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哲子倒不以門第高低而看人,但也並沒有時間與陶弘往來交際,之所以對方會登門而來,乃是因為沈牧近來在都中結交各家子弟,與陶弘已經私誼頗佳。

  或因在都中這個名利場浸淫良久,世態炎涼多有體會,陶弘並不因家勢而自矜自傲,為人態度謙和有禮,對於沈哲子能夠親自招待他,也是頗為受用。

  沈家與陶家本來並無往來,結緣之始還在兩年前老爹沈充打算造反時。因為沈哲子的勸告,沈充放棄了起兵,繼而往各方獻禮,陶侃便在此列。其時陶侃尚任交州,並無眼下這種煊赫權勢地位,也算是一種燒冷灶。因而如今彼此之間雖無深交,也有往來,關係尚可。

  陶弘因為乃是太學生,要打開話題自然要從沈哲子那首遊子吟開始,畢竟如今皇帝親書此詩碑刻立於太學之中。所以陶弘張口便是讚許道:「哲子郎君雖然年幼於我,但文賦詩才已經享譽都中,每每於太學中觀之,有感之餘,亦是自慚形穢。今日有幸得見吳中玉郎,風度果然不凡。」

  沈哲子笑語道:「陶世兄言重了,悲秋苦吟,偶有一得,亦不算是值得誇耀之事。我對尊府陶公才是敬仰有加,功勳彪炳,匡扶社稷,這才是大丈夫應該有的志向!尊府與我家亦算比鄰,陶世兄既然長居都中,彼此更應往來相好,更結桑梓之誼。」

  沈家於吳興贈送陶家莊園別業,因而沈哲子有此言。

  陶弘聽到這話後亦是一笑,他於都中數年,所交好的友人卻不多,如沈哲子這種年幼即享令譽的更是不多。沈家雖然不算是一流的高門,但武宗豪富,近來清望亦有增長,這是他家所不具備的。能夠時常與沈哲子往來,對陶弘而言也是頗有益處的。

  沈牧於席上作陪,插科打諢,一時間氣氛倒是融洽。

  只是宴飲未過多久,又有門生送來一份請柬,邀請者乃是吳郡顧眾。沈哲子看了一眼,便將那請柬丟到一旁,對門生道:「我今日要在家中接待貴客,可轉告顧家人我無暇前去赴宴。」

  陶弘聽到這話,卻是有些不能淡然,連忙說道:「長者有請,豈敢相辭。郎君不可因我耽擱顧公之請,我與二郎亦是相契,時時可來拜會。」

  沈哲子是真不打算去赴顧眾之請,往年他來建康,苦求拜見這老傢伙而不得見,如今卻是沒必要去相見。不過聽到陶弘這話後,他心中卻是一動,繼而笑語道:「顧公之請,卻之不恭。但陶世兄與我家世好,我又實在不能請退。既然如此,陶世兄不妨與我同往?」

  第0171章 將門之後

  陶弘聽到這話,神情便流露些許意動。

  顧眾出身吳中高門,本身為顧榮從弟,為先帝任安東將軍時百六掾中一員,乃是享譽江東的名士。

  陶弘這個年紀,已經在考慮日後仕途問題。因其家門第不高,陶弘鄉議不過四品而已,較之沈牧都有不如。這樣的品級,不上不下,公府徵辟未必可得,但若等待吏部選官任事,陶弘又多有不甘。

  他祖父勢位雖高,但在這方面能夠給予他的幫助卻不大。荊州分陝位置雖然重要,但也是時人矚目焦點,哪怕是陶侃也要迴避物議,不敢越品徵辟自家子弟。至於其他公府,則更不可能逾規簡拔他這樣一個名聲未著的寒門子弟。

  至於吏部選官,再降個四五品任用,陶弘便只能擔任卑流小官,一旦起家品淪入卑流,陶弘整個人生便將註定黯淡。就算他祖父日後發力提攜,但他家人丁眾多,輪到他頭上又能有多大力道?

  因而陶弘留在都中,除了在太學進學之外,也是希望能結交一些權門子弟,或得某位名士賞識,爭取一二名望,作為日後入仕的資本。可是他家門第如此,往來者少有能在這方面幫得上忙的。

  如顧眾這種吳中高第名士,若能得其青眼賞識,提攜一二,對陶弘本身而言意義極大。可是彼此之間門第懸殊,往常根本不得其門而入。所以在看到沈哲子不假思索便推掉顧眾的邀請,陶弘心內是頗感惋惜。

  此時聽到沈哲子相邀同往,於陶弘而言確是不小的驚喜,但他心內卻是有些遲疑,嚅嚅道:「顧公只是邀請哲子郎君,我不請而去,主人家未必會歡迎……」

  沈哲子聞言後笑道:「顧公乃我吳中人望長者,陶世兄亦為江東後起俊彥,持禮而拜份屬應當,顧家又怎麼會不歡迎。」

  對於陶弘的擔憂,沈哲子倒是也不意外,只是心內不禁感慨時下門第觀念的深入人心。如陶家這種勢位,換了任何一朝,都是鐵定的權臣之家,其家子弟出門只有橫著走的姿態,哪會擔心別人家會不歡迎。

  但陶弘這種擔憂,在時下卻乃是常態。沈家門第較之陶家雖是略有高出,但自己上次入都求見,亦是直接被顧眾拒之門外。當時雖然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但究其根本,還是沈家根本不被人家放在眼中。

  如今顧眾居然主動邀請,沈哲子確是有幾分意外,但旋即便猜到顧眾肯捨棄這張老臉相請,多半是為張家作說客,勸自家放棄今次帝婿之選。所以,沈哲子下意識的不想去。若是顧榮那種吳中元老死而復生,倒還值得他鄭重以對,如今像顧眾這種量級的吳中名流,他還真不必怎麼放在心上。

  不過既然陶弘適逢其會,去一去倒也沒什麼。陶弘雖然有一點妄自菲薄的自卑,但其身份卻是實打實的陶侃之孫。如今的時局中如果說誰最不應該被忽略,那就是陶侃!能順便借一借這張虎皮,沈哲子也是何樂而不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