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歸根結底,此時的麥道公司發展勢頭如日中天,他們沒有陷入格魯曼式危機。反觀格魯曼公司,即便獲得了與沈霍伊共同改進幾把二型,也很難徹底解決他們的財務困境。

  華夏選擇格魯曼公司與沈霍伊進行合作,根本原因實際上就是因為雄貓戰鬥機。因為雄貓戰鬥機的研發就是奔著截擊蘇聯的轟炸機群去的,尤其是那些速度非常快的逆火。

  自珍寶始,華夏同樣面臨著紅色蘇聯那些空中超音速母雞的威脅。在沒有錢直接購買雄貓戰鬥機的情況下,只能退而求次選擇格魯曼公司對幾把“空中美男子”進行現代化改裝,瞄準的就是紅色蘇聯的那些超音速母雞。

  不能說某些領導短視,也許李路以過來人的目光看過去,此時勒緊褲腰帶購買一些雄貓戰鬥機,哪怕買不了生產線,對未來華夏的艦載戰鬥機的發展都是極有好處的。

  陸基改海基非常難,而海基戰機卻是直接可以當做陸基戰機使用的。這個區別甚至會影響數年的研發時間。

  讓華夏果斷放棄購買雄貓戰機的主要因素還是錢,美國海軍在1973年的採購合同上,雄貓戰機的單價約為1700萬美元。那可是70年代,幾乎相當於二十一世紀的八千多萬美元了。

  而且,那還是讓格魯曼公司貼錢進去的價格!

  可以想像,此時的華夏幾乎要耗盡外匯儲備,才能買回來半個中隊的雄貓戰機以及相關的維護保障設備。

  作為軍火商人,李路沒有這些顧慮,雄貓戰機買回來就算他送給部隊,部隊也用不起,光是昂貴的維護保障費用就能生生地把部隊給壓垮。因此,只有一種用途——拆,拆了研究。

  生產線買回來形成生產能力,也只有一個出路——出口創匯。

  更深層次的考慮是,獲得雄貓戰機,能夠幫助華夏的研發水準從二代機一下子跳到三代機,並且現在華夏的戰鬥機研發水準,勉勉強強能夠夠著二代機的標準。十號工程都需要再過幾年那個機會來了才會立項,而且一搞就是十年。

  對於紅星廠來說,雄貓戰機有很大的改進潛力,這意味著紅星廠能夠不斷的退出改型進軍國際軍火市場。

  另一個好處就是,獲得雄貓戰機,就等於得到了獲取amG-9脈衝都卜勒雷達以及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飛彈的機會,以及非常關鍵的世界先進水平的航電系統。

  基於以上的種種考慮,李路確定了最低條件,於是他與威爾斯的第二次談判,註定是艱難的。

  “美國海軍四百三十架雄貓戰機的合約,你們應該只完成了一半,對嗎?”李路笑著問威爾斯。

  “是的,差不多一半。”威爾斯很老實的點頭承認,他顯然不會再懷疑李路會得不到更加隱秘的消息了。

  李路說道,“格魯曼公司的危機主要來自於經濟惡化所帶來的通貨膨脹,這些損失需要格魯曼公司自行吸收。”

  “是這樣的的,李先生。”威爾斯說。

  李路道,“我希望採購四十八架雄貓戰機,以現在的新價格,但是我要求其中二十四架在紅星廠進行生產。”

  “您要生產線?”威爾斯心裡那塊石頭反而落地了,仿佛第二隻靴子終於掉了下來。

  “是的。”李路道。

  他頓了頓,忽然又笑了笑,說,“當然,我還有一個能夠幫助格魯曼公司把虧損的雄貓戰機項目轉變成能夠源源不斷帶來利潤的優質項目。”

  這個點,連韋德都是沒有猜到了的。8」

  第406章 我這人工便宜,搬過來啊!

  “扭虧為盈?”

  威爾斯暗暗吃了一驚。

  單憑美國海軍的訂單,格魯曼公司的雄貓戰機項目巨虧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第一批合同約定的交付數量就已經有四百三十多架。按照每一艘航母配備三個中隊來計算,也就是三十六架雄貓戰機,加上必要的冗餘量,事實上1969年簽訂的合同已經基本滿足了美國海軍的全面換裝要求。

  完成這個合同,格魯曼公司要虧算掉數億美元。

  即便在1973年的時候,格魯曼公司得到了重新議價的機會,但是那必須要完成一百三十五架量產型的交付之後。這至少還需要三年的時間。

  而要把雄貓戰機項目扭虧為盈,只有一條出路——出口,賣給除了美國海軍之外的用戶,而且根據估算,必須要售出五十架以上才能填補窟窿。

  要知道,距離1969年,已經過去了十二年的時間。

  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開打,直接把美國拖進了經濟危機時期。

  每一次中東開打,石油危機就一定如影隨形。1973年贖罪日戰爭,國際油價從三美元直接飆升到十美元,1979年,也就是前年,伊朗革命,繼而是兩伊戰爭開打,第二次石油危機降臨,國家油價飆升之三十美元。也就是說,李路以十五美元的價格獲取的伊朗原油,轉手賣出去就是一倍的利潤。

  石油危機之於美國,意味著經濟危機。工業大踏步發展中的美國,需要廉價的石油。經濟危機帶來的通貨膨脹,直接把雄貓戰機項目拽到了萬丈深淵裡面去。

  華美蜜月的深層次原因,除了一個兩極對抗,經濟層面的因素也非常的重要。經濟危機壓力之下,美國國內的企業需要一個龐大的傾銷市場。另一個層面的壓力來自於日本。如果不是礙於美國,日本會更加急促的進入華夏市場。因此可以看到,當意識形態上面的問題解決掉,日本企業跑得比美國企業更快。從華美蜜月中獲利的另一個國家是韓國,韓國的工業發展突飛猛進的二十年,恰恰是從七十年代末期開始,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末。




章節目錄