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花朝聽長樂公主緩緩道出,身後是古剎,鼻翼間縈繞著檀香。那些遺憾與快樂,痛苦與涅槃,悟道與自在,心知與執著,看著是截然相反的,卻原來休戚相關。花朝也忍不住感慨:

  「這個小師傅果然有慧根。」

  長樂笑著點頭道:「是啊,聽吳媛心說的多了,我就想來看看這小師傅什麼模樣,聽說這個小師傅年紀不大,卻有如此高深的佛緣,我想問問他願不願意遠去烏蘭托宣揚佛法。其實我也不用來的,自有要出使的人辦,可我就想,或許再沒機會回來了,慈恩寺的忘川亭,不知道是不是真能忘川。」

  花朝想,這樣的長樂公主,在烏蘭托應該過的也會很好吧。

  「那我也想見見這位讓公主如此讚揚的小師傅了。」

  「喏,好像人來了。」

  長樂公主面對花朝,亦是面對來時路,遠遠的就看到一個灰衣小僧人走進,真的看起來年紀不大的樣子啊。

  花朝轉身,順著長樂的目光望去。

  「阿彌陀佛,是公主殿下尋小僧嗎?」

  待看清那小師傅,長樂和花朝都有些微愣。長樂是沒想到如此一個眉清目秀的人,花朝卻是覺得此人竟如此像一人。

  作者有話要說:  前面提到了一次慈恩寺,大家還記得在哪裡嗎?

  鐺鐺鐺,前面提到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哈哈。

  長樂公主要下線了哦。

  大家再說說小師傅是誰?

  第57章 無塵

  那個叫無塵的小師傅竟然只有十五六歲, 聽說年紀不大卻沒想到如此年輕,讓長樂公主放下了想問的話, 她不能問了, 怕以後傳出不好的話去。

  長樂問, 如果一個人不喜歡冬天怎麼辦?

  無塵答, 那這個人很幸福,還有春天、夏天、秋天, 三個季節可以喜歡。

  長樂問,什麼是世事無常?

  無塵答,無常便是有常, 無知所以無畏。

  長樂問,人是什麼?佛是什麼?

  無塵答, 佛是過來人, 人是未來佛。

  花朝在旁邊靜靜的聽他們一問一答,內心的驚濤駭浪卻不僅僅因為無塵小小年紀卻佛緣深厚。在長樂公主問他為何叫無塵的時候,他沒有避諱自己是個棄嬰的事實, 反而坦然的笑著如實告知。一個大難不死的嬰兒, 隨波逐流,慈恩寺的大師傅給撿了回去, 取名無塵。

  水即無塵, 入了佛門亦無塵。

  長樂公主未提的話,無塵小師傅卻主動問了,他說他想去烏蘭托,聽說烏蘭托有不一樣的宗/教傳承, 他想去學習。長樂公主答應了會跟烏蘭托的使臣說,卻未曾一口答應。

  離開前,花朝問無塵,從未想過尋找出身嗎?

  無塵笑著答,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花朝聽罷,含笑與無塵告別,她覺得無塵一定會去烏蘭托的,去了或許就不會再回來。

  回去時便分道而行了,花朝也與長樂公主告別。

  入城的時候,聽到城門口一片喧囂夾雜著鐵鏈撞擊和求饒、哭喊的聲音,馬車也停滯不前了。花朝挑了帘子一角向外望去,原來是有一批即將流放的犯人,有的有親友相送,抱頭痛哭,無一例外的幾乎都是一臉愁容,而押解的差役們則不斷的催促、咒罵或者用看透生死的冷漠眼神凝視。

  在那一群的犯人中,花朝看到了兩張熟悉的面孔,那位殺姊的悠姑娘和護主的龔媽媽。想到今日在慈恩寺遇到的無塵小師傅,想起了魏四夫人張氏,張家接回她後便沒了消息。花朝似乎忽然有點明白了那句「佛是過來人」,還有那句「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待那些犯人被押解離開,城門口恢復了正常秩序,花朝吩咐道:「先不回家,去趟金霓裳。」

  非語聞言卻立刻搖頭道:「姑娘,出來時可沒說的,回頭老夫人要怪罪了。」

  花朝被非語逗笑了,原本有些傷感和感慨世事的心情,也似乎被吹淡了幾分。上一次她祖母雖然最終沒狠狠的責罰非言和非語,卻的確是夠震懾的,至少非語現在做事都格外小心。

  「回去稟告一聲就是了。去金霓裳有什麼關係。你這丫頭如今是草木皆兵的。」

  非語嘟著嘴,道:「金霓裳不就是平王世子的嘛。您哪裡是去看衣裳首飾,就算您是去看衣裳首飾,平王世子知道了肯定也會去見姑娘的。回頭給老夫人知道了,可不是要怪罪的。」

  「非語,姑娘既然做主了,你就聽著,稟明清楚就行了。」

  花朝笑笑,還是非言理解的明白。

  榮藍郡主要罰非言非語,其實是讓她們認清誰是主,她們是花朝的貼身一等丫鬟,自然是以花朝為第一位。而像那日,花朝沒辦法做主時,那就是花朝最親近的人做主。花朝還未嫁,自然最親近的是花家其他的主子,而不是顧恆安。若日後花朝嫁入了平王府,那這順位之序也是會變的。

  今日原沒打算到金霓裳的,可長樂公主的事情,無塵小師傅的事情,還有那些背後的恩怨情仇,讓花朝忽然很想見見顧恆安。那個以後她要共度餘生的人,從最開始帶著家族合作聯姻甚至還有陰謀而認識的人,其實花朝覺得她祖母的擔心可能也不為過,至少這個人目前在她心底已經有了位置。

  而非語說的沒錯,花朝不過在金霓裳才坐了半個時辰,金娘子那裡將將介紹完兩套頭面首飾,就有人來稟報說平王世子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