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季滄亭聽得眉頭一挑,道:「朝政之事朝中決,他們既非兩情相悅,賜婚不過是造就一對怨偶,這麼多年了,朕看過的怨偶太多,如今更不會做那始作俑者。」

  謝允露出意料之中的神情:「臣私心裡也不願同太尉結為親家,只不過是因為這是最快的法子,故有此一言。」

  「好了,你的建議朕日後會斟酌,若有合適時機再向太尉提出,倘若他仍是不願,此事便不必再——」季滄亭忽然一頓,捂住口悶咳兩聲。

  「陛下?」

  剛在榻上批了一大摞奏摺,季滄亭這會兒也是精神不濟,擺擺手道:「就說到這裡吧,成鈺的事……朕只有一句話,讓瑾兒去問問他。」

  ……

  謝允不便再擾,退出殿外時,恰好見得宮中御醫恰巧來請脈,便叫住了他。

  「……近日朝臣一片不安,御醫可否告知,陛下的龍體何以遲遲不愈?莫不是真因為戰場舊傷?」

  御醫垂首恭敬道:「陛下乃行伍出身,身子雖強健,但一直未注意休養,加上國事勞煩,一至於此。下官等必竭盡心力以保陛下龍體。」

  「御醫並未正面回答本官的問題。」謝允皺眉道,「本官記得梁御醫乃是自黃老神醫離京後才接手陛下的龍體,從前黃老神醫在時,陛下也是這般宵衣旰食,但並無大礙。現在戰事平定,反而有此衰病之象,梁御醫可否給個說法?是需要什麼奇珍寶藥,還是需另請高明?」

  「這……」那梁御醫臉色一青,正不知該如何回答時,旁側一道平靜的聲音出現。

  「謝尚書,刺探陛下病情,非臣子本分。」

  聽到這聲音,謝允眸光微斂,轉身頷首道:「原來是石太尉,失禮了。」

  石樑玉凝視了片刻厚重的殿門,嗅見內中傳出的裊裊藥霧,道:「聽聞陛下已經醒來,本官以為本官來得算是早的,未想到謝尚書更是早了一步。」

  謝允道:「太尉來得不巧,陛下一醒便處理了半日政務,眼下精神疲乏,恐怕沒有那個心力應付朝政,眼下天色不早,恰巧下官也有事想和太尉相談,不如一同離宮吧。」

  石樑玉自然沒理由拒絕,落後了半步,跟著謝允緩緩朝宮外走去。

  「……平日裡政務繁忙,倒是很少有機會同謝兄對談。」

  斜陽西照,拖長的影子一步一步,緩緩自雕龍畫鳳的石柱上映過,兩個人,兩般心思,言談間各自機鋒。

  「畢竟謝某從小龍門學成得早,確實也沒什麼同窗舊誼好回憶的。」

  石樑玉道:「那石某可以稱謝兄一聲學長了。」

  謝允嘴角牽起一絲沒有溫度的笑,道:「雖是師出同門,但畢竟物是人非,如今石兄位列三公,想必連成暉太傅在時,也未想到今日有這般際遇。」

  成暉……

  石樑玉默默聽著,神色並無波瀾。

  「對了,提起先太傅,謝某記得先太傅的忌辰也快到了,陛下想在小龍門中為先太傅起一英烈閣,英烈閣中需有合適的人選題字,石兄以為推舉何人為宜?」

  石樑玉道:「若是徐公在朝中,當以徐公為宜,如今徐公告病,名望與地位合適者寥寥,何不請陛下親題?」

  「謝某也這麼想,只是陛下龍體抱恙,不宜出宮,且陛下本人也不願以弟子身份驚擾先師。思慮再三,謝某倒是想推舉一人,屆時還望得到石兄共同舉薦。」

  石樑玉已有預感,袖下的手指輕輕握起:「謝尚書請直言。」

  「成國公成鈺,他雖避世治學多年,但卻是桃李滿天下,名望自不必說,更是你我座師……最重要的是,陛下也期盼他能回京共襄盛世。」

  一句話,謝允的聲調緩而長,側眸看向石樑玉時,試圖從對方面上尋覓出不一樣的神色,但對方卻仍是波瀾不驚。

  「……石兄以為如何?」

  「成國公。」石樑玉道,「謝尚書想讓成國公千里迢迢回京,應不止是為題字一事吧?」

  「當然不是。」步步試探,到這一句,謝允方才說出目的,「陛下也是人,為國思慮日久,身邊卻無一人是知音,長此以往恐怕抑鬱成重疾。謝某自幼看著他們二人相知,如今既有機會,何不成就一場美事?太尉不這麼以為嗎?」

  「……美事?」兩個字在齒間輕輕咀嚼,石樑玉闔目道,「非吾等相阻,徐公在時,已給過成國公機會。可惜國公不願放下身段為國盡力,石某……也深感遺憾。」

  謝允道:「那麼也就是說,只要成國公願意,石太尉必定會全力支持這樁親事了?」

  「謝尚書。」石樑玉的語調終於冷了下來,「此乃大事,當需朝□□議。」

  謝允笑了笑,道:「是謝某失了分寸,只是謝某有可能與太尉結為親家,故而今日才多說了幾句,還望太尉海涵。」

  「親家?謝尚書何意?」

  「也沒什麼,好事成雙而已。謝某今日順便在陛下面前提了一句我那堂妹對太尉有意的時,言談間問了問陛下是否願意賜婚,陛下她……」看到對方身形一僵,謝允放慢了語速,「陛下說,她會考量,還望太尉大人有個準備。」

  第三次了,這一次,終於要把他徹底排除在她的世界外了。

  「……謝尚書有心了,只是士庶有別,石某平民出身,且家中也已收養了一名義女,實不願耽擱了令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