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具體什麼事兒雖然沒說,但也是擺出了態度,畢竟兩家也不是真的開始談婚論嫁,有些事情還是意會大於言傳較好。

  至於為什麼是武定伯給董大人寫信的,這個真沒辦法,武定伯府沒有掌家的女主人,而榮藍郡主一是身份比較高,二是正在生氣,所以,雖然不太合宜,但還是武定伯親自出面了。

  但也可能是武定伯親自出面,董夫人反倒更放心了。武定伯勸阻新帝的事情,她也聽說了,她相信一個懂大義的人,不會讓兒子不負責任的。

  因為有了武定伯的這封信,董家這個年倒也算是好好過去了。

  大年初一,顧恆安登門拜年。假借給榮藍郡主磕頭,剛好花朝也在,這才又見到了。

  算一算從他離京到現在,也有二十來天不見了,除了那封被花朝深藏的半闕「閨怨詞」,是再沒有一點聯繫了。起先是路上實在是白天黑夜的趕路,因為著急路上著了點風也沒管,等回京後估計是因為事辦完了一口氣松下來,風寒就發起來了,在床上躺了好些天。

  花朝也是她爹回來後才知道,平王府幹了件什麼大事,還有顧恆安病了。也是,最快也要十來天的路程,硬是用了七天就跑完。

  而平王府辦的那件大事,就跟那個所謂的從「正大光明牌匾後掉下來的先帝遺旨」有關。

  誰也沒想到平王府藏了一份先帝遺旨,而如果沒有這份遺旨,只是太上皇的罪己詔,還有那什麼佛光乍現,其實是很站不住腳的,而有了先帝遺旨,似乎太上皇的昏聵就有理可依,而這封遺旨等於是給新帝的行為做了背書。罵名雖然還有,但粉飾太平的過程就不那麼難看了。

  至於這份遺旨,的的確確為真。是當年嘉帝痛失愛子,也就是顧恆安的祖父,一時悲憤寫下的,只不過寫完了蓋了玉璽,又覺得此舉會給以後留下禍根,便讓大太監拿去燒掉。只是嘉帝也沒想到,那太監曾受過顧恆安祖父的大恩,竟然偷偷留了下來給了平王。但當時太上皇勢力已成,平王自知他敵不過,拿出遺旨可能更是催命符,索性就只是一直藏著準備留作保命用,甚至連親兒子都沒說。

  這次武定伯察覺了東宮會有所動作,讓顧恆安去探探情況,平王才跟自己兒子說了遺旨的事情,也才有了顧恆安著急出京。的確是去的林家,林家也的確開祠堂的,不止因為林烈陽的事情,也因為遺旨藏在林家祠堂的祖先牌位中。

  這份遺旨要想發揮作用,自然是太子逼宮後立刻拿出來,才顯得順理成章,這也就是顧恆安著急趕路,沒日沒夜沒休息的原因。原本預計是十日,那到時候肯定就要再造個什麼祥瑞啊異象啊之類的,但顧恆安最終趕在了十九日上朝前。

  對新帝來說,此為大功。但同時,也可能更加惹眼。誰知道平王府里還藏了什麼沒有。

  「你父親也是人不可貌相,你們府里素來不挑頭,這次可是出了大風頭啊。日後想再清淨怕是不容易啊。」

  遺旨的事情知道的是極小範圍內,但顯然武定伯府肯定是知道的。榮藍郡主說話間還擔憂的看了花朝一眼。

  顧恆安自然明白榮藍郡主的意思,說實話,他當初聽他爹說出遺旨的事情時,也是驚呆了啊。他從小就被他爹放養著,反正意思就是做紈絝就做紈絝,總比沒命好。雖說遺旨的確有點小瑕疵,可嘉帝寫的沒錯啊,玉璽是真的啊。若是當年拿出來,肯定都會有人擁護的,只不過勝率確實不大。重點是,他爹握著這麼個東西,竟然感覺一輩子過得還很慫。

  「祖母放心,我們家都不喜歡麻煩的,現在怎樣,以後還怎樣。這東西我爹早些年都想毀了,可我爹不就我這一個兒子嘛,我之前也不太成器,我爹怕我哪天把自己給折騰出事了,所以就才留著想給我保命用的。倒沒想到,最終用到了這上頭。」

  總覺得平王這會兒拿出來,也是存了報復太上皇的意思,不過這就不好明說了。

  榮藍郡主是邊聽邊點頭,也不知是贊同平王的智慧,還是贊同平王說兒子的話。

  顧恆安趁機給花朝使了個眼色,齜牙咧嘴地笑了下。花朝白了他一眼,扭頭錯開目光,卻是藏不住上揚的嘴角。

  「身體好了?看你臉色還不是很好的樣子,年輕人也不能太不當心身體。」

  看顧恆安和自家孫女在偷偷遞眼色,榮藍郡主也做次好人。

  果然,花朝聽了也又轉頭看著顧恆安。

  榮藍郡主的關心,顧恆安自然要正色回答,「謝祖母關心,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大夫說發出來反而好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不當心的。」

  榮藍郡主點點頭,想了想又問:「平王妃最近身體如何?」

  說起這個,顧恆安就頭疼了,其實年前他爹自己都說,看魏氏的樣子很擔心她撐不下去。萬一魏氏故去,顧恆安這個孝期就長了。顧恆安倒是有心提早點去花朝過門的話,可就怕武定伯府覺得他們家沒規矩。這會兒聽榮藍郡主問起來,顧恆安心裡鬆動起來,話說的含含糊糊。

  「聽我爹說,時好時壞的。但大夫看了說,怕是不容易好了,而且就怕再受點什麼刺激。」

  榮藍郡主之所以這麼問,也是跟平王差不多的擔憂,雖然真若是遇到這種事,他們家也不是等不得,只是過了女兒家的花信之期,總歸不美。而且拖來拖去,誰知有沒有別的事情出來。但若是主動提,那更是不可能的。所以,問過這句,心裡有數後,就又避開不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