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友聽到他這麼說,心內鬆一口氣。實在是歷陽軍尤其是張健驍勇之名已經多得傳頌,沈哲子能勝他一次,未必能再勝第二次。此時聽到張健並無切切復仇之念,他繃緊的心弦才有所舒緩。

  張健輕啜一口案上茗茶,而後閉著眼略作回味,那疤痕猙獰的凶臉上竟然流露出一絲不甚相稱的風雅氣質:「早年只覺南茗寡淡,不及酪漿勝飲,如今心境有所不同,細細咂摸,亦有別樣風味。」

  紀友心緒沉重,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旋即便察覺到張健放下那茶杯,兩眼正直勾勾望著自己。他心內一突,強笑道:「張侯可有見教?」

  張健聞言後笑了笑,指著紀友說道:「早年慣以偏目觀人,總以為肉食者勝於辭令虛言,卻拙於實任庶務,眼下思來,實在大謬。當年過江用事匡扶社稷,有幸得見尊府大君,以我淺目望之,只道憑舊望而篡幸之尋常老者,不足為觀。蚍蜉觀大樹,難見其高遠,穆公之清明,本非我這種寒傖武夫能窺見啊。」

  紀友不知張健為何突然言到大父,聞言後只是乾笑一聲道:「大父之風采,我雖耳濡目染,終究難得一線,不敢恬顏妄論。」

  「紀君實在不必過謙,以我觀之,你倒已經頗得穆公之神韻。」

  張健微笑一聲,似有所指,繼而話音又一轉,神態不乏寂寥道:「早年慣以偏目望人,如今卻是身受所害。吳中玉郎早有令譽流傳,我卻只作閒人之妄語,前日險被陷殺於陣上,至今仍有餘悸。方知人言不虛,名無幸至。以我愚鈍之才,不得溺亡,不知水險。再想起這位駙馬年淺微名,無人得視,穆公卻能高眼垂觀,幸拔於室。這一份識鑒之能,真是令人讚嘆不已!」

  聽到張健厚贊自己兩名至親,紀友也頗感與有榮焉,感慨一聲道:「維周之才具超凡,早有端倪。我與他相結總角,常有形神俱穢之感……」

  講到這裡,他話音頓了一頓,不再多談。

  然而張健卻是談興正濃,撫著手嘆息道:「人之形神才具,真有玉石之分。此等璧人行於世上,讓人心嚮往之,意願親昵。可惜,可惜,我大概是無此榮幸,實在可憾。」

  聽到了這裡,紀友也終於覺出張健的態度並不尋常,腦海中閃過諸多念頭,最終也只是乾笑兩聲,沉默不語。

  然而張健卻不打算放過紀友,視線灼灼望著年輕人,語調隱隱已有幾分變化:「我自知自己是怎樣人,寒傖之餘,不乏暴虐凶名。能得紀君賞識善助,實在讓我受寵若驚。今日登門來訪,道謝之外,也想請問紀君可有教我。」

  聽到張健這直白之語,紀友後背已經隱有冷汗沁出,他已經不敢想自己若應答不當,迎接自己將是怎樣下場。

  在張健厲目逼視下,沉吟許久之後,他才緩緩開口道:「張侯何必自視甚薄。我為任此鄉,惟求不負而已,上不負朝廷之用,下不負鄉民之請,外不負同儕之賞,內不負家風之傳。我肯幫張侯,兩害相權而取輕者,管氏貪虐過甚,長居於此,非鄉民之福。假張侯之手除之,雖是越分之想,卻又不得不為。」

  張健聽到紀友這麼說,神色卻是微微一怔,低頭沉吟少頃之後,望向紀友的眼神不再咄咄逼人,語調也有所緩和,於席中輕笑道:「末將何幸,竟得紀君相知。紀君請放心,某非嗜殺之人,紀君義不負人,我亦不會負你。我居此鄉一日,絕不施虐鄉人。」

  紀友聽到這話,心內繃著的一口氣才徐徐松下來,只是一想到彼此立場的不同,心情轉又複雜幾分,望著張健說道:「可惜賢良錯付……」

  「世間賢良何其多,君能識者有幾人?」

  張健亦知似紀友這種吳中望族子弟,哪怕表面再如何順服,終究與他們這群叛逆不是一類人,並不介懷於紀友的感慨,卻以近乎自剖的語調說道:「我倒可惜紀君此類公允明識之人不能早居高位,否則國事何至於此。向年我等奉王命而過江,何嘗不想以此一腔熱血庇護一方山水安寧,若非身被逼辱至於途窮,哪敢為此惡事!」

  紀友聽到這話後不禁默然,他是真的為張健感到可惜。

  ……

  大業關內近來沒有什麼太大的軍事行動,除了傷員休養之外,其他士卒也都保持著基本的軍事操練以維持士氣和體能。

  那一戰除了打出威名之外,也讓大業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報捷之後,行台很快給予大業關這些將卒們進行了表彰。如今平叛之事尚未完成,因而眾將只賞職事,未議爵俸。

  作為此戰主將,沈哲子加三等昭武將軍銜。雖然三國以降雜號泛濫,將軍號已經不甚值錢。但沈哲子以少年而得授三等,而且還是實任的假節督護,除了一些特殊情況而用事的宗室諸王之外,亦足引人矚目。但他這榮耀乃是實打實的戰績換來的,並未引起什麼非議。

  自沈哲子以下,眾將皆有犒賞。徐茂作為前鋒沖陣首功,加義興太守職,賜幢蓋儀仗。郭誦本有侯爵幢蓋,南來後被罷除,藉由此功盡復。沈家的沈默、沈牧都得四等將軍銜,而杜赫、陶弘等等一類隨軍參謀軍事者,也都領到了一份勛職。

  在這一類事情上,庾懌要比庾亮真性情得多。庾亮在位時,為了避免物議,除了推掉自己的封賞之外,家中兄弟的事功之賞也都能推則推。庾懌則不然,借著沈哲子戰報上給庾曼之記上的功勞,直接給兒子也加了一個勛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