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的他,一如數年前的先帝,已成困龍!

  心中縱有不甘,皇帝亦情知命不久矣,並不想再掀起什麼驚濤波瀾。然而此事卻讓他認識到庾亮寡恩一面,一想到自己死後,妻兒將要托於這種人之手,他心內終究有些憂慮。

  惟今之計,他已不再考慮天下大事,只希望能在臨終前,為家小再尋一強援,決不能將禍福榮辱繫於庾氏一家之手!

  吳興沈氏是他深思熟慮後圈定的一個選擇,除了沈充覲見時表現讓他動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家雖有作亂前跡,帝仍托以親眷之厚,前嫌不計,若再不敬帝宗,禮法難容!沈充父子他都有見,俱有機變之能,絕不會做出予人口實的蠢事。

  考慮過的問題還有很多,譬如各方勢力的漲消,沈家本身門第勢位等等,但落在了最後,皇帝赫然發現自己最屬意的還是那個沈哲子本身。

  雖然只是見過一面,但沈哲子給他留下的印象卻頗深刻,至今回想其言行舉止,仍能歷歷在目。那個少年似乎有種不同於旁人的朝氣活力,格局應答俱異於時下那些高門子弟。眼下已不得不為子女擇一良配,相對於那些不知所謂的高門豚犬,皇帝自然更願意選擇這樣一個有朝氣銳氣的年輕人。

  心中雖然有了這樣一個決定,皇帝也知要達成極為困難。吳興沈氏要為帝戚,不只是門第的差距,還有南北的隔閡。此事哪怕在他康健之時,想要做成都會有幾分波折,更不要說內外俱已失守的時下。

  所以,他並未直接指婚沈氏,而是通過宗正選婿來迴避會遇到的阻力,讓沈家獲得一個備選的資格。同時這也是在給沈家一個考驗,若其本身便無意願或是沒有匹配的能力,自己自然也不能把女兒託付給這種人家。

  限於時下的處境,皇帝已不可能再發出什麼態度立場鮮明的聲音去聲援沈家。他與庾亮之間,與廷臣之間,眼下已經達成一個脆弱且微妙的平衡,彼此都在小心翼翼試探底線。

  庾亮雖已掌握禁衛,但也不敢露出太明顯隔絕內外的意圖,否則虎伺在旁的王導等人豈能容他猖獗!因此庾亮雖然不希望眼下為公主選婿,但當事實已成後,也只能低頭承認,繼而選擇一個相對有利的結果。

  皇帝亦不敢過於強硬,他現在已是身不由己,被幽禁苑中,如果舉動過激讓庾亮意識到危險存在,對方未必沒有鋌而走險的決心。

  雖然身處苑中,但皇帝對外界訊息也非一無所知,眼看到沈家越來越勢弱,心內同樣倍感焦灼,只是苦於無法發聲。

  在這樣的形勢下,沈家居然能運作出這樣一份奏書,借一群江東隱士之口,打通被堵塞的言路,給了皇帝一個發聲的機會,實在難得!

  沉吟許久之後,皇帝下筆如飛。若說此前對於選擇沈家託付小女,尚有幾分不得已的勉強,那麼現在他真是沒有一點遲疑了。

  第0148章 苑中有詔

  「中書,中書……」

  台城官署內,何充低喚兩聲,庾亮才驀地由怔怔出神清醒過來,繼而輕咳兩聲,端正了一下坐姿,神情肅然道:「次道有何事?」

  看到庾亮略顯魂不守舍的樣子,何充心內不禁大感好奇。他為中書奉詔郎官經年,往常所見庾中書氣度森然,儀容姿態一絲不苟,絕少於人前失禮,近來卻常作神不守舍狀,行止神情也頗異於常。

  心內雖好奇,但何充臉上卻不露絲毫異色。他本非世祚高門出身,能長居台城任事,除了本身才能名望之外,始終恪守「謹慎」二字,非其分內之事,絕不輕言。

  「苑中有詔。」

  對於時下台苑之間的緊張氣氛,何充深有體會,聽到庾亮問話,並不多言,徑直將苑中剛剛傳出的詔書奉至庾亮案上。

  庾亮捧起那詔書匆匆一覽,首先關注的還非詔書內容,而是皇帝那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的字跡。

  以往皇帝的字跡圓渾流暢,收放有度,一如其行事手段風格,剛毅進取,謀而後動,動則必有回韻!然而現在他面前這份詔書,雖然同為一人之書,但較之先前卻已大相逕庭,折轉枯澀,亢極難繼,筆力已見枯竭。

  至於詔書的內容,則很簡單,只不過是讚揚江東一眾處士有賢長之風,各有嘉獎,並著有司於太學碑記此事,以勸勉諸太學生勤於學業,不可懈怠。末尾則是附上了沈家那個少年新作詩篇,那一首《遊子吟》。

  看到這裡,庾亮嘴角禁不住泛起一絲苦笑,益發意識到君臣之間已經撕裂得難以彌補的裂痕。他知皇帝心中對他有怨念,然而事態一步步行至如今,走到今天這一步,亦非他所願,他也是迫不得已啊!

  王敦之亂平定後,皇帝便漸漸有些不能自控,滿朝高門忠貞賢士皆不屬其意,歷陽蘇峻這種桀驁難馴的流民帥置於肘腋之際,荊州分陝託付於寒流之手!其心跡已是昭然,外廷人人自危。

  面對如此隱患重重的形勢,庾亮執政亦是維持艱難,根本不敢有所展露。若止於此還倒罷了,最複雜是皇帝對宗室的扶植讓人心悸,宗室亂政殷鑑未遠,豈可容此獠牙兇猛之獸復現人間!

  適逢皇帝大病,苑中無主,皇后急詔庾亮入宮。面對這樣的形勢,庾亮又能怎麼做?他只能掌穩禁衛,一旦皇帝果真不治,保證太子能順利繼位,維持住時局的穩定。

  可是皇帝沒有死,這就把庾亮擺在了一個尷尬的位置。他已經是進退兩難,要麼慚然而退,閉門不出,要麼保持現狀,靜待轉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