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誠然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沈哲子也知歷陽縱使勢大一時,但絕難維持長久,但戰術上不能不有所重視。他雖然軍略稍遜,也不曾直接統兵與歷陽軍交鋒,但對歷陽軍的彪炳戰績卻是深知。

  所以對於這一處大業營寨,沈哲子也是分外看重。雖然決定勝負的因素有很多,並不獨獨需要依靠堅固的堡壘,但趁著眼下尚有時間,準備的充分一些總不為過。

  大量左近山嶺開採出來的山石被源源不斷搬運來此,還有早先造價不菲、始終不能量產,只作為軍事應急儲備的水泥,統統用上去。此處已經地近京口,物資配置極其方便,在不計工本的投入下,數千民夫晝夜趕工,短短几天時間內,一座橫隔山谷的雄壯營寨已經拔地而起!

  這營寨的樣式,採用的是杜赫熟悉的那種關中塢壁的形式打造而成。關中歷經動盪,從東漢以來戰亂頻頻,至今不曾恢復元氣。因而這種塢壁都是歷經諸多戰火考驗,技術上也都是以生命為代價進行一點點的修葺,只要物資供給不斷絕,可以阻攔數倍之敵猛攻不破!

  對於那粘合度遠甚灰漿的水泥,杜赫也是感到分外驚異,在他看來,若有這種築城利器在北地推廣,旬日可築數丈之城,節節推進,步步為營,羯奴那些粗鄙攻城之法實在不足為患。

  因而他也忍不住拉著沈家工匠詢問水泥製作技藝,只是這種秘法尋常工匠哪裡得知。當沈哲子苦笑著給杜赫解惑,杜赫才知這看似其貌不揚的塵埃造價之高實在讓人望而生畏。這樣一座營寨哪裡是土石堆成,分明是銅錢壘就!

  這也是沈哲子苦惱所在,其實如今他家重金燒制的這些水泥,較之後世的土法水泥都是稍遜。比起時下的灰漿而言,唯一的優勢就是凝固得快,粘合強度只是略高。若是不趕時間的話,實在不值得代替灰漿去用。

  但事情有時候就是只爭朝夕,當這營寨立起不久,不旋踵王舒之軍便追趕而來。

  第0311章 假節督護

  眼看著面前這雄壯關隘,王舒也是怔怔出神。前不久他還經過大業,可以確信此處並無阻礙!

  早先雖然放走沈哲子一行,但也派斥候沿途監視,只是前數日斥候被驅趕而回,旋即他便接到太保通信,在曲阿稍作布置之後,隨即便率兵追趕而來,前後區區七八天的光景,沈家莫非有驅鬼役神之能,竟於荒土之中建此雄關!

  不過他仍謹記今次重點為何,雖然皇太后和琅琊王在其眼下走脫,但也不是全無補救機會。只要他能及時趕到駕前,憑其家世與資歷、名望,未必沒有在來日平叛風潮中分一杯羹的機會、甚至借著與淮北郗鑒的呼應,將主導權一舉篡奪過來都未可知。

  然而眼下雄關阻途,他又是輕騎而來,若無飛渡之能如何能過。所以哪怕心內已是忿恨至極,他還是強忍住怒氣使人喊話道:「今日始知皇太后御駕過而未拜,心實惶恐,為存臣節,禮應親往謝罪,還望沈郎予我方便,勿阻臣子全禮之途。」

  沈哲子聞言後亦是從善如流,當即便讓人打開關隘側門,回道:「使君言重,晚輩奉皇太后陛下詔旨,於此本就為迎接諸賢,豈敢有阻。」

  王舒見此態,心中頓時狐疑,他想得到沈哲子或會百般阻撓,但如此乾脆放行卻讓他不敢上前。他今次雖然上千隨員,但誰知道關後是怎樣形勢,若被半道而攻,又是無謂損失。

  一步計錯,步步受制,王舒沉吟良久,終究不敢輕入,只是於關下喊道:「如今歷陽,不過疥癬之疾,其悖於臣節本就取死之道。各方精旅已是持戈待發,青徐、荊江不乏百戰之兵。我為沈郎懷憂,切勿行差踏錯!」

  沈哲子也知王舒最擔心還是自己趁勢將皇太后並琅琊王轉移至會稽,因而以此威脅。說實話,現在王家也被他坑得夠嗆,可謂一籌莫展。凡事過猶不及,他還真擔心王舒返回去與歷陽同謀,繼而與郗鑒呼應直接南下吳中。

  所以在沉吟少頃之後,沈哲子還是使人傳話道:「皇太后陛下新歸晉陵庾使君,如今未有定計。但來日共議破賊亦是勢在必行,使君率眾橫陳都外,若無此恃,余等哪敢安坐。不獨晚輩,吳中蒼生亦要深感使君大義保全之恩。」

  王舒聽到這吹捧之語,已是忍不住冷笑起來,他以馬鞭在下方恨恨指了指沈哲子,旋即便撥馬而回。

  徹底得罪了王舒,沈哲子也是債多不壓身。以王家為首的青徐僑門勢弱乃是一個必然,而他家若想在日後逐步樹立威信,青徐僑門也是一個必然的踏腳石。須知僑門也從來不是鐵板一塊,早渡和晚渡的衝突,越府和其餘的衝突,青徐和冀豫的衝突,還有河東、關中那些排隊等著上位已經望眼欲穿的人家。

  就像早先投向沈家的褚季野,他籍貫豫州,早先與王葛關係並不算差,但眼看著青徐僑門一個個人丁興旺,等到死只怕都難等到一個上位期。只要沈家能夠抹掉其家太濃厚的南人氣息,且能給這些人家提供一個上位機會,他們也不會排斥投靠沈家。

  所以未來,不止在軍事上,在政治上王家也必然是一個靶子,要被豎起來圍毆痛打。所以,沈哲子也真的不怕將王舒得罪到死。只要自家足夠硬朗,提出這個政治主張,就不怕無人應和。這個年代,忠義兩全之選或許不多,但謀求上位者在什麼時候都不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