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一事,那宮裡的人是今上派的,可善郡王似乎用的很順手。而且,昨日就算府里忙著,可一路上都沒個下人,這有點太奇怪了。」

  在興王府里說興王府有古怪,花朗都要佩服顧恆安了。就當他是一片赤誠對自家妹妹吧,花朗忽然笑道:「你說若是表哥聽到這話,會怎樣?放心吧,你想到的我們不會想不到。」

  顧恆安挑了挑眉,成吧,反正他未來二舅哥就是不打算明說,故意的。

  「我就白說一句,反正有祖母在嘛。呵呵。」

  哼,才不承認是花朗本事,要厲害也是榮藍郡主厲害。

  花朗眯著眼睛想,想要告狀的事情又多了一件。

  忙完了老興王的壽辰,宮裡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長樂公主和親之事。

  烏蘭托的使者從年前等到了年後,終於定下了他們的神女,便著急想在烏蘭托的冬天到來之前趕回去。而烏蘭托的冬天,九月就要下雪了。所以,烏蘭托的使者連上了六道摺子,懇請今上早日將和義長樂公主下嫁烏蘭托。

  最終,長樂公主定了五月末出發,而原本六月時是長樂公主生辰的。

  因為不好提前慶賀生日,就借著過榴月,今上讓長樂公主自己請了人到宮裡聚上一聚。可據說長樂公主拒絕了,說是要學的東西還有不少,不便耽誤時間。朝堂大臣乃至烏蘭托的使臣知道後,自然是各種歌頌。

  只不過僅有極個別人知道,長樂公主出宮了。

  花朝一邊爬著慈恩寺的台階,一邊默默的反思,她什麼時候跟長樂公主的關係這麼好了嗎?長樂公主出宮身邊就帶了幾個宮人護衛,然後多出來的唯一一個「外人」就是她。出門的時候,她祖母一臉擔憂,可長樂公主是直奔正英巷找花朝,連讓人拒絕都不給機會。

  臨風站在慈恩寺風景最好的忘川亭,長樂公主緊挨著邊角站著,花朝可不敢,感覺風大點能把人刮下去。

  「春蒐時,你是和顧雅正呆了一晚是嗎?」

  花朝一時沒反應過來,「啊」了一聲,才又答道:「也沒有一晚。公主都知道啦?」

  長樂公主回頭,笑盈盈的望著花朝,可花朝卻覺得她的笑跟第一次見她時不一樣了。

  「頭一次見你,我就說你該喊我姑母。你說該喊表姑。如今想想,可不是你說對了。」

  花朝面露尷尬,她當初說的「表姑」可不是說從顧恆安那邊算的意思。

  「公主退回來點吧,當心摔了。」

  「退?什麼時候能退?我只有往前,沒有退路的。」

  長樂公主總是一語雙關,鬧得花朝有點彆扭。想了想,認真道:「我不知道公主今日怎麼了,公主將遠嫁烏蘭托,不管日後能不能再見,我都會記得最開始認識公主,還有上元節時公主的樣子。」

  忽地,長樂公主背轉身去,可花朝還是看到一轉而勢的淚光。

  不知是不是風大,長樂公主的聲音也顯得有些悠遠。

  「我很羨慕你和溫寧,若我前兩年就跟皇父說我有喜歡的人,也許現在完全不一樣。不過我也沒什麼好後悔的,他是有才德之人,若尚了公主反倒可惜了。這樣也好,我盡我的義務,他過他的日子。」

  花朝不吭聲,長樂公主或許還不知道她其實已經曉得那個他是誰,也許公主說的羨慕只是溫寧,卻不得不把她帶上。

  「公主也會幸福的。」

  許是收拾了情緒,長樂公主再看向花朝的時候,又是那副笑模樣。點點頭,道:

  「多謝你。對了,我想拜託你一件事。我母妃和弟弟都不是什麼厲害的人,我也是最近才察覺到,皇父之前是鬼迷心竅了嗎?如今我都不好意思見東宮嫂嫂了。不過,東宮嫂嫂或許也不好意思見我。宮裡的人就這樣,最終不過是……算了,扯遠了,我就是想拜託溫宜照顧下我母妃和弟弟。」

  「公主的意思我明白了,我怕我不一定能幫上。」

  長樂笑了,微微歪著頭打量花朝,道:「頭一次見你時,我就說你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姑娘。我那個侄子從來對人都看著有禮,實則疏離。我知道和親是東宮設計我,你就當是還我的,只要一次,只要關鍵的時候你幫我母妃和弟弟一次就好。」

  花朝眉頭微攏,原來宮裡真的沒有幾個傻人啊,輕輕嘆氣,笑著點頭:「雖然我覺得不該怪到我身上,可公主這麼說,那我就答應公主,若我能辦的,我會辦。但公主該知道,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會是您的母妃和弟弟。」

  「我明白。多謝你。因為我沒有更值得託付的人了。」

  長樂鬆了口氣,哪怕知道花朝會不高興,會覺得難過,或許還會給她們的一份交情畫上尷尬的句號,卻還是半是請託半是強求的讓花朝應下。長樂也知道,花朝應下就會做到。

  「猜我為什麼會來慈恩寺?」

  長樂又問,花朝搖頭,來之前她也奇怪的,慈恩寺其實名聲並不大,最近一次出名也還是因為曲水亭邊溫寧讓諸位閨秀捐錢捐物。

  「我的女官吳媛心,聽說上次來這裡捐米糧時認識了一個很有慧根的小師傅。吳媛心說,那個小師傅給她講佛法參悟,講的很有趣,不像往常聽的那麼晦澀,卻也很醒人。我聽吳媛心學了一些,也覺得不錯。比如說,這是一個婆娑的世間,婆娑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還有六道眾生都是要經歷因果輪迴,從中體驗痛苦,從痛苦得到涅槃。還有一個人悟道有三個階段,勘破、放下、自在,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自在。再比如,一切自知,一切心知,一切執著如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