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淮河上二十四航,大半都被亂兵摧毀,如今由此面進出建康,泰半要靠船渡。那名傳後世的朱雀桁倒是已經修復,只是兩側都有重兵把守,不許閒雜人等通行。

  隨行的近千部曲,通過庾家的門路,被安置在河沿禁衛留下的營房中。儘管如此,沈哲子一行還是舟船往來數次,才連人帶物盡數送達建康城外。

  建康這一歷史雄城,現在看上去並不感覺有多宏偉,城牆斑駁參差,一些缺口極為顯眼,人流進進出出,也無禁止,幾乎已經沒有多少據敵守衛的實際意義。

  進城後道路曲折,少有直貫東西南北的大道,兩側民居建築也都新舊參差,沒有整齊劃一的壯美之感,一如台城中的皇族,暗淡羸弱,勉強維持。

  沈家在城中也有大宅,位於城南距離烏衣巷並不太遠,供給一些在京中為官的近系族人居住。早有人先行一步進城通傳消息,因此沈哲子剛入城便見到幾個印象不是很深的族人來迎接,其中便有早先曾經見過的沈禎。

  對於沈充沒有答應朝廷最開始的條件,位居三公,沈禎頗有些耿耿於懷,避開庾家人之後,湊在沈哲子身邊頓足嘆息道:「早知局勢如此,當初真應該先一步向朝廷投誠。」

  沈哲子笑笑並不回答,身處亂象叢生的時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梳理出大勢脈絡。因為還要先去庾府拜見庾亮,沈哲子與族人們交談片刻混個臉熟後,便先告別,只讓一些隨從和侍女先回沈宅。

  行在建康城曲折的街道上,不時遇見穿梭境界的禁衛,可見城中局勢尚未完全平穩。庾懌忍不住嘆息道:「兵事大凶,令京畿破敗至此。年初我來建康尚是祥和,如今已是不大認得了。這紛亂世道,何時才能天下咸寧?」

  這個問題,大概沒人回答得上來,苟安江南的士族們,閉眼捂耳只當身外無事,更不管神州陸沉甚於此地。

  建康城東南是權貴聚居之地,後世引無數文人墨客騷情無限的烏衣巷便位於此處。眼下的陳郡謝氏尚還沒有在此定居,因此這巷裡還是王氏一家獨尊。至於庾府,尚在烏衣巷往北的青石巷。

  過了青石橋,南京夫子廟前身的東晉學宮還沒有興建,一片疏於打理的廢園大概是舊吳游苑。繞牆而過後再行一段距離便進了青石巷,巷口第二家門戶乃是時任丹陽尹溫嶠的府邸,再往內里許則就是庾府。

  被一群僕人迎入府中才知庾亮尚在台城處理公務,沈哲子也知憑自己的分量還不夠讓這台省重臣放棄公務回家接待,只能先在庾府等候。

  這一等便到了夜幕降臨,下人通稟庾亮已經回府,沈哲子才停下來對庾條的洗腦起身相迎。對於要見到這個時下名望僅次於王導的東晉重臣,沈哲子心情雖然不乏漣漪,但也並不抱多大期待。

  第0025章 剛愎自用

  庾亮年齡未及四十,跟沈哲子老爹沈充年紀相仿,三十五六歲的年齡在後世大概也就是事業剛有起色的程度,可是在時下,卻已經成為台省重臣。

  晉書上講庾亮美姿容,風格峻整。沈哲子站在庾家兄弟後面看去,確實儀表堂堂,尤其身披官袍,前呼後擁的架勢,望去令人凜然生畏,不敢輕近。

  哪怕面對家人,庾亮也是不苟言笑,只是對庾懌招招手,示意跟在自己身後,算是另眼相看。等到庾懌介紹到沈哲子時,庾亮腳步頓了一頓,視線在沈哲子身上游弋片刻便轉移,逕自走進庭院。

  「大兄他生性如此,並非刻意冷落。哲子郎君,你不要介懷。」庾條站在沈哲子身邊,低聲開解道。

  沈哲子微笑著點點頭,以示自己並不介意,心裡卻不免忿忿。所謂生性如何,大概也會因人而異,究其原因,總歸還是自己不夠重要,不值得對方另眼相待。這位老兄闖下大禍後去見陶侃,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副死了老爹的晦氣模樣。

  儘管有些不自在,沈哲子眼下也無可奈何,捏著鼻子生受吧。

  回到家中後,庾亮不理其他,將庾懌帶進書房中密談將近一個時辰。夏日天長,庾亮回家時已經將近亥時。等到晚宴時,夜已經極深了。

  往常這個時候,沈哲子早已經睡下了,現在卻還要打起精神來,正襟危坐。似乎從庾懌那裡聽說什麼,庾亮頻頻望向沈哲子,審視意味極濃,卻並不說話。

  這讓沈哲子更加不自在,草草吃了幾口清淡飯食,索性就丟下餐具,眼睛直勾勾望著庾亮。看他細細咀嚼,小口吞咽。

  大概也是從未有這種經歷,庾亮察覺到沈哲子目不轉睛望著自己,錯愕片刻後便也停下動作,目視回去。

  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對視了約莫有十幾息,其他人也察覺到異常,動作紛紛慢了下來,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庾條坐在沈哲子隔席,碰碰杯盞想要提醒一下沈哲子,卻不料引來大兄嚴厲的瞪了一眼,但由此也打破尷尬的氣氛。

  「夜深了,沈家小郎留宿下來吧。」

  直到吃完飯站起身來,庾亮才總算對沈哲子說了第一句話,卻不等沈哲子回應,徑直離去,實在冷酷得很。

  「哲子郎君,我真是佩服你,居然敢那樣盯住大兄。若換了我被他瞧上一眼,再壯的膽氣都要消散大半。」庾條走到沈哲子身邊,毫不掩飾自己的欽佩。

  「你若不犯錯,又何懼大兄看你。」

  庾懌也走過來,訓了庾條一句,繼而對沈哲子歉然道:「哲子累了吧,我這就讓人去給你準備居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