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倒是顧恆安覺得有點失落,瞅著花朝遞了個委屈的表情,花朝一臉的尷尬,她祖母在上首坐著,這人卻小動作不斷,真是膽大包天,難怪敢抄閨怨詞給她的。

  「對了,聽說你得了個兵部的職位?」

  今上登基,朝中沒什麼動作,卻是平王府得了個兵部的位置,不過平王府沒打算要。

  顧恆安笑得很沒志氣的樣子,道:「回祖母話,是有一個,不過年前我爹就上摺子辭謝了,因為沒開朝,摺子還在今上那裡壓著。祖母別覺得雅正沒志氣啊,六部的位置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莘莘學子,十年苦讀為了那一個位置,我這種蒙了祖蔭的人,就不去爭那個了。呵呵……」

  話是這麼說,其實還是為了怕占了實位,以後反遭忌憚。畢竟,今上估計是時日無多的,如今是為了平穩過渡,一切都不大動干戈,甚至朝中一切依舊,擺名了,留給日後太子即位,讓太子去做人情,大展拳腳的。

  榮藍郡主對此倒是很滿意,笑道:「是這個理,咱們都是皇親貴戚中的一員,能不給朝廷添亂就好了,那些做建樹的事情給大臣們吧。對了,林公子的事情定下來了?」

  雖說顧恆安這次去林家,真實目的是為了遺旨,但林烈陽過繼到文家也是真的,就一起緊著辦了。反正顧恆安去了不過是做個文家的見證人,簽了大名就完事了。

  「是的,定下來了。也算了完成我母親的遺願。表弟可能還要再過一兩月再來,畢竟林家內還有好多事情要分割清楚。等表弟過來了,還想請祖母幫忙,不知興王妃能不能到魏家替我表弟說個媒。」

  文家當年能絕戶,那至少五代以內都找不到個親人了,也就是林家祖上是先過繼出去的,勉強算是親戚。等林烈陽要跟魏玉瓊議親時,林家可以出面,但想在京中找個體面的人去正式提親,卻不見得容易。就算按親疏遠近來算,還真沒幾家特別合適。原本武定伯府最合適,但武定伯府缺女主人。

  榮藍郡主點頭應下來,復又道:「也不一定是興王妃了,身份太高,就算給魏家體面,也不見得合適。到時候你讓你表弟和林家人來家裡說話,以後都是親戚的,先認認門。」

  說是認認門,可顧恆安懂的,榮藍郡主擔心林家是故意舍了一個兒子去求富貴,所以要先看過林家諸人的人品如何,再做決定。榮藍郡主擔心很正常,顧恆安也不擔心林家,是故答應得很爽快。

  「是,等我表弟來了,讓表弟安排。」

  第90章 婚期

  大年初三, 宮中賜銀幡,這次四個賜幡使都換了。因為顧寅的婚事也定下來了, 今上賜婚, 女方是今上原來老師的嫡長孫女。那位大儒也是原先的一位朝之重臣, 卻因當年太子被傷之事, 又不滿太上皇當年的行為,憤而辭官歸鄉了。雖是歸鄉, 卻在仕林中有很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在南方士子中,堪稱領軍人物。

  花朝聽說的時候, 倒是生出一份疑惑,若說顧寅的婚事是今上拿來籠絡臣子的政治聯姻吧, 那不該將此女納入宮中更好嗎?

  說起宮裡, 年前花朝跟周美欣通了幾次信,有些信上不好說的話,都是夏天在傳, 所以花朝也聽到了好多原左側妃入宮後的事情。

  左側妃隨太子入宮, 封為良娣,入宮就是高位, 而且太子妃還沒大婚, 東宮之中如今就左良娣一個女主子,據說在宮裡頭呼風喚雨的,然後有次就被皇后訓誡了。訓誡後左良娣竟然還去跟太子哭委屈,太子佛袖而去, 幾日沒見左良娣,然後左良娣就又慌了。慌了就跟太子和皇后認錯唄,竟然還宣了自家母親進宮,竟有想要左大人出面的意思。好在左大人夫婦都是明白人,不然這鬧劇真是要把人笑死了。

  也不知是不是東宮後院不安生,那位大儒捨不得嫡長孫女入宮,不過一般有志氣的世家,基本也不太會拿嫡長女這種身份的姑娘去宮裡搏前程,當然若是正位那有不一樣了。

  以聽說的那位大儒的事情,想來顧寅未來的妻子應當家教品行都是不錯。不過,到底好不好的,興王府都接受了,也容不得外人多嘴。倒是從溫寧那裡聽到兩句擔憂,怕她未來嫂子太厲害。花朝笑溫寧多慮,只要顧寅不糊塗,溫寧有什麼好擔心的。再說,興王夫婦還在呢,真就是說個不好聽的,日後父母不在了,難不成溫寧還能掌不了董家?

  對花朝來說,去年此時她還和溫寧在酒樓看賜幡使打馬過街。今年別說出不去,出的去她也沒性質了。不過是一年的時間,再看初三這日,竟已有隔了千山萬水的感覺。

  大冬天外頭還下了雪,只能百無聊賴的悶在屋子裡,花朝又想起去年此時是她第一次正眼瞧見顧恆安什麼樣子,便忽然心血來潮,學了顧恆安畫小繪的手法,畫了一人於馬上抬頭的樣子。剛一畫完就覺得面上燒得慌,拎了那張紙就想往火盆里扔,卻被非言眼疾手快地搶去了。

  「姑娘畫都畫了燒了幹嘛?大過年的,畫人的,不能燒。」

  花朝手上一頓,倒是忘了這個,可又覺得不好意思,一個姑娘家畫男人。想了想只得低聲道:「那還收到匣子裡去吧。不許給其他人知道。」

  非言捂著嘴笑,道:「虧得這會兒屋裡就奴婢和姑娘,不然奴婢可不能保證。奴婢給姑娘收好,等日後姑娘嫁過去了,再跟姑爺慢慢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