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日本是個小國,歷史上一直被鄰國欺負,很長一段歲月里都在仰慕和學習華夏的文化,再加上特殊的政治環境,非常奇怪地養成了極度崇拜強者的社會氛圍。

  此刻藤原正一先生就在用一種很奇怪的目光盯著韓宣,之所以讓他佩服的原因,自然是因為世界五百強企業排名第一、第二的企業分別是雪山集團和SOS集團。

  日本最厲害的三井集團,只能排在第五,從第五到第七都是日本的公司,第十名也是,分別為三井、伊藤忠、三菱和豐田,美國企業占據著五家,除了雪山集團和SOS集團以外,通用汽車得到第三名,克萊斯勒集團得到第四名,福特和通用電氣占據第八和第九,受到SOS集團搶占大量市場份額的影響,沃爾瑪的規模只能排在第十三位。

  這是1998年的榜單,今年還沒過完,因此要等到明年一月份統計完之後才會公布最新榜單,按照目前的情況看,第一、第二名的位置不會發生變動,世界五百強企業前十名里,總共被汽車行業占據了五個席位,由此足以看出汽車產業的重要性,「美國三大產業之一」的稱號並不是浪得虛名。

  受益於汽車消費市場的火爆,今年通用汽車應該還可以保持第三位置,正是看重汽車行業接下來十多年時間的龐大市場,韓宣才會在1994年時候就動起進軍汽車製造市場的心思。

  在世界五百強企業前二十名中,汽車領域總共占據著一半的席位,雪山集團因為藍莓集團、星巴克、Han's汽車公司等等產業,才順利占據第一寶座,憑藉去年超過五千六百多億美元的營業額,比第二名的SOS集團營業額高出一倍左右。

  這裡只是營業額,並不是指純利潤,SOS集團的純利潤勉強保持在百分之十左右,而韓宣的雪山集團能達到百分之十二,也就是說去年雪山集團,入帳高達六百多億美元,實際上比這個數字更加多,一部分財富被他與悄悄轉移了。

  目前這個年代的電子產品利潤,低於百分之四十都可以說失敗,而Han's汽車集團的產品,售價都比其他汽車公司的產品高一點,另外4S店的保養業務,也能夠帶來大量收益。

  別以為修汽車、修電腦和手機不賺錢,光是這一塊,今年大概就可以為雪山集團帶來超過七十億美元的收入,其中以舊換新業務幫了大忙,這項業務裡面存在著不為人知的賺錢秘訣……

  藤原正一先生用日語告訴韓宣說:「你說對了一部分,但是不全對,因為我們的社長丹羽宇一郎先生,決定將百分之十時代華納集團的股份出售給你,另外百分之十一點三繼續由我們伊藤忠持有,但是會將那部分股份的表決權轉讓給你。畢竟現在做生意,必須要處理好媒體這一塊,時代華納集團的股份就是我們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在美國的護身符之一,相信你可以理解我們公司的苦衷。另外,我們社長丹羽宇一郎,不願意接受那麼高的損失,他堅持相信你一定有辦法,讓時代華納集團失去的市值再漲回來,甚至比之前更加高。他讓我轉告你一句話,我們伊藤忠和SOS集團合作時間長達二十多年,一直會是你的朋友,雙方未來可以在很多領域展開合作。」

  韓宣其實很想將他們這邊持有的時代華納集團股份都買到手,但這些做生意的又不是傻子,很多大股東都和他們的社長丹羽宇一郎先生一樣,選擇出售一部分股份彌補損失,並且繼續持有一部分觀望行情,反正時代華納集團的市值已經快要跌到底,他們不介意花點時間賭一賭。

  簡單思考完,發現拿到那百分之十股份,再加上原有股份,以及百分之十一點四公司決策表決權,自己已經能夠在時代華納集團說出百分之三十幾的話,再加上原先就倒向他,以及即將要倒向他的那部分人,差不多已經可以在這家公司里說一不二,真正拿到時代華納集團的控制權。

  心裡很肯定,應該是美國民主黨那邊妥協了,要不然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轉移立場的時間,也太精準了點,韓宣試探問道:「我覺得還可以再商量商量,你們留百分之十,和我拿百分之十,相差並不多。另外,丹羽宇一郎社長?我記得以前你們伊藤忠的社長名字,叫做瀨島龍三對吧,曾經和他見過一面。SOS集團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之間的友誼我清楚知道,現在7-Eleven和SOS便利店、familymart,不就是跟你們公司共同在日本展開業務嗎?」

  「無論你拿百分之十,還是我們拿百分之十,這些都是無所謂的小事,我自己現在就能做決定,你拿百分之十一點四!」

  藤原正一先生笑著說道,他剛剛在話里試探韓宣,發現韓宣沒有否認自己能夠讓時代華納集團起死回生,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是放下了,這樣一來他們公司並不會損失太多。

  繼續回答道:「從1997年開始,我們公司引入了CEO制度,最近兩年迅速發展的成績,實際上大多數歸功于丹羽宇一郎先生睿智的決策。在社長他上任後,就對我們這家創建於1858年,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伊藤忠商事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下令將帳面上存在的死帳、壞帳一律清掉,金額高達四十億美元,並且關閉不掙錢的部門。人事制度的改革目標是起用新人,消滅不思進取的現象,大力降低公司成本,所以我們公司才能夠成為,在亞洲金融危機後,率先恢復元氣並且繼續發展的日本企業,現在我們公司內部重新充滿活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