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鬧騰之中也就到了八月十五。節前一天,南延那邊才送到了一車東西,說是今年路上不太好走,跟著來的還有個家裡用慣了的白案師傅。第一次分隔兩地過中秋,花朝有些想念南延,想念她爹爹和大哥。

  南延本地風俗是用肉桂月餅,越是現做的越好吃,花朝也最喜歡,京城反倒都是五仁多,之前已經收到別家的節禮,做的再好吃的五仁月餅,花朝都嘗一口即罷。看到她爹刻意把白案師傅都送到京城,花朝簡直開心極了。

  現做好立刻裝了四盒分別送去平王府和興王府。結果回來復命的僕人還帶著不請自來的顧恆安,顧恆安美其名曰親自送份回禮。

  榮藍郡主他們已經用過了晚膳,準備賞月,聽說顧恆安來了,都不覺有些好笑。

  「祖母不會不歡迎我吧?」

  「我說不歡迎你走嗎?」

  榮藍郡主笑著反問,看顧恆安一時詞窮的模樣,爽朗大笑起來,對著花朝說:「你說下月咱們回了南延,他會不會追到南延去?」

  顧恆安聞言急切的說:「祖母若是不介意,我可以送你們回去,正好我也沒去過南延呢,去遊歷一下也很好啊。」

  一旁的花朗聽了,呵呵兩聲,道:「你這簡直是打蛇隨棍上啊,有我在呢,要你護送?」

  「多一個人也不多是不是?哈哈,那二哥就當帶我去欣賞下南延的風光就是。」

  倒是榮藍郡主聽過後,反而認真的問起來,「你父王允你去?追著媳婦跑,傳出去可不算多好聽。」

  顧恆安聽這話覺著有戲的意思啊,忙道:「我父王才不管我呢,有時候我總在家裡,他還嫌我煩。誰說追著媳婦跑不好了?我管那些閒人說什麼呢。」

  「九月我們回去,你就算腳程快,一來一回也要過年了,你總是要趕回京過年的啊,這麼算起來,太匆忙了。」

  花朝一直沒說話呢,一開始是有點不好意思,然後聽顧恆安說話更覺得好丟臉不想理。聽話說到這裡,方開口接了一句。

  結果,花朝話音剛落,她二哥就開始嘖個不停,咕噥著「女大不中留」的話,氣的花朝恨不得把面前的月餅塞過去堵住她二哥的嘴。

  顧恆安卻一副好開心、好歡喜的模樣,畢竟花朝這話的確是有點擔憂他路上辛苦嘛。

  「行了,送不送的是後話,這會兒不用急著說,知道你來幹嘛,今日中秋,想帶寶卿去走月亮是不是?去吧去吧,在這兒礙眼,就是別像上次似的又生氣回來。」

  榮藍郡主說出了顧恆安心中所想,又大手一揮,十分大方的放行。

  花朝反而更不好意思了,嘀咕著「我又沒說要去」,可那廂顧恆安卻生怕榮藍郡主返回似的,急切的喊著「要去要去」,結果自然又是惹得花朗的調侃,花朝真有些生氣了。

  「二哥這怪模樣做給誰看?你要是想約董湘就去,不然讓祖母給你去提親也成,何必在我這兒酸不溜丟的。」

  花朗就是嘴欠,提到董湘就立馬悶了,不對,不用提董湘,看自家小妹生氣了,就立刻分辨道:「我也沒說什麼啊?扯到別家姑娘幹嘛。你想去就去是嘍,反正祖母都答應了。」

  花朗心想真是冤枉,他不過是看叼走妹妹的狼崽子不順眼而已。

  走月亮又叫走三橋,原是姑蘇那邊婦人們過節時的習俗,姑蘇橋多,說是三橋其實可以更多,但不許重複,故有「路遠只恨繡裙長」的說法。後來傳到了京中,加之民風開放許多,便不拘男女老幼都可在中秋時到外頭走月亮,其實也是普天同樂的意思。

  京城裡的橋沒多少,走月亮的人卻不少,熙熙攘攘,一片盛世太平的感覺。

  顧恆安護著花朝不被人擠到,感覺比自己走路緊張多了。

  「寶卿小心,哎哎,早知道人這麼多不走這邊了。」

  花朝也小心避讓著,又笑道:「這橋叫雲鵲橋,走的人自然是多的。」

  可不是嘛,放眼望去,不是姑娘們結伴,就是小夫妻們同行,倒是像他們這樣的看起來卻不算多。還看到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執手相攜。

  「寶卿,咱們以後每年都來,一直走到白頭。」

  花朝輕笑,腦海中卻也浮現出一幅畫來,又道:「那你那些小繪記得次次都畫,待我走不動了便拿來看看。」

  「畫,得妻寶卿,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日後我給分卷編了,一起看。不過寶卿不用怕走不動,我身體好,到時候我背著寶卿來走月亮。」

  此人說話越來越大膽,瞅著長輩不在身邊,又恣意起來。說罷還去偷扯花朝的袖子,被花朝甩開了也還笑。

  「對了,你二哥跟董湘?真成啊?」

  顧恆安要娶花朝,反倒成了所有人里最小的一個,若董湘再嫁給花朗,顧恆安真是有一點點的心酸了。

  花朝大概猜到了顧恆安的什麼意思,笑道:「目前還說不準,不過上次周美欣生辰時,董湘的車子出了點問題,當時我二哥湊巧幫了忙。但之前我跟祖母提到過,董湘似乎對我二哥有意,我祖母卻說不需我插手。祖母應該給我父親去過信,我也沒多問。」

  花家比較重視子女的意見,若是花朗對董湘有意,兩家家世也算合適,只要不是董湘有什麼問題,花家應該不太會反對才是。想到這些,顧恆安就心裡暗戳戳的疼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