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此沈哲子倒也沒有多少怨忿,一人尚有百念雜生,更何況一個傳承悠久的世家,多頭下注對衝風險已經成為時之常態。只要自家能夠保存下來,往後就是細水長流的來往,撒出去的錢財終究不會白花。

  一下午的時間,沈哲子可謂充分領略到時下官場的世風百態,對於士族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並不算是浪費時間。

  站在王家門口數羊的同時,沈哲子也不乏慶幸,幸虧這段時間沒有那些所謂名士進進出出。那一類的傢伙,放誕任性,沒有素質,以狂悖不拘禮節為美,一旦誇起人損起人來,都是沒有什麼底線的。

  譬如譙國桓彝追在王導後面拍馬屁,家門口一路跟到台城外,也是蠻拼的。

  以沈家在目下僑姓中的風評,一旦沈哲子被那種人撞上,可想而知會有多尷尬。大概名士們慣於晝伏夜出吧,慶幸之餘,眼見天色將晚,沈哲子覺得火候應該差不多了。

  對他有關注,想要知道他動態的,應該也都已經知道了。對他沒興趣的,再站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一念及此,沈哲子便往王府門前又挪幾步,在王氏門生警惕的目光中,正對著大門口深揖一禮,然後便洒然離開。

  這個過程,一定要注意臉上不能有怨忿或是不甘,神情要淡然,如雲朵聚散,如清風撩人,去留無痕。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這一幕眼下或許不會有人關注,但在日後肯定會被人頻頻提及。

  作為一個註定要聲名鵲起的人,沈哲子對於自己的形象是有要求的。遭受了這麼久的冷眼,終於熬到可以裝逼這一刻,一套動作完成下來行雲流水。在王家門生略帶錯愕的眼神中,沈哲子率著劉猛等早已經趕過來的護衛離開王府。

  沈哲子剛離開不久,一駕牛車緩緩停在王府門口,一名中年人步下牛車站在道旁望向少年的背影,神情若有所思。

  王府門生開清來人模樣,認出乃是侍中諸葛恢。時下王葛並稱,琅琊諸葛氏清望尤要高於王氏,兩家本為姻親,諸葛恢又身負南北人望。幾名門生自然不敢怠慢,忙不迭由門庭內趨行而下相迎。

  諸葛恢不理王氏門生的恭維,卻指著少年漸行漸遠的背影,問道:「那是誰家小郎君?怎麼過門不入?」

  門生便道出沈哲子身份,又將對方死賴在門庭前整整一下午的事情講述一遍,神態間諸多不屑。

  諸葛恢聽完後,神情微微一變,後退一步,抬頭看看王氏恢弘門庭,突然嘆息一聲:「修築了這麼寬闊的大門,是為了讓人進出方便,怎麼會發生高門難入的事情?那個小童等待良久也不得入門,離去時卻是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是並不把高門看在眼裡啊!」

  王氏門生聽到這話後,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對,接著便又聽諸葛恢說道:「我家六郎是否還在府上做客?請告訴他我在這裡等他一同歸家。」

  聽到諸葛恢過門不入,門生們心裡便是一驚,唯恐是自己應答出錯,連忙派出一人進府中去請示。

  王氏府邸庭院寬闊,樓閣層層林立,賓客們宴會集中在丞相長子王悅王長豫所居的雲和樓中。偌大的廳堂中座無虛席,有的人站在窗前,有的人站在廊下,酣飲玄談,並不拘禮。

  此時廳堂中一場清談已經白熱化,一方是尚書郎羊曼,另一方則是博士阮放。二者皆為高門名士,玄理精深,棋逢對手,詞理精微達妙,每發清奇迤邐之語,便令滿座皆驚,紛紛傳頌,自愧不如。

  門生快步走入廳堂,便聽阮宏伯又得清論,闔座拍案稱奇,以妙辭佐酒,情至酣處,或引吭高歌,或大聲吟詠。一時間鬼哭狼嚎,場面混亂到了極點。

  門生行走在這群放達賓客之間,躲避著揮舞的手臂麈尾,叫苦不迭。待其走到王長豫案前,衣衫凌亂滿是酒漬,鬚髮也都雜亂不堪。

  王悅正與身邊賓客笑語輕談,看到門生這幅狼狽模樣,心內頓時不悅,怒斥道:「你是要讓我失禮人前嗎?」

  門生有苦難言,手忙腳亂撫平衣衫,身軀傾斜避免酒氣衝撞到大朗,將諸葛恢不入門之事低語告知。

  王悅聽完後,臉色驀地一變,當即便向賓客告罪長身而起,走出廳堂後往門庭方向而去,行至半途後才突然收住腳步,臉上滿是疑竇望向身後門生:「葛公怎麼會過門不入?這其中是否還有隱情?」

  此前場面混亂不方便詳談,此時門生才將緣由道出。王悅臉色益發不悅:「沈家的人來求見,我怎麼不知道?」

  門生苦著臉回道:「名帖送入門時正被二郎看見,二郎將名帖撕毀只道不必理會那小郎君。」

  「唉,事情怎麼會到了這種程度!」

  王悅自然深知自家二弟是個什麼脾性,向來眼高於頂目無餘子,撕毀人家名帖將人拒之門外再正常不過。其實從他心底而言,對沈家那個小童也並不怎麼在意,尤其沈家先前有背棄之舉,如今卻上門拜會,前倨而後恭,讓人不齒。

  可是此事被諸葛恢看到且還說什麼高門難入,情況就不同了。

  王悅沉吟良久,覺得此事自己不好出面處理,便又走回府內,要把此事告知父親徵求意見。

  此時賓客盈門的王府,尚有一處安靜祥和所在。

  紗帷亭中一人獨坐,手撫瑤琴卻無雅音輕鳴,此人面有落落之色,視線落於對面青竹,偶或輕嘆一聲旋即便目露沉吟,只取哀而不傷古韻,並不沉湎孤寂之中。這便是素有江左夷吾之稱,司徒王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