動作不大,主要原因還是沒錢。蘇峻攻破建康後,獲得了錢有億萬之數,絹有七八萬匹,糧在五十萬斛之間。

  看似數額不小,但這是中樞財政積攢數年的盈餘。只要發動一場戰事,就有可能消耗一空!

  庾亮執政數年,只留下這一份家底,本來是為了解決歷陽之患的儲備,結果被叛軍盡數搶掠!富可敵國在別的年代可以說是極為龐大的財富,但是說實話,單單沈家一家這些年的積累已經不止於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